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月 張亮 儲思瑋 胡宇翔
【摘 要】響應創新創業的號召,我們提出一款創新性的智能應用,大學通。并對其可行性進行了嚴謹的調查分析。“大學通”校園APP是面向特定學校學生的app平臺,是信息時代服務大學生的一款智能應用。主要包括快運,校園舊物品交易,學習輔助,校內通知,經驗交流平臺六大板塊。我們對其進行了技術考察,學生認可度調查等,其結果均令人滿意,學生對項目均表示支持和期盼。同時我們就其發展前景也提出明確的方向,希望在未來能做出一款高度人性化,智能化的專屬應用。
【關鍵詞】創新;學生;APP;校園生活
一、大學通簡介
“大學通”校園APP是面向特定學校學生,旨在為學生提供本地化的學習、生活、娛樂等信息并具備一定社交功能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其功能具體包括:校園資訊、信息查詢、生活服務、本地交友、順風送包裹,學習資訊等各個方面,不僅可以為高校學生在生活、學習、娛樂中提供各種便捷服務,也為我們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大學通”app平臺主要的版塊功能有:快運——跑腿平臺,通過“大學通”發送包裹所在的快遞點以及相關信息,等待附近路過的同學接單,路過的同學順路把包裹捎給快遞主人;買賣幫,學生通過“大學通-----買賣幫”板塊,自行發布閑置物品的信息,進行線上交易信息的發布,有需要的同學可以通過賣主提供的聯系信息進行線下聯系,自主進行線下交易;校內生活通---校園時訊推送平臺,學生可以看到本校的校內新聞頭條、校園通知、社團活動宣傳、晚會舉辦、停水、停電宿舍衛生檢查等信息發布,也有校內推送以及等級考試知識的分享、學長學姐經驗說,失物招領等多種功能,切實解決大學生新生入學難以及從校級到院級逐層通知的繁瑣等問題;暢聊吧,其內容“五花八門”,適合學生交流、探討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后期將會根據信息的種類和學生的偏好,將模塊更加細化,以利于交流;賺錢樹,“賺錢樹”是針對于本校在校學生兼職的一個模塊,在這里發布讓學生兼職的信息;愛心捐贈平臺,捐助者可以發布自己的捐助物品,受捐者可以發布自己的需求,并且實現兩者的匿名溝通以保護大家的隱私;生活指南,介紹周邊飲食、休閑購物的場所、旅游攻略、同學聚會的地點、日租房等等。
二、項目進展和成果
關于我們的項目計劃,預期在競爭激烈的學習類APP中市場中,為大學通找到一席之地。力爭與超級課程表和學習通等市場現有APP一較高下。現在已經完成了以燕山大學為初級調研市場為基礎的數據調查分析。掌握了當下大學生對輔助性app的依賴程度,對各類各種現有app的偏好程度,以及對大學通的支持率。
該項目的推出六大板塊均被學生所推崇,其中校內生活通,學習指南尤為大家所認可。這兩項功能填補了該方面的空白,大膽的將學校官方與社會公司結合,創新性的將固定的書面學習資源轉換為靈活的經驗交流。
而通過近一年的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我們終于得出以下結論:①,從APP功能集成度來看,基本所有的的學生都更喜歡集合度更高的大學通,單一,繁瑣,成為現有APP的致命硬傷。②從智能程度而言,大學通加入的學生經驗交流功能將大大提升它的智能程度,相對于以往的死板刷題,固定資料而言,無疑更為人性化。提升了大學通的親和力和適應能力。③從APP專有屬性而言,絕大多數同學更希望擁有一款完美契合自身條件的應用。而不是簡單呈現公有數據。就此而言,大學通的學號注冊和與學校接軌就比其他應用要更靠近個人私有化訂制。
但項目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目前該項目僅在燕大展開,還只有很小的市場,接觸到的群眾不夠多,所收到的反饋還不夠詳細。距離普及到所有大學生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由于權限和人手的不足,目前所能展開的業務還沒有應用全面,對學生具體需求的反應也沒有整理完善。同時,關于app功能集合度最優化的程度還需要深入研究,并非集合度越高越好,具體程度還有待發現,不同學校,不同學術領域對app功能集合度的敏感程度是否相同,相差多大也尚在探討中。
三、項目創新創意介紹
習近平總書記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參加審議。他強調,要抓住時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而所謂創新,就是新的思維和方法,指導行動,以較短的時間達到目標或取得更好的效果。提問是產生創新的手段,借鑒以是創新的手段。而敢想敢干,是產生創新的無形推手。
于大學通而言,大學通的開創性在于將app的新功能開發,維持,內容更新從私人公司獨立出來,交由學生和學校,同時獲取學校官方的許可,以私人公司行使部分學校機構的職責,進行深度合作。由學生進行反饋,作為app的開發方向,由學校發布官方消息,作業布置,學術活動,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產品本來就是給用戶所用,所以最好的設計方案不是來自工程師,而是來自用戶。由用戶進行提問,作為app的更新換代方向,略去了市場調查,設計研發等環節,而且更能契合用戶的想法。這就是提問的魅力。除此之外,借鑒已有,博采眾長是大學通的另一大特色。市場上已經有很多關于學生的,輔助學習的,扶助學校生活的app。這其中就有一些被學生所推崇,如幫助記單詞的,課程表之類。這些看似簡單的應用,實際上對學生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些是信息時代對校園生活的開山之作。可以看成是信息時代在校園的第一代產品。而隨著日新月異的發展,單一的輔助功能性app已經不能夠滿足日漸豐富的大學生活。學生的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發展方向也開始變得多種多樣化。原始的生活方式已經難以匹配當今的快節奏。高集合度,高效率,智能化的信息應用就應運而生。這可以看作是第二代信息產品。他不僅是原有功能的集合,它的特點在于智能,人性化,復雜而不凌亂。這就是借鑒性創新的升華。
