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璐瑤
摘要:“閱讀”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生活娛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往今來,很多著名的詩人都通過詩歌來表現閱讀的重要性。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快,時間被切割成許多碎片,“碎片化”閱讀產生了。“碎片化”閱讀的出現引發了許多社會人士的爭議。本文會因此具體闡述其利弊以及人們該如何對待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碎片化閱讀;利益;弊端;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197-01
一、“碎片化”閱讀的概念
“碎片化”一詞,來源于英文中的“fragmentation”,翻譯為完整的東西破碎成零碎狀。美國當代著名的文化理論家杰姆遜曾指出:后現代文化包括電視、電影、廣告、建筑、小說等在內的多種文化現象,其首要特征就是碎片化、零散化。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的流行,我們的閱讀將發生著很大的變化.這種通過手機短信、電子書、網絡等電子終端接收器進行的不完整、斷斷續續的閱讀模式,我們把它叫做碎片化閱讀。通過定義,我們可以對“碎片化”閱讀有初步的了解?!八槠遍喿x就是指以手機短信、電子書、網絡等為載體,特點是斷續的閱讀模式。
二、“碎片化”閱讀的優點
“碎片化”閱讀這種閱讀模式既然能夠在時代發展的大潮中生存下來,就必然具備適應這個時代的特點,就必然對人類乃至社會有推動作用。
1.有利于實現閱讀的全民化、普及化。在古代,讀書是只有士大夫階層的人們才可以進行的高雅活動。即使是在后來,紙質書的保存、流通和傳播也會有諸多不便。但是到了數碼時代,人們可以輕松的通過手機上的電子書進行閱讀,查閱信息,只是得到充分的共享。不論是學者還是農民工,都可以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便利。
2.“碎片化”閱讀提供的信息更加及時有效。隨著社會的發展,可供閱讀的“碎片”豐富多彩。從時政要事到娛樂八卦,從天文地理到生活瑣碎,都可以通過“碎片化”閱讀體現出來,讓人們在最準確的時間內最及時的了解到想要獲取的信息。
3.增加了時間的利用率??焖?、及時、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特點,都是傳統閱讀所不具備的優勢。碎片化閱讀把碎小的時間利用起來,在增加時間利用率的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不少益處。當前的生活節奏變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人們的工作大多是某一環節。如果想要了解工作的操作技巧,可能買一本技術大全并不會得你帶來多大作用。這時候碎片化的技術點就更加受青睞?!八槠遍喿x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堅守時間,經濟,腦力的消耗這是紙質版圖書無法替代的。
4.幫助古典名著知識更好地傳播。我國古代許許多多的文學大家給我們留下了內涵厚重的名著,這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但是由于這些名著的篇幅太過冗長,許多青年人都難以靜下心來細細品讀。
碎片化閱讀跨行業、跨平臺打破了傳統閱讀的藩籬,是古典名著的碎片以各種前所未有的形式出現在青少年面前。電子書網站等媒體與古典名著相結合在很大的程度上激發了青少年的閱讀興趣,給古典名著的傳播提供了更好的途徑。
三、“碎片化”閱讀的弊端
凡事都有它的兩面性,同樣“碎片化”閱讀也不例外,既然具備優勢,那么必然也就會有弊端。
1.產生惰性閱讀思維。據調查顯示,人們在電子設備上閱讀所需的時間比在紙質書籍上閱讀的時間要少37%。在手機、網絡等設備上了解的信息雖然直接,但是對于網絡上充斥的大量信息,人們往往是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淺顯的閱讀,而沒有時間進行自主的思考。在這一點上,紙質書更有邏輯,結構更加嚴謹,有利于讀者更深層次的思考。
2.降低人們對信息真偽的辨別能力。網絡時代的“碎片化”信息洶涌而至,由于缺乏管理措施,是非真假優劣一擁而上,思維能變力低的人容易被煽動迷惑,然后不假思索的再傳播,三人成虎,到最后假的也會變成真的。如果一直以來碎片化的信息,人們的思想會變得淺顯化。顯而易見,這并不是人們所期望的。
3.缺乏思考能力。當人們從“碎片化”的閱讀中得到知識的時候,或許會獲得片刻的喜悅,然后從網絡中獲得更多的信息來打發時間,但是事實上,過后還會覺得無聊。習慣快餐式的瑣碎閱讀后,人們的思考能力并不會得到提升,想要知識機構還是松散的;習慣了用孤立的知識點去看待問題就會導致片面,情緒容易被煽動。
四、如何正確對待“碎片化”閱讀
針對目前盛行的“碎片化”閱讀的模式,人們應該理性的面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人們應該保持的態度。存在即合理。既然“碎片化”閱讀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他必然具備適應時代的優勢。不能就因為它所存在的不足就將其扼殺,就以此而否定它具備的價值。
“碎片化”閱讀作為新興閱讀模式存在不足之處很正常,正是因為存在不足,才激勵著更多的年輕人提高辨別能力,理性對待。
指導老師: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