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夢蓮
【摘 要】步入大學后,宿舍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大學生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宿舍內的人際交往也成為了大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否擁有一個健康的宿舍環境、和諧的宿舍氛圍以及融洽的宿舍關系直接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日常生活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通過對安徽師范大學某學院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形式的調查,了解到目前我國大學生宿舍關系的狀況是有喜有憂的。從形成的調研報告中總結出影響宿舍關系發展的三大主要因素,分別是個人、家庭和學校,提出緩和宿舍矛盾的三點對策,從個人角度要學會溝通和換位思考,從家庭角度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從學校角度要發展素質教育。只有個人、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從源頭緩和宿舍人際關系。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問題;對策
近年來,關于宿舍矛盾的事件頻發,在清華大學朱令因室友的嫉妒被下鉈毒變成植物人后,又有南航金城學院一同學在玩游戲的爭執中被室友刺死等事件的發生。在如此多高等院校大學生因為宿舍矛盾、人際交往的摩擦而走上犯罪道路之后,近日,更有四川師范大學盧海清因唱歌“吵”被室友砍50多刀。
眾多的研究已證實,人格和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伴隨著多起大學生惡性心理事件的發生,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引起了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一些咨詢和調查的資料也表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是凸現心理健康問題的一個指標,而人格因素對宿舍人際關系的好壞具有一定的意義。分析宿舍人際交往的影響因素,解決宿舍人際交往的問題,減少并緩解大學生宿舍關系中的矛盾與摩擦迫在眉睫。
一、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的現狀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
大學是青年學生跨入社會的準備階段,同時也是人際關系走向社會化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進入大學之后,會面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室友之間、同事之間。
宿舍人際關系與大學生其他人際關系的區別在于:第一,高度集中性。寢室把各地的大學生聚在一個較為狹小的空間內共同生活、學習、交往,人際關系高度集中;第二,交錯復雜性。如果宿舍中某兩位成員發生人際沖突,很有可能影響整個宿舍的人際關系格局。第三,易沖突性。
然而從目前的一些調查來看,我國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狀況有喜也有憂。在安徽師范大學某學院的問卷調查顯示,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較為和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年級的學生中有58%的人認為十分融洽,二年級的學生人數降到了29%,到了三年級只有21%。
(二)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的現狀
1.缺乏溝通與體諒
2016年3月四川師范大學發生了一起因唱歌吵到室友,而被砍50多刀慘遭分尸的案件,就是由于矛盾雙方沒有進行溝通和調解。宿舍成員的個性、性格等存在著較大不同,這些不同容易導致宿舍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發生摩擦。
2.容易產生小矛盾
因為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以及爺爺奶奶的寵愛,因此自尊心都很強。在交往中又缺乏基本的理解和尊重,過分地以自我為中心,有了矛盾不溝通,甚至抱著不愿溝通的想法就會給彼此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產生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習慣的差異。首先,衛生習慣存在差異。其次,作息時間存在差異。再次,生活作風存在差異。
3.出現不良競爭
大學其實就是半個社會,在日常的交往中難免會出現與室友競爭的情況。比如共同報名班委或其他學生干部,或者共同參加比賽的尷尬情況。難免會出現一些個別情況,原本是某個人的一己私欲,結果影響到了與宿舍成員間的正常交往。
4.相處中以自我為中心
相處中只顧及自己的面子,不在意別人的面子;看到同伴不開心也裝作看不到的樣子;產生了小矛盾也遲遲不肯低頭道歉……這些都表明他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與同學相處只顧及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樣太自我的表現就會使宿舍關系僵化。
二、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中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個體差異明顯,容易產生摩擦
大學生雖同住一間宿舍,卻可能來自天南地北。有的來自江南水鄉,有的來自北方旱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環境、人文地理、社會背景,造成了宿舍各成員從外貌、到形體、到性格、到習慣的不同。
有的性格開朗,有的略顯木訥;有的大方得體,有的斤斤計較……但在集體生活中,往往要求“步調一致”,“和而不同”,這就要求有人要做出“犧牲”,做出讓步。但相處久了,差異愈發明顯,大家因熟稔而慢慢顯現出本性,變得隨意起來,就會頻繁地產生摩擦。
(二)家庭教育只重視學習成績,忽視獨立人格的養成
一方面,家庭中的各種因素(如家庭的結構、經濟收入、教養方式等)和父母本身的特點(如父母的職業、教育水平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子自尊的形成和發展。另一方面,在中學時期,我們的父母無一不要求我們要專心學習,并且將其他事情一手包辦。導致許多學生依賴父母、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
(三)學校采取應試教育,忽略學生素質的培養
現在的學校教育實施的是灌輸式教育,基本上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而且有些老師不喜歡學生在課堂上突然打斷自己提問題,這會讓學生缺乏溝通的主動性。把學生的眼界局限于書本,知識面狹窄,缺少自主性、創造性,出現高分低能的局面。更多的是教人而不是育人,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求同存異
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求和”,收斂自己的小情緒,努力去適應其他人的步調,帶給身邊的人熱情與活力。在宿舍里,不是要競爭些什么,而是像家人一樣的和諧的相處。要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往往會有不一樣的結果,讓宿舍成員之間能夠融洽地相處。
那些處在未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心理氛圍的宿舍生活的大學生,常常表現出壓抑、敏感、自我防衛及難與合作的特點,而在同伴關系融洽的宿舍生活的大學生,心態則以歡樂、注重學習和成就、樂于與人交往和幫助別人為主流[v]。
(二)塑造人格
只有擁有獨立的人格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在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下,我們往往都忽視了這一點。作為學生,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在之前,我們首先是家庭里的一員。我們理應承擔作為孩子的責任,孝順父母,學會為父母分擔。形成獨立的人格,才能在集體生活中平衡與室友之間的關系。
(三)全面發展
應試教育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教育應當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要想成才,必先成人。教師也應當努力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的個體成長,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大學是大學生們心理趨于成熟的時期,在這個階段需要傾訴與被理解,來緩和心理的壓力。但是現代社會,種種因素導致當今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中存在諸多問題,我們也深受這些問題的影響。因此我們要調整好與他人的關系,共建和諧宿舍。
【參考文獻】
[1]肖建偉.大學生人格、宿舍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
[2]馬麗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調查及干預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07.
[3]李利軍.隔代家庭會影響孩子的自尊[EB/OL]. 2017
[4]簡述應試教育的利與弊[EB/OL]. 2017.
[5]毛小玲,李宏翰,張建梅.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特點[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