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國
【摘 要】經濟法用于宏觀經濟調控以及對市場關系進行法律規范。同時,經濟法在國家進行經濟干預的同時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是我國經濟調控法律之一。本文將詳細闡述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
【關鍵詞】經濟法;社會經濟;功能
經濟法作為一項專有的法律執行部門之一,必然有它適用的法律領域以及它所針對的方向,并在這一方面發揮著他獨特的作用。他是我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國家進行經濟干預的手段。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后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國際地位的提升,經濟法也逐步發展起來。因為中國的特殊國情和性質,要求國家必須重視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以及對市場各種經濟活動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因此急需要一種正式且專門化的法律對經濟進行調控,協調市場中的各種經濟關系,保證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更好的發展國民經濟,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基于這種情況下,經濟法應運而生。
一、我國的經濟法
我國的經濟法的起源是為了解放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自主權,幫助企業能夠在更加公平的市場經濟中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因此造成了我國與外國經濟法的差異。所以在這個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經濟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承認私有制,給予私有制更多的自主權,承認企業的合法的私有地位,同時讓企業享有更多的權利,比如在稅收方面的改革。后來,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市場經濟的關系逐步復雜,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經濟法也隨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發展,逐步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和規則。在不同的時代,經濟法有他不同的職能,但是其宗旨和目的不會輕易更改。經濟法的建立為我國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各方面的經濟活動提供了法律的準繩和依據。
經濟法是我國的法律部門之一,他可以對社會經濟進行橫踢的調控,整合,已經利益分配,包括商品經濟中的一系列生產要素之間的關系。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穩定。法律的存在就是為了規范人們的各種行為,不同的法律類型有不同的約束范圍,這也就是為什么,各個領域都有屬于各個領域的法律規條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到法律約束的效力,提高法律約束的質量,促使各個行業在法律的約束之下能夠穩定持續地發展。而經濟法的制定就是為了約束我國的市場經濟,同時因為市場經濟的變化又制約著經濟法的實施,所以說,經濟法的存在也是為了市場經濟服務,換句話說,經濟法的性質由市場經濟決定。經濟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筑。
同時,經濟法和市場經濟關系也屬于相輔相成的相互的關系。因為二者的共同作用都是為了我國的國有制經濟服務。經濟法要根據市場經濟的基礎制定,不能空談胡謅,一定要根據市場經濟的變化以及實際情況,適當合理的進行經濟關系調。這種情況出現在自由市場經濟那段時期市場經濟關系的橫向發展之中。其實無論市場關系是橫向發展還是縱向發展,經濟法的目的都是調節市場經濟主體之間的關系。實現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對經濟進行調控以及整合,促進民生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二、經濟法的功能
(一)經濟法功能的意義
不同的法律有不同的應用領域,其目的就是為了約束和規范該領域的行為和發展。作為經濟法總論的其中一個分支,經濟法發揮著屬于其自身特有的價值和作用。并且為了更好的執行和發揮法律的效力,經濟法包含著屬于自己獨特的宗旨,人物,和使命。經濟法擁有獨特的價值取向和功能作用,在每一次實踐檢驗中都能發揮自身的價值。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經濟發在我國社會經濟中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深入認識經濟法的本質內容,以及核心組成部分,更加清楚的看見經濟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對經濟法功能的研究同對經濟法的宗旨目的的研究一樣極為重要,經濟法的功能是經濟法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
(二)社會整合功能
經濟法的社會整合功能是說調節市場關系,協調各方利益關系,促使社會市場經濟的平衡和穩定,實現社會的和諧和平衡的發展。只有同時協調整體利益和個人毅力的關系,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才能共同促進經濟的發展。至今,我國經濟體制發展中存在的矛盾仍然無法解除,但是經濟法對社會的整合功能能夠將市場關系中的元素全部調動起來,參與到經濟運作當中,確保經濟的各個元素共同發展,幫助調節市場經濟關系,促使社會經濟關系協調,平衡地發展,創建更加和諧的社會經濟,保障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同時穩定的市場經濟環境能夠襲擊更多的人參與到經濟的發展之中,促使市場經濟多元化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利益分配
經濟法對社會主義市場關系的調整也可以稱為經濟法在對市場經濟關系進行利益分配。在這個利益分配的過程中,經濟法將發揮一個市場調節者的重要作用,創造一個和諧的公平的社會經濟環境,平衡社會整體利益。經濟法利益分配并不是對社會單個利益進行分配,而是要分配占據主體地位的整體利益。有些時候,經濟利益的分配目標并不是公平,而是平衡。分配整體利益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社會整體利益的平衡,所以一定成度上可以說經濟法的新價值目標是實現平衡。因為社會關系中存在不同的利益主體,所以經濟關系變得極為復雜。這就導致了各方利益的不平衡化發展,同時也有因為重視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發展的弊端。所以經濟法發揮他的利益分配的功能可以調控各方利益,促使市場經濟建立公平的市場環境。有效調節收入差距,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宏觀調控
我國的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要想發揮公有制的地位必須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宏觀調控同時也是經濟法的一項重要功能,他是指在以國家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對市場上所有的經濟活動進行整體的調控,確保國家經濟公平穩定持續的增長,促使經濟環境越發公平和和諧,確保國民經濟又高又快發展。公平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則也是第一要義,它要求各種市場經濟因素必須在公平合理的環境下進行公平競爭。但是由于市場關系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導致市場經濟的原則經常失去應有的效力,因此這個時候必須發揮經濟法的宏觀調控作用,實現市場資源的公平合理的配置。發揮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并且發揮經濟法的宏觀調控功能,解決市場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和諧穩定的發展。
三、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法在我國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在發展中逐漸完善自身系統,隨之成為一項獨立的法律效力。經濟法中的市場規則法及宏觀調控在處理和調節我國市場經濟關系時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積極的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保證我國市場經濟的長久穩定的發展。經濟法的建設和發展符合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目標,同時也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帶來保障,在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穩定,公平的發展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經濟法的維護和完善,確社會經濟的發展有法可循,同時規范社會經濟秩序,監督經濟市場關系,協調各方利益,縮小收入差距,鼓勵發展社會經濟,實現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
【參考文獻】
[1]徐孟洲,經濟法的理念和價值范疇探討[J],社會科學,2011(1).
[2]張晨,我國經濟法功能研究評述 [J],法治與社會,2014(17).
[3]李培強,淺析經濟法的功能[J],中國商界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