師真雁
【摘 要】“營改增”的稅收政策全面實施,該政策涉及我國交通運輸、房地產、電信業等多個行業領域并且在企業中顯現出重要作用,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但是“營改增”政策尚未全面成熟,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如何在新的發展態勢下快速適應“營改增”帶來的影響并做出相關的財產稅務管理方略促進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文章從潛在影響和深入影響兩方面分析了“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并提出了在新形勢下企業應當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財務管理;影響
“營改增”作為我國近幾年來稅收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的舉措之一,是新時期環境下我國企業快速發展的強大助力。2016年“營改增”的全面實行對我國的企業而言是一次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是在具體實行工作的過程中,企業將會遇到不小的改革與發展的挑戰。
一、“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潛在影響
“營改增”簡單來講就是將企業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負擔,避免了企業營業稅的重復征稅。“營改增”后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稅收主體、計稅依據和稅率、稅款計算等幾個方面。營業稅的征稅主體是地方稅務機關,而增值稅則是國家稅務機關,兩者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其次是計算稅收的依據,營業稅是對全部的份額進行繳納稅款計算,而增值稅只是對新增加數值的那份額進行納稅。這種計算方法對“營改增”后的中小企業具有明顯的減稅效果,而稅收成本的減少更有利于企業利潤的提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二)深層影響
1.影響企業的資產、營業成本以及利潤。增值稅的被征稅人被分作兩種,即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而隨著“營改增”的影響,企業在資產和成本項目兩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無須扣除其增值稅的進項稅額,所以“營改增”下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不會對其資產和成本造成影響;而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由于進項增值稅允許被抵消扣除,所以會造成某些增值稅的進項稅額不在相應的資產和成本之內,因此企業的資產和成本短期內都會出現相應的降低。而企業可獲得的收益則因降低了成本的費用而增加。成本費用的減少主要又是由于營業中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增加和營業稅費用的減少造成的。
2.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企業在“營改增”前后對發票的管理差異很大,實行營業稅時,企業更多的是從地稅機關領取相關行業的發票,例如餐飲、公路運輸等發票,其規范性和嚴格性不及增值稅發票,在稅收管理和企業經營管理上也都存在漏洞或不足。在營業稅時期,企業只需要開具普通發票即可,而施行增值稅政策后,因為增值稅存在對消扣除的問題,所以需要開具多種發票,并且在增值稅發票管理方面會更加復雜和嚴格,所以企業需要更多的人力管理增值稅發票。
3.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首先,從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而言,營業稅款改變成征收增值稅后,新增加的固定資產的進項增值稅被歸入可對消扣除的范圍,所以從短時間的情況來看資產負債表中那些固定資產的收入價值會因此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落,但也正因為新增加的固定資產的進賬項目的稅額可以被對消扣除,從而降低了企業用于更換新一代技術設備的經濟壓力,尤其是發展制造業的公司企業。所以從長遠規劃來看,對于公司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的固有資產,改變、調整資產負債表中流動性質的資產與長期資產的比例,公司企業的資產及其可背負的債務總額會因此得到提高。
其次,對利潤表來說,分作短期的利潤和長期的利潤兩種情況。從短期發展來看,“營改增”后企業的利潤表中的營業納稅金及其他方面的金額將會減少很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企業的生產商品和運作營業的成本,企業提高了收益。從長期發展來看,“營改增”降低了企業營業發展的成本,促進了企業收益的增加,而收益的增加則為企業利于擴大發展規模和更多的商業活動提供了更大助力。
最后,在企業的現金流量表中,企業的現金流通運作可分作投資項目、經營管理和籌集資金三種。首先是投資項目的活動,由于“營改增”的出現和調整使得固定資產的進賬項目的增值稅款具有可抵消扣除的性質,企業會增加投資長期性質的資產技術設備。其次是經營管理活動,由于營業稅收金額及附加稅收款項的減少,降低了企業經營生存發展的成本,這會促使企業進行更多的生產營銷活動;再次是籌集資金的活動,由于“營改增”的影響降低了企業生產和經營的成本;可投入更多的資本進行資金融合,通過加大融合資金的規模,提高自身在市場里的競爭力和企業的發展規模,所以在籌集資金工作中企業的現金流動量將會增多。
二、“營改增”后企業財務管理的應對措施
(一)正確選擇合理的納稅人認定
在“營改增”的推動下,對可以自行擇選納稅人認準的企業而言,擇選為一般的納稅人還是小規模性質的納稅人,對于企業的財產賬務管理的影響有著較為顯見的不同。在生產商品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在許多項目上獲得增值款的稅收的專用發票難度較大的企業而言擇取小規模納稅人較為科學合理。對于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可產生許多的進項稅,需要收購許多生產技術設備以加大規模,并且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可以取得所需的增值稅發票的企業來說,選擇為一般納稅人較為合理。
(二)加強企業發票的管理
企業在“營改增”之前上繳營業稅款,只需要根據相關的規定在相關的地稅部門機關取得普通發票,對營業稅款的發票管理無需多余的時間和人力。為提高企業發票的管理,企業首先要嚴格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需要專門的負責人管理增值稅;其次要加強企業崗位的責任意識和制度保障、監視管理力度。
(三)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管理
“營改增”以后,企業上繳的營業稅變成了繳納增值稅,稅款最終的消費對象由企業變成了消費者,企業應當為增加更多的企業收益,減少企業繳納稅款的壓力,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制定科學的繳納稅款規劃。首先企業可以改變資金的流通途徑,從而將一些資產投入到稅率更低的投資項目,因此降低企業繳納的收款。
(四)加強企業財會隊伍建設,提高財會人員的職業素養
增值稅的計算方式及其過程相較于營業稅更為復雜,因此會給企業的財產管理工作人員帶來更多的難度。加強企業財產賬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培養,提高財產賬務人員的職業能力素養,是企業在“營改增”政策下完善財產賬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基本要求。提高關注和降低企業在“營改增”過程中可能會因此遇到的稅收債務的法律問題。提高企業財產賬務管理工作人員繳納稅款規劃的意識,在合乎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利用一些稅款收取政策減輕企業稅務壓力,使得企業在穩定發展的過程中收到“營改增”帶來的真正優惠。
綜合以上所述,實行“營改增”給我國企業的發展不僅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能力挑戰和實力的考驗,“營改增”降低了企業的繳納稅款的壓力。由于稅收政策的改變與調整給企業的財產債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多的阻力。因此,企業如何在“營改增”的大環境下取得更多的收益,促進企業穩定的發展,是每個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應該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 楊曉芳.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及應對策略探討[J].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17(2):107-107.
[2] 王瑩.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和業務流程的影響[J]. 消費導刊, 2015(12):141-141.
[3] 付亮.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挑戰及影響[J]. 市場研究, 2016(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