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周云濤,張飛宇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特高壓交直流運檢中心,江蘇南京,210000)
相比交流輸電系統,直流輸電系統在發生接地故障時,存在移相、去游離、再啟動等過程,控制保護動作情況更加復雜。對于剛接觸直流的運行人員,將這個過程詳細分解介紹很有必要。
直流輸電系統由兩端換流站、直流線路和接地極系統三部分構成,如圖1所示。換流站的作用是對交流、直流進行互相轉換,左、右兩端分別是送、受端交流系統。換流站1(整流側)中,交流被轉換成直流,并經過直流輸電線路輸送到換流站2(逆變側);通過換流站2(逆變側)直流被轉換為交流。

圖1 直流輸電系統構成
與交流系統線路故障一樣,直流線路上的瞬時性故障經故障隔離、熄弧后,絕緣可以很快恢復,直流線路同樣可以恢復運行。與交流系統故障不同的是,直流線路(含接地極線路)故障沒有自然的電流過零點,直流電弧無法自行消除,不可能通過斷路器來切除故障,直流系統主要依靠控制整流側閥控系統實現切除故障和再啟動。
直流系統通過合適的順序操作釋放直流線路上累積的能量,經過去游離過程等待絕緣恢復后使直流重新投入運行,這一過程在直流控制保護中稱為直流線路故障重啟。直流線路故障再啟動順序操作大致可以分為移相使電流降為0和等待絕緣恢復再啟動兩個階段,總體作用分別類似于交流系統中的跳閘與重合閘過程。
直流輸電系統故障重啟的順序操作一般可分解為以下幾個階段:移相(至逆變態)、釋放能量、去游離、移相(至整流態)、建立直流電流、故障清除判斷,典型順序操作過程簡況如圖2所示。

圖2 直流輸電系統故障重啟典型順序操作過程
(1)移相(至逆變態)
線路對地閃絡故障以后,相關保護動作,一旦確定為線路故障,整流側換流站迅速增大閥控系統觸發角,典型值為120~160°,系統由整流狀態移相至逆變狀態。該階段歷時Δt1。
(2)釋放能量
直流系統進入逆變態后,線路電流逐漸減小至0,該階段歷時Δt2。
(3)去游離
電流減小至0后,系統等待一段時間供短路弧道去游離,使絕緣再恢復。該階段歷時Δt3,Δt3由系統事先設定,典型值為 150~500ms。
(4)移相(至整流態)
等待系統去游離時長后,整流側換流站迅速減小閥控系統觸發角,典型值為15°左右,系統由逆變狀態逐漸移相至整流狀態。該階段歷時Δt4。
(5)建立直流電流
直流系統恢復至整流狀態后,逐步建立線路直流電流,恢復至故障前的輸送功率。該階段歷時Δt5。
(6)故障清除判斷
系統建立直流電流后完成第一次再啟動過程,此時判斷故障是否清除,若故障清除則再啟動成功,恢復送電,再啟動時間 T1 = Δt1+Δt2+Δt3+Δt4+Δt5(T1-Δt3 的典型值為100~150ms);若故障未清除,故障電流仍存在,則根據事先設定的程序,準備進行第二次再啟動,并根據程序決定是否降低電壓,若降壓則通常降壓至額定電壓的70%或80%,再重復上述過程,如此循環。
直流線路保護動作有計數器記錄保護動作次數,30s內的保護動次數作累加計數,30s后動作計數器清零。上述順序操作中,允許再啟動次數、去游離時間通常根據直流線路的運行潮流等情況事先設定,而且可根據再啟動極分別設置。通常30s內允許再啟動不超過N次(N為1或2或3),若N次再啟動均不成功,則直流系統閉鎖停運。若N為2,通常第2次再啟動的去游離時間 >第1次再啟動的去游離時間;若N為3,通常第3次再啟動的去游離時間 ≥ 第2次再啟動的去游離時間 >第1次再啟動的去游離時間。
關于允許再啟動次數、去游離時間,國網和南方電網的幾個直流工程再啟動設置見表1。

表 1 直流工程再啟動設置
20時38分49秒,龍政直流極2線路故障,經兩次全壓重啟、一次降壓重啟不成功后極2閉鎖,閉鎖執行過程中政平站發生極2換流變閥側中性點偏移保護動作導致換流變進線開關跳閘。
由故障錄波圖可以看出,龍政直流極1線路故障后行波保護動作、突變量保護動作,觸發線路重啟動邏輯,經兩次全壓、一次降壓重啟不成功,極閉鎖。
結合故障錄波及事件分析,本次線路故障后直流線路經兩次全壓、切換控制系統及一次降壓后不成功,極閉鎖,線路重啟邏輯執行正確。
政平站收到對站閉鎖指令后閉鎖極2,并投入旁通對。觸發旁通對將兩個換流閥(可控硅)同時導通,使故障電流有通路可走,給線路直流電流形成一個回路,以加快熄弧起到快速放電釋放故障電流的作用。如圖4中紅色回路,電流從B相通過。

圖3 旁通對投入分流回路圖
中性點偏移保護動作條件:①極閉鎖;②閥側零序電壓值大于定值;③延時5秒動作。
由于政平站極2投旁通對,解鎖Deblock_ind信號由1變為0 (DEBL_IND_N信號由0變為1),滿足條件1。
極1直流電流經龍泉站和政平站極2換流器旁通對形成分流,極2旁通對處于持續導通狀態(電流約150A),相當于政平站極2 Y/Y及Y/D換流變閥側B相(換流變閥側已經是交流電)通過接地極形成單相(B相)接地,電壓三相不平衡,出現零序電壓,并大于了中性點偏移保護零序電壓定值。滿足條件2。
本次極2線路接地故障持續時間較長,超過6s,大于了延時5s的定值,滿足條件3。
綜上,導致極2 Y/Y及Y/D換流變中性點偏移保護動作出口,跳開5012、5013開關。
直流輸電線路在發生永久性接地故障后,會經歷再啟動過程,相當于交流系統的重合閘。若再啟動失敗,引發極閉鎖,此時應研究線路故障閉鎖極時應該采用Y閉鎖還是Z閉鎖,最大程度的避免故障的擴大。
* [1] 趙畹君.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