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林
摘要:作為我國古老的藝術之一,雜技藝術在一代代優秀演員的演繹下綻放出新的活力。現代雜技藝術中,木訥機械的表演越來越少,更多的作品融入了演員的真情實感。同時,隨著更加科學的訓練方法,演員也有條件實現更難更美的動作。
關鍵詞:雜技演員;內在表現力;肌張力;基本功
中圖分類號:J8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108-01
一、雜技演員的內在表現力
隨著雜技藝術的發展與進步,現代雜技藝術已經脫離了傳統的“負重”與“雜耍”的表演限制,除了對傳統雜技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現代雜技藝術還融合了大量的音樂、舞蹈、劇情等內容,漸漸演變成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雜技演員在演繹雜技藝術時往往蘊含一股內在表現力,這種表現力往往表現在:演員依靠自身的藝術素養對表演內容進行領悟,通過對角色進行藝術塑造并將之展現出來,這也是現代雜技藝術的魅力所在。具體來說,它是演員運用思考后提煉出來的內心情感與肌肉、肢體交織后產生的表演張力,如同“針尖垂露”、“碧盤滾珠”、“池面風來波瀲瀲”一般含苞欲放、呼之欲出的藝術感染力,這就是“內在表現力”,這些“內在表現力”能使簡單的技術動作變成極富魅力的韻律節奏。例如“對手頂”的表演,這個節目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演員在動態技術技巧與靜態造型之間的任意轉換,同時伴有相同形狀但距離不同或者距離相同但形狀不同的動作重復。這種由動變靜、又由靜轉動、單元重復的韻律,將雜技藝術的節奏美與形式美展現的淋漓盡致。
二、雜技演員的肌張力
“肌張力”在學術上指的是肌細胞之間相互牽引所產生的力量,通俗來講,就是人在放松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由此可知,人體的任何動作都離不開肌張力的作用。如軀體站立時,雖不見肌肉顯著收縮,但軀體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張力,以維持站立姿勢和身體穩定,稱為姿勢性肌張力。在雜技表演領域,“肌張力”不僅僅支撐著演員的每一個動作,它更是演員內心外化的體現。在表演過程中,演員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每個動作中,通過“肌張力”使演員的真實情感表露出來,從而給表演增添生命力,而不是機械、枯燥的對動作進行單純演繹。演員對于表演內容傾注的情感是“內在表現力”,通過各種基本功訓練的動作展現是“肌張力”,這兩種元素在舞臺上進行有機結合,就產生了雜技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藝術感染力。
三、提升演員內在表現力與肌張力需注意的問題
我國的雜技藝術歷史悠久,現在我們能欣賞到的雜技表演可以說是時代的最新產物,它融合了燈光、音效、道具、舞蹈、演員個人素養等多方面內容,演員每一個激情有力的動作、每一個專注認真的神情所展現出來的美對觀眾來說都是一種享受。想要繼續發展雜技藝術,對其進行藝術上的提高,就離不開演員內在表現力與肌張力的有效提升。
(一)提高演員的藝術修養與情感表現力
1.隨著雜技表演與音樂、舞蹈、舞臺劇等其他藝術表演手段越來越多的交叉融合,雜技藝術對演員的藝術素養要求越來越高。雜技演員在音樂、舞蹈、舞臺劇等方面的學習不應該單純進行模仿復制,應當根據自身對雜技藝術的感悟,對它們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適當吸收,實現雜技藝術與其他藝術的火花碰撞,從而產生更優秀的雜技作品。
2.除了對其他藝術表演形式的學習,雜技演員也不能忽視文化知識的積累。藝術雖然高于生活,但畢竟來源于生活。扎實的文化基礎不僅可以提升演員的思想境界,還可以幫助雜技演員對作品進行更深度的思考,將更深刻的文化內涵融于作品中。
3.想要更有效的提升雜技演員的內在表現力,除了“輸入”,還離不開“輸出”。演員應當在生活中留心觀察身邊的細節和瑣事,有意識的提升情感表現力,以便于自身塑造更加貼近生活的角色,從而引發觀眾共鳴。
(二)堅持雜技基本功的訓練
人的身體包含大量肌肉,雜技演員借助這些肌肉之間的相互作用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但無論多么難的動作,都離不開基本功的訓練。提高演員的“肌張力,應從腰功、腿功和頂功這三項基本功入手,囿于篇幅,筆者在此僅針對基本訓練中的一些注意事項進行論述,對具體訓練方法不做贅述。
1.腰功對演員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只有身體柔韌性較好的演員比較適合進行腰功訓練,否則很容易造成演員手傷。進行腰功訓練時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太著急,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都要秉持不能受傷這一原則。只有如此,才能造長時間的訓練后進行360°、450°的下腰。
2.腿功與腰功的訓練方法相差不大。剛開始訓練時,不能急于求成,壓腿、壓胯的力度都要每過一段時間加大一點,保證既能鍛煉肌肉的協調性和韌性,又不損壞關節和韌帶。
3.頂功就是我們說的倒立,在雜技表演中,頂功的使用頻率非常高。進行頂功訓練時,一定要重視輔助力量的練習,增加雙臂的肌肉力量。另外,頂功的訓練重在質量而不在時間,只有在保證動作質量的情況下增加倒立時間才是有效的。
四、結語
在雜技表演中,演員的“內在表現力”與“肌張力”就像螺絲與螺母,二者缺一不可。演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除了要加強基礎訓練的質量,提升肌張力,也要注重自身藝術素養的提升,鍛煉內在表現力,從而呈現更多靈魂與美并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