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芙蓉
摘要:黨的十九大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部署,在“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因和外部環境已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農民的素質和就業能力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創業培訓則是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就業能力,促進農村城鎮化建設,推動農村經濟跨越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本文從當陽市農民創業培訓工作的實際,認真分析研究,就當前創業培訓工作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談一點淺顯的認識。
關鍵詞:農村;農業;農民;創業觀念;新型培訓;整體聯動。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284-01
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的不斷深入,培育新型農民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創業培訓則成為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就業能力,促進農村城鎮化建設,推動農村經濟跨越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為了又快又好地推進此項工作,我們結合當陽市農民創業培訓工作的實際,認真分析研究,就當前創業培訓工作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談一點淺顯的認識。
一、農民創業培訓的現狀
隨著各級黨委、政府對農民培訓工作認識程度的提高,農民培訓工作逐漸走上了規范化。目前,農民培訓形式主要有實用技術培訓、新型農民培訓、農民創業培訓等多種形式。就創業培訓而言,我們還處在初級階段,培訓方式一般以集中面授為主,培訓內容采用全國統編教材,沒有適宜地方自主開發編寫的教材。農村中的青壯年大多進城務工,留鄉的農民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由于長期受保守思想禁錮和經濟制約,養成了墨守成規的生活方式,習慣于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缺乏創業沖動和風險承擔能力。
二、存在的問題
農民要求參與培訓的積極性非常高,廣大農民想學習、要學習的愿望正在興起,他們想致富、盼致富信念極強,在長期的創業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等方面條件有限,短時間內難以滿足他們參與創業培訓的愿望。各方條件都限定了創業培訓的規模,小打小鬧的輻射帶動面窄,培訓方式比較單一,培訓內容太理論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極大的挫傷了農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創業培訓對象年齡普遍偏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素質、年輕的勞動力流向了最賺錢的地域和產業。導致留鄉務農勞動力年齡偏大,我市留鄉勞動力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從事農業的已在50歲以上,造成農村發展的后勁不足,形式嚴峻。三是創業培訓的對象整體文化程度較低。培訓人員普遍文化程度較低,從而就業觀念偏舊,生產技能不高,部分學員開始熱情高漲,但進入實質創業實施階段時,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萎縮不前。四是農村婦女參訓甚少。雖然國家在尊重女性,重視婦女創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婦女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在農村仍然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農民創業培訓的輻射面。五是農民小農意識嚴重。由于風險承受能力有限,農民小富既安的思想依然存在,干大事,創大業的積極性受到抑制,嚴重影響創業培訓的成果。農民經濟基礎差,創業人員底子薄,雖然我市一直對創業人員提供創業擔保貸款,但是受擔保對象的限制,能享受此項優惠政策的人員有限,挫傷了農民創業積極性。
三、加強農民創業培訓的對策建議
農民創業培訓目前面臨著良好的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農民創業培訓需要政府政策和全社會的共同關心與支持,需要采取扎實有力的對策措施,才能出成果。
(一)加強宣傳,搞好服務,營造創業培訓的良好氛圍
一是政府以及相關部門要出臺促進農民創業的政策,制訂農民創業計劃,共同幫助農民樹立創業信心。二是要大力宣傳當地成功創業者的典型事跡,用身邊的人和事,幫助農民樹立創業信心。三是發揮專家、教授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優勢、行業優勢,發現群體共性問題,進行集體指導;個例及難點問題,由專家和輔導老師上門指導,達到培訓農民的目的。四是根據每個學員個人、家庭、經濟收入等各方面情況,為他們量身制訂一些致富項目,幫助有創業愿望的農民選擇合適的創業項目。
(二)整體聯動,努力構建農民創業培訓的系統工程
要將農民創業培訓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運作,充分利用各方力量開展培訓。一要充分利用各方師資力量。創業培訓不僅僅是專業技能的培訓,而是集農業實用生產技術、創業知識、創業能力于一體,以培養創業農民綜合素質和能力的一種新型培訓,它涉及到生產技能、創業觀念、項目選擇、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多方內容,只依靠定點培訓機構自身的師資力量完成好該項工作,還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有必要面向當地各相關教學、科研、生產機構和單位,挖掘能承擔創業培訓教學工作的教師資源。二聘請有專業經驗的人員和創業成功的農民企業家,在創業農民步入市場后共同做好創業輔導工作。三要協調工商、稅務、金融以及財政等部門的支持與合作。工商、稅務部門要從申報、登記等方面從快、從簡,特別是在國家出臺免除個體工商戶的管理費的同時,要適當減免農民創辦企業的部分費用。通過增加投入和整合資源,逐步形成創業培訓與小額貸款、開業指導、稅費減免、財政扶持、跟蹤服務的有機結合,整體聯動,構建農民創業培訓的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