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倩文
摘要: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人民大眾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的交流學習,為了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國家近些年來也對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越來越重視。文化館作為發展文化公益事業最為重要的場所,不斷加強文化館藝術培訓的公益化道路探索是文化館當前發展的畢竟之路。因此,如何將文化館的公益性凸顯出來,使得文化館在藝術培訓方面不斷向公益性道路上發展,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文化館;藝術培訓;公益化道路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3-0220-02
伴隨著十九大的順利召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下,建立起“文化自信”的戰略部署更加深入人心,國家對于文化發展力度的大力支持,使人民大眾更加重視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問題。文化館作為公共的基礎設施,在為全民提供文化交流的場所的同時,文化館在管理方面也越來越趨于市場化,文化館在公益性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顯然有悖于文化館的發展理念。藝術培訓在文化館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通過藝術培訓培養出的文藝人才,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力。但是,就目前文化館的發展現狀來看,藝術培訓在公益化發展道路上還存在著些許問題,文化館藝術培訓公益化道路發展并不健全。
一、文化館藝術培訓公益化道路發展現狀
(一)趨于市場化
文化館作為開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場所,是開展全民文化活動的主要陣地,藝術培訓做為文化館工作開展中的一部分,在近些年的發展中,越來越趨于市場化,公益性才是文化館發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受到外界等因素對其的影響,導致文化館對自身職能定位的不明確,文化館的發展游走于市場化的邊緣。藝術培訓在文化館的發展中主要是面對廣大人民的,文化館作為基礎性的文化設施,在藝術培訓中心不能充分發揮其公益性。文化館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受到經費的限制,文化館工作難以順利的開展下去,因此,文化館必須通過藝術培訓進行一部分費用的收取,以保障藝術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這也是導致文化館逐漸趨于市場化的重要性原因。
(二)社會化藝術培訓的市場導向
隨著國家對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不斷重視,人民大眾對于藝術培訓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許多社會化的藝術培訓機構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人民的視野當中,人民對于藝術培訓選擇的增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文化館中的藝術培訓。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之下,許多廣大群眾都在選擇更具專業性的社會化藝術培訓機構,而文化館藝術培訓卻無人問津、得不到良好的發展,這也使得文化館藝術培訓公益化道路越走越艱難。在市場利益的導向作用之下,文化館藝術培訓的發展如同在夾縫中求生存。市場經濟的調節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社會化藝術培訓機構對于廣大貧困農村地區而言,調節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而文化館在貧困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得不到良好的發展,也使得農民大眾對于文化館藝術培訓享受不到其發展的公益性。
(三)文化館藝術培訓有失公平性
文化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發展的基礎性設施建設,文化館的開放是面向所有人民大眾的,但是,就目前文化館的發展情況來看,在藝術培訓方面,文化館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所體現出的公平性不是很強,公益性沒有廣泛地體現出來。文化館作為政府監管下的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在我國一些地區的分布上呈現出不均勻的狀態,相比較城市發達地區,農村的一些偏遠落后地區,文化館建設幾乎沒有甚至是不存在的,因此,對于農村地區而言,文化館分布的不均衡,也導致了農村在文化館藝術培訓方面發展的不健全,這也制約了文化館藝術培訓的公益化道路的發展。
二、文化館藝術培訓公益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建立起文化自信
十九大會議的召開,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樹立起文化自信是我黨建設起文化強國重要的重要戰略目標。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有賴于國家能夠將文化開展活動深入到人民大眾的群體當中,國家積極開展文化館的基礎文化設施建設,通過開展公益性的藝術培訓,將公共文化活動的開展貫徹執行并不斷落實到實處中,通過文化館的藝術培訓,使廣大人民能夠深入了解到藝術文化,感覺文化藝術就在身邊,并不是想象當中的遙不可及。通過文化館藝術培訓,政府將文化開展工作落實到實處,這也是十九代會議的具體要求,有利于各級政府深入貫徹執行文化自信的文化發展理念。
(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藝術修養
文化館藝術培訓公益化道路的不斷發展,在一定方面也刺激了全民族進行文化藝術培養的熱潮,通過公益化藝術培訓,使廣大人民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激勵著自身在文化素養提高的道路上不斷地前進。隨著公益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文化館藝術培訓發展范圍在逐漸擴大,這也有利于社會各階層群體深入了解進行文化光藝術培訓,使那些自身富有藝術才華,卻因為經濟壓力而無法追求藝術更高造詣的普通百姓,能夠在文化館藝術培訓公益化的過程中得到文化藝術的培養,使普通人的文化藝術學習心愿得以達成。
三、文化館藝術培訓公益化發展的策略研究
(一)國家加大對于文化館建設的經費投入
文化館作為國家的基礎性設施,是為公民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出良好的場所,文化館是一項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它開展文化活動所需要的經費都來源于政府。但是,文化館由于受到經費不足等問題的制約,藝術培訓在公益化發展道路上舉步維艱,逐漸在瀕臨市場化,這也違背了文化館藝術培訓公益化發展的初衷。因此,國家應當給予文化館建設較為充足的經費,使文化館能夠在進行公益化藝術培訓中做到沒有后顧之憂,從而堅決杜絕文化館藝術培訓市場化現象的發生,將公益性落實到藝術培訓的實際中,使藝術培訓能夠擁有更多的啟動資金,使全民族文化產業建設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將藝術培訓活動與公益性活動進行有效結合
將公益在社會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不斷地加以體現,這不僅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具體體現,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文化館承載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任務,通過文化館的藝術培訓,不僅能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文化藝術人才,而且對于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整體建設具有關鍵性意義。文化館在進行藝術培訓活動的開展過程當中,可以通過組織排練一些節目,然后到學校、敬老院、醫院等場所進行公益性的文藝演出,使人民大眾能夠積極參與進社會主義優秀文化的繼承與弘揚中。
此外,文化館在進行藝術培訓方面應當積極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文化館可以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文化網站,對藝術活動的開展情況可以應用當下最為火熱的直播展現在群眾眼前,根據直播所帶來的收益,文化館可以將這些前捐個貧困山區,使公益得到真正的發展。通過這種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動的開展,使藝術培訓活動能夠與公益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也能夠使文化館藝術培訓人員感受到公益的魅力,從而使文化館藝術培訓在公益化道路上更好的發展下去,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
(三)不斷提高文化館藝術培訓團隊的專業素養
文化館的藝術培訓使需要滿足各個階層以及各個年齡斷的人民群體的,因此,需要不斷提高文化館藝術培訓團隊人員的專業素養,不斷加強對于文化館藝術隊伍的建設,進行多種文化活動專業人員的培訓,以滿足不同群眾的要求③。例如,針對青少年一類的年輕人群體,文化館可以成立起一些街舞、拉丁、爵士等舞蹈隊伍;針對中年人群,文化館可以成立一些戲曲表演隊伍;針對老年人群體,文化館可以成立太極的學習隊伍,這樣根據不同人群進行不同的藝術培訓,可以吸引全民進行文化藝術的培養,使人民群眾能夠真正的享受到公益化藝術培訓所帶來的福利。
四、結語
文化館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同時,它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產物,通過開展公益化藝術培訓活動,使人民群眾能夠積極的參與進藝術文化的創設中,使藝術文化活動的開展能夠來源于群眾,并不斷服務于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