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賽花
摘要:《春江花月秘原本樂府詩題,現在他既是古詩名,又是昆曲之名。古詩和昆曲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是它們在人的主觀情感表達和藝術的美學特征表現方面又有著共通之處。作為昆曲中的經典之曲,《春江花月夜》經過了無數次的洗禮,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不斷的修改與完善,現在人們所欣賞到的昆曲《春江花月夜》變得十分讓人喜愛。本文通過對多種方面知識的了解,積極對昆曲《春江花月夜》進行音樂賞析。
關鍵詞:昆曲;春江花月夜;音樂賞析
中圖分類號:J61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童編號:1005-5312(2018)03-0070-02
一、引言
《春江花月夜》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被不斷的創新的,當今時代以下,它有許多種創新的新曲形式。在人們還緊緊追尋傳統的昆曲創作手法和創作背景的時候,新創新的《春江花月夜》從根本上滿足了人們的這一種心理,最大限度的遵循了原本昆曲的創作模式,直觀的反映出昆曲的風味特性,并且能夠讓人們感受到音樂是為昆曲服務的重要精神。
二、昆曲春江花月夜的音樂
昆曲音樂的本身就是源于古代的文字作品,昆曲音樂的曲牌是可以辨別音調的,每一個曲牌都有曲牌的獨自特性和功能。昆曲春江花月夜應用曲牌寫作,從根本上達到了昆曲文體的根本條件,從而推動了昆曲戲劇性劇情的進程,從而更好的抒發昆曲的情感。昆曲大多是南曲和北曲的分場結合,不同的曲子有自己不同要抒發的情感,在情感的表達和抒發上也有不同的手法和特點。一般都是將小生與閨門旦設置為南曲,主要目的就是想要更加委婉的來表達出昆曲的藝術情境。將神鬼仙冥的場次設置為北曲,展示的往往都是激越之情。
(一)曲牌設置
昆曲春江花月夜的曲牌情感比較適宜。春江花月夜在選擇曲牌的時候,優先考慮的是第四場的北雙調,這套曲牌的情感比較奔放和激越,在節奏上也比較歡快,用歡快和激越的節奏來反擊閻羅對張若虛開出的條件,用來表示對心儀的情感并且來傳達蔑視一切的心理狀態。【新水令】【折桂令】兩個曲子的區分是由松散到嚴謹的,就好像金鐘由緩慢到急促一樣,在抒發情緒的時候,情緒表達的也比較舒緩平穩。而閻羅殿上以【四塊玉】為最初代表,從而對北南呂宮套進行精準的描繪,為人們刻畫出了一場分角排布和短小精悍的場面。第五場的時候,南仙呂入雙調【園林好】套的選擇,在其中以舒緩來帶動強勁的節奏,從而很適合用來表現陰陽兩隔的情感狀態。在曲目之中能夠發現有兩處,在選擇曲牌的時候,在情感的表達上有很多不符合的現象。不同的曲牌,在戲曲中所適用的環境是不同的,同時對于劇中人物的塑造和性感狀態,表達上也有很大的差別。曲牌的情境。曲牌的合理性是春江花月夜,曲牌設置一種比較有特色的一部分。在現代的中國戲劇體系之中,無法能夠像以往傳統戲劇那樣,使用連續的場次進行完整套曲的創作,在創造現代戲劇體系的是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取舍的工作,也就是說既要保留傳統的戲劇創造優勢特點,同時又要將一些不合理的部分舍去,融入現代社會發展的新鮮元素,以便于能夠實現的興趣有著更良好的發展方向。春江花月夜這套昆曲的曲牌搭配比較合適,在開篇的時候,以特定的情境來引出心儀的戲劇片段是十分合適的,只不過兩種情況不應該緊密連接,需要進行嚴謹的隔斷處理工作,作曲者將末曲的最后兩句改作為輕吟,使整篇曲牌的風格變得比較自由和靈活。
曲牌連套音樂具有一定的邏輯科學性,套曲布牌時,需要充分的了解各種曲牌所處的位置和曲牌的實際功能,以便于能夠更好的呈現出曲目的獨特風格。如果想要促使戲曲的劇情,能夠與實際的古詩詞意境達成一定的融合程度,那么就應該更好的選擇曲牌,并且創作好戲曲的詞曲。春江花月夜沒有越宮轉調,從開始到最后都是嚴謹的遵守曲牌各自的宮調歸屬,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最保守的曲牌創作方法。有些套路在古典音樂的邏輯上表現的很精致,在張若虛的戲劇情境中,有很多節奏和都表現出激越遞進,通過激昂的情緒又來表現出戲劇情節的一落千丈的明顯轉變,從而使用不同的曲牌來連接不同的戲劇曲子。
