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懿媛
摘要:調車工作是鐵路運輸組織中的重要生產活動之一,是加速車輛周轉、緩解空車不足、實現列車編組計劃完成的關鍵環節,其質量和效率關系著運輸組織是否暢通。對編組站來說,在現有的設備條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調車設備、運用調車機車進一步提高調車作業效率尤為重要。本文以新豐鎮車站為例,從深入剖析了影響調車作業效率的因素,并相應提出減少各調車作業環節中斷時間的對策,為調車作業高效運轉提供參考。
Abstract: The shunting w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key link for accelerating the vehicle turnover, alleviating the shortage of empty cars and achieving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in marshalling plan. Its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re related to whether the transport organization is unimpeded. For the marshalling station, under the existing equipment condition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shunting equipment and shunting locomotiv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hunting operation efficienc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takes Xinfeng Town Station as an example to deeply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hunting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terruption time of each shunting oper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shunting operations.
關鍵詞:編組站;調車;中斷時間;效率
Key words: marshalling station;shunting;interruption time;efficiency
中圖分類號:U2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4-0085-02
調車工作是編組站一項重要的作業內容。對編組站來說,在現有的設備條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調車設備、運用調車機車進一步提高調車作業效率尤為重要。如何充分利用現有調車設備、運用調車機車來提高調車作業效率,對壓縮車輛在站停留時間,縮短待解、待送、待取等“待”字時間,迅速集中車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能否保證不間斷地接發列車和車站的暢通無阻也有直接影響。以新豐鎮車站為例,對調車作業效率跟蹤寫實發現,調車作業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充分滿足現行運輸組織的實時性要求,在效率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1 車站運輸工作的主動與否,與調車作業效率有直接關系
在調車任務與調車能力相適應的情況下,調車作業效率高,工作就主動;調車作業效率低,工作就被動。所謂車站改編能力的大小,是指根據車站固定調車設備、車站技術作業過程和列車編組計劃、合理使用線路與設備條件下,于一晝夜內所能解體和編組每一方向的最大貨物列車數和車輛數。這個能力的大小,又是由調車作業的各個單項作業過程(包括非生產時間)所組成的。調車作業效率高,能力就大;反之,效率低,能力就小。
1.2 調車工作,也直接關系著安全工作
根據車站一般事故的統計分析,有70%左右是屬于調車作業事故,而發生調車作業事故,又直接地或間接地影響調車作業的效率。在現有調車設備的條件下,如何提高調車作業效率,挖掘調車工作的潛力,要從減少作業中斷時間入手。
調車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單項作業效率的高低,如解體、編組、甩掛、取車、送車等時間的長短;另一方面是中斷時間的多少,如待避、等線、交接班、吃飯、整備等時間的長短。單項作業時間按照技術作業時間標準執行,相對穩定。而中斷時間卻是具有極大的壓縮空間。由此可見,想要提高調車作業效率,就要在壓縮中斷時間上下功夫。
調車作業的中斷時間,一般可以分為三類情況:
2.1 固定中斷時間
指不可避免的非生產時間,如交接班、吃飯、整備的時間等。屬于這類非生產時間的作業有:
2.1.1 交接班時間
