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 要】此論文以我國歌劇史上首部抒情心理歌劇《傷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的詠嘆調《不幸的人生》為主要研究對象。詳細剖析此詠嘆調的曲式結構,從而使得演唱者可以全方位了解這首主要以西方歌劇為表達方式創作出來的歌曲。有助于演唱者正確塑造人物形象,正確演繹作品。
【關鍵詞】音樂特點;詠嘆調;情感抒發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Chinese opera “Shang shi” lyrical psychological heroine ZiJun arias Unfortunate Lif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Detailed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process form this aria, thereby the singer can understand the full range of the song mainly in Western opera for expression creation song. Help the singer correct characters,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works.
Key Words: music features; aria;emotional expression
一、了解歌劇《傷逝》創作背景
歌劇《傷逝》由王泉和韓偉所作詞,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由我國獨立造就的新一代作曲家施光南所作曲。《傷逝》在我國歌劇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不僅是因為它與我國以往以中國民歌為主要演唱方式的歌劇不同,更重要的是因為歌劇《傷逝》的主要演唱形式以西洋美聲歌劇為主。除此之外歌劇《傷逝》還表現了在中國的舊時代時期,城市小知識分子是如何生活的。子君和涓生是歌劇里的男女主人公,他倆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是一對極富有個性。然而,社會的黑暗封建,父親的威嚴,愛人的退卻,使得這位勇于追求自我的女主人公趨向死亡。她哀嘆父親的威嚴、哀嘆這個黑暗的舊社會、哀嘆自己悲慘的人生。了解子君的人物形象,了解她的性格,是在演唱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第一步。
二、分析及處理歌曲
(一)讀歌詞
拿到歌曲簡譜后,首先要做的并不是立即去坐在鋼琴前彈奏旋律,而是應該先看一下譜面。看譜面應該要帶著思考去琢磨,看清譜子里面歌曲的速度,歌曲力度的變化以及特殊的難以演唱的節奏型。此后,讀歌詞。讀歌詞時切勿心急,至少誦讀十遍。讀歌詞時講究字正腔圓,并且在讀的時候第一要標記出換氣口,第二通過歌詞用心去揣摩主人公想要表達的心情。為何要這樣做呢?第一,標記出換氣口可以在演唱時使得氣息流暢,歌唱時不會氣息太死,從而避免演唱者演唱時很累以致于聽眾在欣賞時也會覺得沉重這個現象發生。第二,通過歌詞用心去揣摩主人公想要表達的情感使得演唱者能夠成功的塑造人物形象,更好的詮釋歌曲。
(二)從曲式結構與演唱感情處談論歌曲
全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歌曲的曲式結構是復三部曲式。1-6小節是歌曲的前奏部分,低音域的的基調、沉重的情緒,描繪出了作品的基本情緒,幫助演唱者迅速進入演唱狀態。7-22小節是歌曲的A部分,為降A大調。“又是死一般的寂靜,又是冰一樣的寒冷...”此句用在樂段的句首,使觀眾可以直白的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苦楚。演唱者在演唱此部分時要注意速度放慢,聲音要放輕,情緒上要帶著無奈而又悲涼的色彩,要深刻表達出子君的悲痛,力求第一句就抓住聽眾的心。在唱到“痕”字時用氣息拖住,把此句完美收尾。再看15-22小節,弱起演唱,此句四三拍與四四拍交替轉換,此時應十分注意把轉換的節奏唱準。“涓生啊,我的愛人,”演唱時,此句應由強逐漸減弱,此句需突出強調的字是“愛”字。即便是在此時,子君還為涓生的離開辯解認為他是對的,后半句又體現出自己仍然深愛著涓生。這時演唱者要唱出子君對愛情的“勇氣”。B段是由單三部曲式組成,分別為:a(23-55)+b(54-77)+c(78-98)。a部分中采用了四個排比把子君心情的悲傷推向了高潮。演唱四個排比時,譜面已標記出由弱到強的力度記號,此時演唱者就應把人物的心情演唱的淋漓盡致。此外,演唱者還應注意音高和音域的變化。在演唱時要控制好呼吸,把句中十六分音符唱連貫、每一個音符都唱均勻。四個排比句一句比一句的感情強烈,最后子君爆發開始吶喊。演唱者在這里需要注意:注意演唱時情感色彩的加強;注意氣息的控制;在第三十七到三十九小節處,演唱者在歌唱時的速度要漸快,演唱到第四十小節時回到原速度。三連音和八分音符的使用,似乎就把哭泣的子君呈現在演唱者眼前,因哭泣說話斷斷續續。第四十六小節開始,力度記號是mp、mf到f,這時演唱者的情緒也應該隨著力度的改變而變化。b部分(54-77)開頭處作者采用三個疑問句來表現子君的迷茫。前兩句子君詢問自己的“歸宿”與“路程”,在此處理好此處的力度f,以此達到用歌聲傾訴出主人公內心的痛苦與無奈。第六十九到七十二小節連續四個小節采用三連音的形式及體柱式和弦與八分休止符的伴奏型。在二者的有機結合下,巧妙地把主人公的心情烘托的淋漓盡致。C部分轉到f小調上,為抒情部分。此部分在演唱時要演唱出子君預測到往后的路是如何的艱辛的無奈。經過十七小節的間奏,歌曲來到了A再現部,為A段的不完整再現部。此時,主人公既無奈的訴說又默默的哭泣著她十分不幸又充滿絕望的人生。在A再現部,“哭泣”二字出現了三次,此時演唱者在演唱時就要注意從強到弱的處理,要注意把聲音控制好,要注意以感情的抒發來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從而與觀眾產生共鳴。
三、結語
《不幸的人生》這首歌曲被很多演唱大家演唱過,對于美聲聲樂學習者來說可謂是非常熟悉。演唱者想要完美的演唱此歌曲,需要把細微處處理好,把自己當做失去愛情和親情的子君。同時要做到與女主人公感同身受,還要加上臨場演唱時的不膽怯、不忘詞等等。做到這些,方可把“聲情并茂”完整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參考文獻】
[1]田昊.淺談《不幸的人生》的演唱處理[J].黃河之聲,2012(15).
[2]李力.論民族歌劇中演唱技巧與形象塑造的關系[J].菏澤師專學報,2001.23(3):92-93.
[3]龍文莉.歌劇《傷逝》中《不幸的人生》的演唱技巧[J].藝術空間,2010.26(4):86-89.
[4]湯靜.歌劇《傷逝》選段——《不幸的人生》淺析[J].藝海.2011.08(12):201-203.
[5]鄂明晶.談子君詠嘆調《不幸的人生》的分析與演唱[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3(7):49-50.
[6]李莉.淺析歌劇《傷逝》中《不幸的人生》的音樂風格及情感表達[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0.07(3):91-92.
[7]王燕.淺析歌劇《傷逝》中子君詠嘆調的音樂特點及演唱風格[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9).
[8]沈穎.詠嘆調《不幸的人生》的演唱與分析[J].理論學術,2010,05(8):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