春江花月夜的曲牌與排場具有一定的匹配性,戲劇體制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昆曲的成功分配得十分明顯,同時在唱曲的分工上,又加入了多元化的元素。春江花月夜的曲牌,適應了戲劇排場的很多方面工作內容,對于表達而詞曲的個性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春江花月夜的曲牌數量大多都是因為需要而進行演唱的,并且曲牌的段落拆分開來也可以進行演唱,整個演唱的過程可以有一人進行獨唱,也可以進行分區輪唱和分段輪唱。
(二)格律規范
曲牌的規律是文字音樂的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演唱過程中情緒是可以經歷千變萬化的,相關的演唱者可以突破以往的傳統創作風格并且嘗試全新的演唱方式,但是在突破與創新的過程中,還應該謹慎的對待昆曲的演唱目的和創作目的,要致力于教文詞語韻律能夠完美結合。音律的界限,在創作的時候有一定的語音基礎,所有的語音基礎大多都是營運較為根本基點的,但是這不意味著要按照普通話的語音來衡量韻腳的制定,如果這樣的話會嚴重的影響昆曲藝術的意蘊特質。在格律的約束方面,昆曲的曲牌與其他的長短句有很大的區別,在創作曲目的旋律的時候,要嚴謹地遵循昆曲音樂的核心本質,充分的融入自己的主觀情感,學會用昆曲來傳遞自己的情感。
三、昆曲春江花月夜的唱腔音樂
昆曲春江花月夜的參展制作嘗試很多種制作方式,其中比較常見的是腔格靈活化和節奏情緒化。
(一)腔格制譜
昆曲的諸多腔格大多都是唱腔音樂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表現形式很重要,在表現的過程中比較追求文辭格律的規范性和穩定性。很多曲牌在創作的過程中都有固定的腔格模式,這些固定的腔格模式是曲牌本身的一種藝術特色和固定的標志。春江花月夜這首昆曲對腔格的運用十分有特色,以春江花月夜的第八場中的小桃紅為例,其中的“推”字為陰平聲,而在唱的時候將“推”字音唱為“退”字音,這樣一來就是整個曲目的腔格都變得有格調了。
在整篇曲子中,相關的曲子創作師積極的應用了很多種常見的腔格,例如,“影”和“羅”是擻腔,“浸”是豁腔,“撩”是墊腔,“撥”是帶腔連撮腔,“緒”有墊腔,“縈”有帶腔。其中雷士的腔格和腔調在整篇曲目中的具體應用也都有明顯的體現。在運用不同的腔格的時候,不同的應用方法會為其帶來不同的犯格風險。例如,豁腔用于去聲字,如卜算子里的“帶”“傍”“醉”,小桃紅的“送”“舊”等字,而平聲字如“撩”“懷”“殺”“流”“明”等也用了豁腔會改變字的唱勢音軌。在第一場的尾聲部分,其中最后依據的后半拍的過渡音曾反復出現,這樣一來就會帶來一定的聽覺疲勞。對于昆曲的腔格來說,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實就是樂句結音,不同的曲目創作師有不同的藝術修養,在進行結音設計的時候也會有著不同的要求,這也就能夠從根本上體現出昆曲的特點。
(二)板式節奏
對于“節”來說,“板”是其最重要的外化和執行者,同時也是昆曲曲目格調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很好的控制好整篇曲目的節奏。其中板式的變化大多都能夠體現出劇情的跌宕起伏,與劇情能夠完美的結合。說起板式轉換的靈活運用,昆曲春江花月夜采用了一些化板為散或者變散為板的調節措施,前者有【風入松】,后者有【尾聲兒鴛鴦煞】:在后面又采用了單曲中板式轉變的措施,如【醉扶歸】中三眼板轉一眼板,【上小樓】中一眼板轉三眼板等。板式轉換在傳統劇目中會有限制性的運用,昆曲春江花月夜因劇情需要而適當借鑒運用是值得贊賞和認同的。在節奏的強化與控制方面來賞析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嚴謹的遵循昆曲的一板一眼和一板三眼的板式模式,節奏大多都是比較強烈和明快的,能夠很好的推動故事的情節發展,為聽眾帶來很好的聽覺享受,使聽眾能夠感受到昆曲的無限魅力。在春江花月夜的新曲目中,音樂起到了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昆曲經典樂曲《春江花月夜》的經典之處就在于伴奏的精美和風格的土鄉土色,這篇經典的昆曲曲目是一直以來被人們喜愛的保留曲目,深受全國人民和其他國外音樂愛好者的喜愛。《春江花月夜》是我國昆曲中的音樂典范,同時也是世界樂壇中的一朵奇葩。經歷過歷代音樂愛好者的不斷創新與完善,整篇曲目變得更加豐富,并且內涵和意義變得更加深遠,呈現出不同凡響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