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
【摘 要】自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始調水,十堰市漢江流域作為水源區,其水質的好壞就與受水區及其沿線地區的自然環境、國民經濟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但十堰市在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同時,資源環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據有關其流域水質質量的分析報告,認為其水體細微污染。區內主要河流水質為Ⅱ類標準要求。本文通過對十堰漢江流域水資源自凈能力的分析,提出改善水資源環境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漢江;水資源;污染治理
一、十堰市漢江水資源污染狀況
根據對十堰市水資源的利用現狀、漢江十堰段水質狀況、漢江上游的排污狀況、及水體的自凈能力的分析可知,十堰市水質總體平穩,Ⅱ類到Ⅲ類的水質占80%以上,但工、農業和城鎮居民生活排污總量同比增長,呈逐年增長的趨勢。按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十堰市水體質量將面臨重大威脅,并且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的持續進行帶來壓力。因此加強對水環境的保護已變得十分重要并且非常緊迫。
(一)農林工程措施
十堰市地屬秦巴山區,易侵蝕物質廣泛分布,區域內降水集中,造成水土流失嚴重,再加上農業的發展,林地資源被大面積開墾用作農業耕地,農業面源污染嚴重。農林工程措施包括建設節水灌溉設施、減少使用有機農藥和化學肥料、退耕還草還林涵養水源、造林植樹建設水土流失、避免陡坡耕種增加綠化面積、推行實施生態農業建設、建立養殖業種植業林業果業相結合的生態農業工程等。其具體方法是:在保證農田產量不減產的情況下,通過減少農田水量灌溉、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另一方利用畜禽的尿糞便制成有機青肥替代化學肥料,從而降低土壤污染和水體污染。這樣既可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另一方面也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從而減少了排入水體的污水量。通過小流域綜合治理,增強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增加漢江流域的植被覆蓋率,綠化水庫河流湖泊周圍的廣大地區,以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減少水土流失和進入河流的污染物質總量,同時也使得了河流的自凈能力大大加強。
(二)工業污染防治措施
十堰市富礦產資源,又是汽車城,工業發達,號稱“東方底特律”,因此十堰市分布著各類大大小小礦產企業、汽車制造產業。十堰市工業發展起步晚發展緩慢,技術落后,資源利用率低,工業廢渣廢水排污量大,企業發展起點低,污水處理技術落后,廢物處理設備簡陋,企業治污資金少經濟能力弱,環保意識差責任觀念淡薄,偷排偷放時有發生,從而帶來了大量的污染物,嚴重威脅漢江的水質。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污染物排放許可進行生產,通過機器設備改造降低單位產值用水率,加強對工業企業行業內的終端處理力度,實施昂貴的懲罰制度,對于偷排偷放企業、超標排放企業一經查出絕不姑息。
二、完善法律法規措施
在執法部門執法過程屢次遇到無法可依的特殊局面,讓一些污染企業鉆了空子,直接給漢江增加了凈化負擔。面對上述種種問題,我們的環保部門應當進一步明確權利責任機制,積極履行其義務,努力承擔其責任,努力解決威脅水資源安全問題,為實現漢江水資源的有效防治作出其應有的貢獻。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起,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陸陸續續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現今初步確立了以憲法為中心的法律體系,這些法律法規共同形成了水資源管理的法律體系。但由于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執法環境,因此需要制定適宜的地區性法律法規。十堰市應當因地制宜,進一步完善、健全相關的水資源法律法規體系,在遵循全國水資源污染防治法的前提下,嚴格制定和實施地區性法律法規,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治水,保護環境。
三、嚴格水資源管理措施
不合理的水資源管理規范是導致十堰市水資源污染的一項重要原因。從全市的具體情況來看,局部地區“陡坡耕種”、“堵河造地”、“圍湖造田”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地表水土流失加劇,大量地表土壤資源被流水沖入水體,土壤中的污染物質也隨流水進入水體生態系統,導致河流湖泊水庫和其他水體的面積越來越少,淡水水域生態環境水質情況每況愈下。另一方面,大量城市生活污水、工業污水、農業廢水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排入漢江,造成水資源污染。這些結果的形成,是因為人民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淡薄,有節水意識的人的節水保水意識不明確人數也不多,因此應該加強宣傳和對人民的教育,加強水資源保護,努力提高公眾水資源保護意識,以確保十堰市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型、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城市建設步伐;確保南水北調持續穩定進行。
四、努力構建節水社會
構建節水社會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做起,首先是政府,政府要建立健全節水機制,制定合理適當的水資源價格制度,大力宣傳節水知識,提高公民的節水意識,同時,制定相關的政策,積極支持節水農業的發展,大力引進節水技術,確保水資源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利用;其次是企業,企業要明確權利責任制,加大節水資金投入,大力引進和利用先進的節水技術和設備,一方面在生產過程中減少用水量,另一方面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提高節水意識;最后是公民個人,公民應當提高節水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充分利用水資源,積極使用節水工具,從源頭實現節水。
五、結語
通過對十堰段漢江水資源污染現狀的研究了解到,雖然漢江存在BOD、COD、氨氮、高錳酸鹽等有機污染物的污染,但其水質總體上大部分都符合Ⅱ類到Ⅲ類標準,再加上其域內落差大,水系發達,水量豐富,水體自凈能力較高,因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口設在其下游的湖北省丹江口市是合理的。但是,另一方面,再好的水質,如果不加以防治也會有變劣質水的那一天,十堰市工業排污、城鎮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大,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再加上域內污水處理率低,人民的環保意識不強,長此以往,將會給漢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造成巨大威脅。
【參考文獻】
[1]十堰市水利局.十堰市2012水資源保護開發治理情況調研報告[EB].2013.
[2]十堰市統計局.2005年到2014年十堰市統計年鑒[EB].2015.
[3]潘曉斌,盧鴻琦.十堰市廢污水排放量對丹江口水庫的影響及對策[J].水資源保護,2003
[4]十堰市水利局.2012水資源狀況公報[EB].2012.
[5]雷玉桃.論我國流域水資源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生態經濟,2006(6):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