調車作業的不間斷進行要求崗位作業人員實行倒班制,交接班便是上一班與下一班工作緊密聯系的一項重要內容。交班會一是對上一班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對本班工作任務、重點、注意事項等進行布置;二是傳達上級文電、學習規章制度。與此同時,為確保工作的不間斷性,上一班工作人員須在崗位等待接班人員到來。造成交接班時間長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班會時間長:傳達事項較多、研討問題、通勤列車晚點導致職工開會時間晚等情況。
②準備工作時間長:包括調車人員更換作業服裝、乘務人員檢查機車、交接機車時間延長等。
③作業計劃等待時間長:由于計劃指揮人員交接班,未能及時下達調車作業計劃導致工作不能及時開展而延長作業等待時間。
④等信號、等股道時間長。掌握開放信號的人員等待聯系,或沒有掌握好開放信號的時機、或線路緊張轉頭困難等造成的等待信號時間延長。
2.1.2 吃飯時間
因調車作業的特殊性無法離崗吃飯,一般情況下都要停車吃飯。吃飯停輪一晝夜兩次,每次30分鐘,計1小時左右。吃飯時間的長短不只在于職工吃飯這個過程的時間長短,而是要圍繞吃飯問題,看計劃安排、后勤供應、組織工作等做得怎樣。如在計劃上吃飯的時間安排是否恰當,是否給創造了吃飯的準備條件,有無計劃變更,影響吃飯時間延長的間題。如果整個吃飯流程組織得很順暢、聯系得很緊密,吃飯時間一定是減少的。
2.1.3 調車機車的整備時間
調車機車整備是指調機返回機務段完成上油、補水、補沙等工作,從而為下一班調車作業做好準備。影響整備時間延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往返整備途中有等線路、待避情況。因線路占用、信號無法開發等原因,機車往返整備途中用時較長。
②進入機務段,有排隊等待整備現象。因機務段的組織、能力因素,有時需要整備的機車較多,無法第一時間進行整備,造成了等待現象。
③機車整備時間延長。需補充的物品較多,造成整理時間延長。
2.2 非固定中斷時間
是指作業上的互相干擾所造成的等線路、等信號等的非生產時間。這是一般車站普遍存在的影響調車能力能否得到充分發揮的一個重要方面。互相干擾時間的多少,與車場布置、線路配置、信聯閉方式等設備條件有關,在相同的設備條件下隨作業的繁簡程度而異。作業量大干擾時間相對就多,作業量小干擾時間就少。同時又與指揮人員的組織能力、指揮水平、技術熟練程度有關,組織的好互相干擾就少,掌握不好就容易堵塞。
非固定中斷時間造成的影響:一是直接影響,即直接造成列車晚點,停運和不能按時取送作業等;二是間接影響,即雖未直接影響,但間接地產生了影響,如拖延作業計劃等;三是基本沒有影響或影響不顯著,如調機推峰時的等峰時間。調車作業相互干擾主要包括:
①調車作業與接發列車作業的干擾。因接發列車作業占用線路,導致調機岔區無法“轉頭”去進入股道推峰,或是出發場需等待發車后通過空線回到調車場。
②調車機之間的干擾。以到達場為例,目前日常作業推峰方式是雙推單溜。也就是說兩臺調機可以同時推峰,但到峰頂平臺后一臺調機停下,等待另一臺調機推送的車列解體后才可以解體本列。兩臺調機同時推峰,勢必有一臺需要等待。
③調車機與出入庫機車的干擾。到達機車摘機后需要返回機務段或折返段入庫、出發車列需要庫里出機車掛機才能出發。調車機與出入庫機車進路干擾時,有時需要出入庫機車先行,這樣就造成了等待。
2.3 作業過程中中斷時間
這種中斷時間,往往單獨反映不出來,一般包括在作業時間里,除非中斷時間長的突出才能反映,比如解體作業中的釣魚、風管未摘、計劃變更等。雖然沒有導致調機停止,但無論中斷時間長短,均影響了作業效率。
認真分析前述中斷時間,有些中斷時間是可以通過提前聯系、加強組織來解決的。
①充分準備,避免停輪。在解體車列之前,調車人員要做好準備工作。如解體前要把車輛內的余風放凈,把風管摘齊,把閘鏈緊的松開,鉤提鏈短缺的要拴好,遇有大輪車、新車需人工護閘時,有關人員要做好聯系等。總之,需要把解體的一切準備工作,都要事先做好,避免在解體過程中停輪處理。
②優化計劃,及時下達。
及時下達調車作業計劃,減少和避免計劃的變更。及時、正確的下達調車作業計劃是保證調車作業不間斷的重要環節。計劃下達不及時,會造成停輪來等待計劃;變更作業計劃,不但會造成停輪,而且還會帶來不安全的因素。從一般調車計劃的下達過程分析,列車到達后,要經過車號員將貨票、現車、系統“三核對”,然后轉入現車系統,計劃人員編制、下達調車作業計劃,調車機車再由峰頂至到達場轉頭掛到達解體列車,完成上述作業的時間總和比到達技檢時間要長,因此就會產生待解時間。
③合理安排吃飯時間。采取輪流吃飯的辦法,則基本上可以消除因吃飯造成的中斷時間。這種做法是:參加調車作業的一般人員,可以利用作業的間隙時間輪流用餐,駝峰調車長和作業員等關鍵崗位人員有空閑時間較少,需采用頂替的辦法。這種頂替,必須是能勝任此項工作的合格人員擔任,我站現有情況下,可以由調車指導代替。
④掌握好提鉤時機,減少釣魚、拉間距等停輪時間。
⑤開展提高調車作業效率的專題教育活動,從主觀意識上促進作業人員的顧全大局、服從指揮、協調配合意識,讓調車相關作業人員自覺抵制作業中的“推脫拉”現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多解快編,為運輸生產作貢獻。
提高調車作業效率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應正確處理安全和效率的關系,既要保證調車作業安全,又要通過優化計劃、高效組織、提高調機能動性、調高調車作業人員主動性等提高作業效率,保證鐵路運輸安全、暢通、高效地進行。
[1]孫宇霆.提高編組站調車作業效率的研究與思考[J].科技與創新,2014(5).
[2]郭垂江.提高鐵路中間站調車作業效率的對策[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2(7).
[3]崔艷萍.影響車站調車作業效率外部因素的探討[J].鐵道貨運,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