作為學生團體,與社會團體不同的是,我們所進行的創新,更多的是從學術理論上出發,進行理念性的創新,而且更多的考慮低成本創新。這與社會團體從市場情況出發不一樣,而且,社會團體大多接觸社會現有,所進行的創新也考慮到了當下,這就不免被時代束縛。而創新的最大忌諱就是被已有的束縛。創新的價值在于創造未有的,創造更好的。
四、項目的科學意義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新應用的開發與研究對社會具有巨大的價值。
App改寫出租車行業生態,如滴滴打車、Uber優步等,根據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2014年發布的《打車軟件經濟與社會影響調研報告》數據顯示,90.3%的司機認為降低了空乘率。同時對于乘客而言,打車更為方便。
App刺激O2O傳統零售業發展,使用App網購正在成為網購新趨勢,除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蘇寧易購,京東,聚美優品等App也紛紛上線爭奪移動互聯網市場的蛋糕。2016年雙十一淘寶銷售額1207.49億,顯示了網購市場的異常繁榮。
App催生就業新崗位,App經濟通過尖端創新快速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同時提供了嶄新的就業崗位。各大高校也分別開設了電子商務這么課程。
由此可見,App對傳統行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機遇與挑戰并存。
講回“大學通”App,隨著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基于智能手機的手機APP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與一般商業化的APP相比,面向高校學生的智能手機APP又有著自身的特點。不同種類APP在具備自身所設計的應用軟件功能同時一定程度上也有著媒體的屬性,因此,可將其歸于新媒體的范疇。目前對國內校園投入使用的APP數量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可以肯定的是由于開發APP的技術門檻和成本要求都處于較低的水平,未來一段時間內在相應需求的推動下和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的政策引導下,投入使用的校園APP數量將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
目前“大學通”僅面向大學生開放。功能也只涵蓋了大學生的日常需求。此后我們還會繼續完善。使之也能夠供大學教師使用,方便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以及正常的教學任務。我們還會繼續的挖掘,開發出大學生需要或者可能需要甚至是未來需要的功能。“大學通”實際是針對一類人的生活管家,而目前我們只針對于大學生做出以上功能,此后大學同孩會走向中學生,小學生。商務人群,普通上班族,家庭婦女,退休老年人群等符合形形色色的人群專屬App。
【參考文獻】
[1] 朱曉霞著.區域創新系統中中小企業角色定位與成長對策研究[M].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14.03.
[2] 曾衛明,朱曉霞,吳雷,董媛媛著.裝備制造業原始創新機制研究[M].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12.03.
[3] Zhu Xiaoxia, Wang Hao, Hao Jiajia, Competition Mechanism of False Informa- tion in Public Crisis based on Improved Lotka-Volterra competition model[J], Applied Mathematics & Information Sciences,2015, 9(3):1407-1413.
[4] Zhu Xiaoxia, Hao Jiajia, Shen Yuhe , DIFFUSION OF FALSE INFORMATION DURING PUBLIC CRISES: ANALYSIS BASED ON THE CELLULAR AUTOMATON METHOD[J], Computing and Informatics,2017).
[5] Zhu Xiaoxia, Liu Mengmeng, Hu Haiju, Peer Effect in Spreading Network of FakeInformation in Public Cri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cur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5,9(12):.439-446.
[6] Zhu Xiaoxia, Hao Jiajia,Hu Haiju, False Information Diffusion in Public Crisis on Interpersonal Network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6,9(12).
[7]朱曉霞,郝佳佳. 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路徑選擇研究——以長江經濟帶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07):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