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城 李玲珠
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性和專業性,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食品安全工作,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此外,余新國書記要求區相關部門要從體制上理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大力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投入;要盡量發揮社區網格員的作用,將食品安全信息采集、隱患排查等問題納入其工作內容;要加大監管和查處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吃的安全、吃的放心,努力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區。2015年7月31日通過的《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幼兒園、中小學校周邊不得有食品攤販經營活動。現實中,部分學校周邊時有流動小吃攤蹤影,上下學時段生意尤其熱火,食品衛生堪憂。
現狀:
由于學生消費群體具有流量集中、不具備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和防范能力的特點,一些流動商販往往喜歡在校園周邊兜售食品。學生因食用這些攤檔的快餐、零食等發生腹瀉、中毒的風險系數高。
風險:
流動食品攤販加工設施簡陋,環境臟、亂、差。大部分攤位均沒有防塵、防蟑、防蠅設施,給食源性疾病傳播創造了條件。廚余垃圾的隨意丟棄,嚴重破壞市容市貌。而且,流動食品攤販大多無證無照,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偏低,絕大部分無健康證和衛生證,也未進行過有關的衛生知識培訓,安全隱患極大。
另一個安全隱患就是,流動食品攤販食材原料來源不明。攤販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進貨渠道不正規、原料質量無保證,甚至使用來歷不明的食用油、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嚴重危害消費者健康。而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由于流動性攤販沒有穩定經營場所、沒有登記備案,維權極為困難。
方法:
第一,與學校密切配合,形成校內外共治聯動機制。學校的安全責任在校園內部,校園周邊安全責任屬于屬地責任,由學校的值日老師、安保人員以及家長義工組成市容監督員隊伍,負責教育學生和勸阻流動攤販,對校園周邊進行巡查,發現問題上報信息,街道執法部門對市容監督員給予支持。
第二,劃定禁止擺賣區域。參照“嚴管街”的做法,在各學校周邊用黃線劃定禁止擺賣區域,并標示“嚴管區域禁止擺賣”字樣。街道執法隊牽頭協調市場監督管理所、食安辦、社區城管分隊等部門,帶領市容監督員嚴厲查處禁止擺賣區域內的流動攤檔,協助市容監督員樹立威信。同時讓市容監督員了解工作內容、熟悉工作流程,為街道與社會力量共同治理校園周邊的流動攤販打下基礎。
第三,發展數字城管,建立“校園周邊市容環境整治”微信群。街道分管領導、執法隊、食安辦、市場監督管理所、各社區城管分隊負責人以及學校安全分管領導、家長義工等一起入群討論、集思廣益,同時對校園周邊流動攤販動態進行及時的監控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