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新星 鐘雨奇
摘要:本文從國內特色音樂小鎮面臨的問題出發,提出聽覺體驗設計的概念,并從主導性體驗、特色體驗與多元性體驗三個方面來解讀了國外音樂小鎮的聽覺體驗設計的設計方法,旨在為國內的特色音樂小鎮設計提供可以借鑒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音樂小鎮;聽覺體驗;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3-0063-02
一、前言
近年來,政府大力支持特色小鎮的建設,各類獨具特色的小鎮蓬勃興起,為地區的繁榮與發展開辟了新的發展模式。特色小鎮的設計在學術界也備受關注,但是未有深入的探討,而各地的小城鎮進行的城市設計也產生了諸多問題。特色小鎮不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城鎮,它是一個集特色產業、旅游資源、特有社區功能等的空間平臺。其中的音樂特色小鎮是一類以音樂聽覺體驗為特色,并在此基礎上打造一系列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人才優勢等為特征的小鎮。
音樂小鎮作為特色小鎮的一種,其產業富有特色,具有獨特的文化韻味。但在我國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探索階段,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西方發達國家的特色小鎮起源早,已經形成了自己比較成熟的發展模式,我國特色小鎮的設計靈感大部分也是源于國外發達國家的特色小鎮。因此,從我國特色小鎮面臨的現實問題出發,解讀國外音樂小鎮聽覺體驗設計的方法,可以給國內同類型的小鎮設計帶來啟發。
二、國內音樂小鎮面臨的問題
在促進消費能力的驅動下,小城鎮由于過度的開發而破壞了原有的特色風貌,越來越多小城鎮呈現出面貌同質化,民俗特征消隱,地域文化和特色喪失等問題,因而也造成了獨特的空間體驗感的缺失。特色音樂小鎮也不例外,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特色音樂小鎮體驗設計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聽覺體驗的主導性地位不明顯
特色音樂小鎮的特色產業是以音樂和聽覺體驗為主導,我國目前對音樂小鎮的認識還存在偏差和不足,其聽覺體驗特征不明顯,游客在小鎮中的聽覺體驗感較弱,導致聽覺體驗在小鎮的主導地位不強,聽覺特色的標簽不明顯。
(二)過分強調視覺形式美感
我國的特色音樂小鎮發展處于剛起步階段,在空間設計方面還是主要停留在視覺層面,而忽略了其他的感官體驗設計。特色小鎮作為受眾的慢生活空間,應該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全面更綜合的多感官體驗。我國目前現有的音樂小鎮仍然缺乏一種深入的挖掘和設計,體驗形式單一,在與觀眾的互動性體驗方面明顯不足。因此特色小鎮的主題性也難以凸顯出來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缺少地域文化基因
隨著我國建設特色小鎮熱情的高漲,出現了建設求多圖快的問題。由于商業性的過度開發,越來越多小城鎮的歷史文脈被割裂。許多小鎮沒有深入發掘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元素,并融入到小鎮的設計中,這就導致我們看到的所謂的特色小鎮都高度相似。
音樂作為特色音樂小鎮的支柱產業,是支撐其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也是小鎮賴以存在的基本理由。但是音樂背后的所蘊含的傳統故事和人文情懷也是需要我們去用心發掘的文化基因。如果缺少了文化基因,人們無從追尋歷史和記憶,那么對于小鎮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也隨之消失。
三、特色音樂小鎮中聽覺體驗設計的方法
聽覺體驗則是指人通過聽覺在空間環境中所接收的感受與體驗。特色音樂的聽覺體驗設計是以音樂為主導性的感官體驗,并拓展一系列相關的周邊產業,已形成獨特地域特色品牌。西方發達國家,特色小鎮的發展已經有了多年的歷史,它們特色產業明顯、基礎設施完善、功能健全。我們可以通過對國外特色音樂小鎮的分析,從中獲得相關建設與發展的啟示。
(一)塑造主導性感官體驗——聽覺體驗
打造音樂小鎮首要就是塑造主導性的聽覺體驗特色,例如美國的Woodstock小鎮和芬蘭的考斯蒂寧小鎮就是比較成功的案例。Woodstock小鎮位于美國紐約州北部,是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舉辦地。作為美國音樂會最早舉辦的地方,它標榜“音樂與藝術的結合”。在這個小鎮上,音樂布滿了大街小巷,街邊到處都可見樂器元素的東西。Woodstock小鎮不單單是一個舉辦音樂節的場所,而是多元文化的承載地。小鎮的特色吸引了眾多人們,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都慕名而來,令人回味。
芬蘭中部的考斯蒂寧是一個人口僅四千五百人左右的小鎮,作為芬蘭民間音樂的發祥地以及芬蘭多位民樂大師的故鄉,小鎮的知名度也隨之大大提高。
知名的芬蘭民族音樂學院就位于鎮上,學院擁有大批優秀的民間音樂大師與教師。每年小鎮上都主辦著名的考斯蒂寧國際民間音樂節,人們紛紛趕來領略民間音樂帶來的美妙視聽感受,體驗多元的國際民間音樂風情。
(二)結合地域環境優勢,打造特色聽覺方式
特色小鎮首要的吸引游客的元素就是它的風景,在建設特色小鎮時,我們可以最大限度的結合地域的風景優勢,在此基礎上來打造特色產業,利用這一建設方法的典型是瑞士的蒙特勒小鎮。
