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啟云 程 依 吳 昊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重慶 401120)
在現行傳播環境下,新興媒體對大學生的行為模式、價值取向、政治態度、心理發展和道德觀念等有著重大的影響。而作為新媒體典型代表的微信公眾號在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利用新媒體來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已被國內多數高校所采用。但受到傳統思政教育的路徑依賴、教育主體自身素質的限制以及思政教育傳播固化等因素的影響,思政工作者運用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還未完全開發和利用。在網絡迅速發展、新媒體不斷涌現的時代里,思政工作者傳播教育思想的途徑呈現出多樣化但同質化、效率低下的特征,本文將從微觀剖析為主,宏觀概括為輔的角度介紹思政教育和微信公眾號的結合。
本文通過對“西南政法行政法2016級”微信公眾號的數據和成果等概括分析,結合之前開展的問卷調查、問詢走訪同學的成果等綜合探究微信公眾號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首先提出微信公眾號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處,然后再用理論和實例回應問題、解決問題,推進微信公眾號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質結合。
首先,當下高校對大學生的教育方式仍較為傳統,傳統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受到大學生的心理抵觸。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從委婉的路徑切入,以利于學生在心理上真正地接受。其次,當前“95后”大學生極高的網絡活躍性直接決定了他們易受網絡多方面意識的影響,加上大學時代正值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網絡輿情輿論便成了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很多思政微信公眾號活躍度底、關注度低,我校有的年級甚至沒有開發微信公眾號,這就客觀上造成了新媒體建設的不足,思政教育工作便少了一條開展路徑。
多所高校的多個部門、高校教師等紛紛申請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但目前各種各樣的公眾號呈現出“泛濫”之勢,存在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同質化主要表現在無論是國家時政、地方熱點還是校園瑣事,轉載都成了推送微信的一大方式,而原創的很少,通過微信原創認證的則更少。從本質上來說,大量轉載的原因在于原創內容的缺乏,在傳統媒體面臨諸多困境的今天,很多媒體已鮮見有深度的原創報道,更別說抽出精銳力量進行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轉載也是造成其關注度、接受度低的原因之一。
我年級微信公眾號在推送思政教育的內容時還推送了其他內容。相比較而言,同學們對非思政教育的推送瀏覽量、點贊量更高。究其原因,在于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內容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加定型化,而同學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也并非主動,因此部分同學對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推送關注度低。形式上,思想政治教育推送的靈活性相對于非思想政治教育推送更低,而且在線下已經進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再次進行線上宣傳容易造成受眾疲勞。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同學們更樂意看富有娛樂色彩的內容,這就要求微信公眾號創新方式方法,用同學們更為喜愛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達到教育性與趣味性、參與性的有機結合,進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
網絡信息時代下,微信、微博、QQ等多媒體手段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交流平臺,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從平面變得立體,從靜態變為動態。行政法學院本科2016級開通微信公眾號,建立主流思想政治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傳統方式向更加便捷的新型方式轉變的一個縮影。在面對一些熱點爭議話題時,微信公眾平臺不能回避,反之要迅速且明確地拿出自己的嚴謹科學的態度,通過設置網絡陣地的話語議題,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引導,既可以有效避免偏激觀點的傳播發酵,又可以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而針對微時代無人不微、無時不微的特點,首先即在于搶奪話語主題設置權,既要發揮好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輿論整合功能,匯集各個方面、各種態度的“聲音”,構建有利于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輿論環境。又要提高對新近發生事件的敏感程度和報道效率,第一時間搶占熱點資訊的主動權。
要發揮微信公眾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就要做好頂層設計,在組織體系方面加強建設。擁有教師—學生的高水平團隊,既可以發揮老師在政治思想上的把關和引導作用,又可以吸納優秀學生參與思政工作并表達出學生的真實訴愿。高水平教師—學生運營隊伍有機結合了具有扎實理論素養的思政教育者和具有微信運營水平以及實踐創造能力的學生隊伍,他們相互配合、明確分工,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基礎?!拔髂险ㄐ姓?016級”微信公眾號在2016年10月建立之初便是由年級輔導員和年級宣傳總班長組成核心團隊。

三期“行政法出彩人”相關數據
榜樣往往能夠給予一個群體以鼓舞,給予同代人成長的信心和動力。一般來說好的榜樣其言行也往往和主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受到其社交圈其他人的普遍認可,因此,微信公眾平臺應當充分認識榜樣的力量,并且有意識地加以弘揚和傳播,使其個人的優秀品質得以放大,給微信受眾以一定程度上的指引,幫助他們塑造更優秀的價值趨向,進而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拔髂险ㄐ姓?016級”微信公眾號設立了“薪火相傳”“國獎獲得者”“行政法出彩人”等欄目用以傳播師兄師姐、同級同學的先進事例,促進本年級甚至全院同學向上、向善發展。
在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內容中,占很大比重的宣傳均與實體活動相關聯。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家憲法日等重大時間節點,微信公眾平臺既要為形式多樣的線下實體活動進行宣傳和推廣,又要進行線上“放射性”的精神宣傳。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實體活動得到了有力的宣傳,大大提升了其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擴大了活動的參與度,為其取得實效提供了強大的保障。而通過實體活動,線上的精神宣傳也被進一步深化落實,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總結,反推微信公眾平臺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進而不斷改進和反思進步。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推進。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新興媒體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發展尤為迅速,與時俱進,加速創新網絡傳播載體,充分利用多維宣傳平臺,是當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應有之舉,也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隱性教育渠道的必要之舉。本文介紹了微信公眾平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剖析了這些現象存在的原因并探究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以“西南政法行政法2016級”微信公眾號為范例,本文引入了從其建立之初到初具規模的經驗和不足并加以思考總結,在本年級公眾號的基礎上,筆者還借鑒了其他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模式、現行制度、成功經驗等。總之,微信公眾號在做到傳播資訊、便利同學的時候還應當形成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氛圍,不斷嘗試線上線下有機互動新模式,不斷創新可持續性、功能性、價值性、多樣性發展,不斷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設。
參考文獻:
[1]曹亞楠.運用微信公眾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建議[J].文教資料,2017(14):132-135.
[2]紀君燕.淺析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J].河南教育(高教),2016(06):64-66.
[3]王維新.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教育觀察,2017,6(19):11-12+25.
[4]連鍥.高校微信公眾號管理的探索與實踐——以上海財經大學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20):154-155.
[5]別曉霜.依托微信公眾號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探究[J].今傳媒,2017,25(03):21-23.
[6]沈壯海,王迎迎.2015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2016(0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