蒙特勒是瑞士沃韋的小鎮,位于日內瓦湖的東岸,有著爵士之都的稱號。蒙特勒小鎮風景十分優美,是一個田園詩般的小城鎮。正是這里古樸的風情吸引了無數的名人來此,其中最知名的則是英國皇后樂隊的主唱弗雷德·默里。他誕生于這個小鎮上,因此也被認為是蒙特勒的名片。每年七月,蒙特勒小鎮都會舉辦爵士樂節,快樂的音樂和浪漫爵士風情縈繞著整個湖濱小鎮,游客們都盡情地享受無與倫比的爵士嘉年華,沉浸在音樂的魅力之中。
(三)多元化的體驗形式
游客在小鎮中除了聽覺的體驗方式,還有其他多元化的創意體驗也會為特色小鎮加分不少。布蘭森小鎮是全美國中演出場所最集中的城鎮,有著“世界舞臺音樂之都”之稱。布蘭森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小鎮,地理位置十分的獨特,周圍有三大湖泊,因此山水相連。當地聚集了各種各樣的演出和展覽,其中包括舞蹈、音樂、雜技、魔術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是家庭和學生們理想的休假和娛樂場所,因而被譽為純凈的拉斯維加斯。
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小鎮被人們稱為音樂之城,值得一提的是,它是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的故鄉,同時也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每年1月27日左右的一周時間是薩爾茨堡的莫扎特周,自從1920年以來每年夏天也會舉辦音樂節。小鎮的面積不大,卻擁有眾多的劇院、音樂廳、博物館和教堂,作為奧地利巴洛克古建筑的勝地,薩爾茨堡非常適合人們來徒步漫游,讓音樂在身體里發芽。
四、國外特色音樂小鎮對我國特色小鎮建設的借鑒意義
特色小鎮在我國尚屬于新興事物,發展勢頭持續上漲但卻不成熟。通過對國外特色音樂小鎮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以下幾點啟示,以便促進我國特色小鎮的發展與建設。
(一)依托人才,發揮地理優勢
首先是人才的依托,以奧地利薩爾茨堡為例,小鎮為紀念莫扎特而設定的莫扎特周不僅舉行音樂會,同時也會上演歌劇、管弦樂和室內外獨奏音樂會,這種活動不僅會使得很多音樂家參與,也會受到莫扎特樂迷和古典音樂迷的青睞,從而促使薩爾茨堡的莫扎特周藝術節不斷提升自己的國際藝術影響力。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知名音樂家或歌手可以為小鎮帶來一定的知名度,使得小鎮具有文化看點。我們在建設特色小鎮時就要善于挖掘發現本土本地的名人,在此基礎上結合名人的故事,小鎮牢牢把握其對人們的吸引力,發展起相關的產業活動,打造具有人才底蘊的特色小鎮。
再者是地理因素,地域本身的風景優美就可以吸引游客,自然世界的原始之美和舒適感,以及國家的發展水平都是可以使小鎮聞名遐邇的元素。以瑞士的蒙特勒小鎮為例,這個“瑞士的里維埃拉”坐落于日內瓦湖畔,湖光山色,自然世界的美麗就足以讓人流連忘返。在越來越城市化的今天,更多的人們會愿意選擇一個風景宜人的小鎮來休閑度假,小鎮原有的生態環境優勢再加以后期的成功打造就足以吸引游客的到來。
(二)加強配套設施建設,營造主題氛圍
良好的相關配套設施與服務也是建設特色小鎮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應當重視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資。以美國Woodstock小鎮舉例,作為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舉辦地,它非常懂得如何將公共領域建設得與小鎮的音樂特色息息相關,具有明確的音樂定位。路邊隨處可見的音樂元素裝飾物會使得人們一進入小鎮就感受到濃濃的音樂氛圍。在Woodstock,人們通常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而來欣賞音樂,那么提供與音樂相關的設施服務就是必不可少的。在音樂節還沒開始或結束之后人們依然可以在小鎮上閑逛,欣賞街邊的音樂主題的景觀小品,如音樂噴泉、音樂主題的公共雕塑等,并感受著無處不在的音樂旋律與節奏,就像置身于一個美妙的音樂國度。在打造小鎮的特色標簽時,我們可以從Woodstock小鎮中借鑒經驗,可以通過不同細節的精心設計來營造整體的主題氛圍。
(三)打造特色核心產業,拓展周邊文化
特色小鎮應當要有區別于其他小鎮的特色產業,不單單是文化或旅游。以芬蘭的考斯蒂寧為例,小鎮非常尊重當地的音樂傳統,積極廣泛的傳播民間傳統音樂,考斯蒂寧民間音樂節也已成為北歐地區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性民間音樂舞蹈節慶活動。小鎮培養了良好的民間音樂環境,且一直致力于長期保持節日的創新特色,因此,各地的人們會被考斯蒂寧獨有的民間音樂體驗所吸引。我們可以看到,解決好特色主題是建設好特色小鎮的根基。而為了打造小鎮音樂特色品牌,考斯蒂寧小鎮積極拓展周邊文化,如音樂展覽,音樂派對、音樂博物館、劇院、各種與音樂相關的文化產品的推送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體驗活動都吸引了各地的游客來訪。
五、結語
總而言之,特色小鎮需要著重的就是一個‘特字,不應該過于標準化而導致規整統一的千篇一律。通過分析國外特色音樂小鎮案例,不難看出特色小鎮是包含產業、旅游、文化、社區等功能在內的復合型空間,而以音樂為特色的小鎮,則應在尊重當地資源優勢和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特色產業,并積極拓展其相關周邊產業,以形成“聽覺體驗+多元延伸”的發展道路。通過以上方法來提高小鎮的場所精神,從而來增強人們對于小鎮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效的推進特色音樂小鎮的繁榮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