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軒
摘要:從“青年文化”的視角看,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年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現代商業社會中出現的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從文化趣味的代際差異,特別是從文化生產和消費的角度看,“青少年流行文化”并不是“大眾文化”,也不完全是“流行文化”。“青少年流行文化”同“主流文化”在某些方面有一致性,但更多地表現為價值觀念的沖突與內在的緊張關系。從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現實狀況來看,可以認為青少年流行文化是在青少年中存在的、具有青少年特殊性的流行文化現象。尋求個體意識,而非集體意識,是“青少年流行文化”和“主流文化”乃至“大眾文化”(流行文化)的根本不同。
關鍵詞:青少年;流行文化;影響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3-0269-02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這期間正是青少年生理發育、心理發展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和成熟的關鍵時期。青少年所處的環境,特別是文化環境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和成才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不同層面、不同性質的社會文化形態對于青少年群體的影響越來越大。
一、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表現
流行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主要分為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它是青少年思想和行為的集中反映,主要體現在青少年的服飾、發型、裝扮、語言、娛樂方式和行為態度等方面。
(一)物質層面
服飾常常被人們稱為“流動的建筑”,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體現了青少年個性表達的需要和審美判斷;同時服飾也具有藝術欣賞的價值,這就使得服飾成為青少年表現自我、滿足自我的不可或缺的表達。
影視文化已經構成人類生活的重要部分,尤其對青少年的思想產生著重要影響,青少年對于各種款式的電視、計算機越來越熱愛,青少年中還普遍存在著追星熱、韓劇熱、美國大片熱等,影視文化以嶄新的藝術表現和豐富的表達功能,把認識、教育、審美、娛樂和休閑統一起來,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有影響力的一種事物。
(二)精神層面
詞匯的變化是當代社會發展、精神文化變遷的一面鏡子。在當代社會,詞匯的變化也反映在流行文化中,突出表現為在青少年群體中出現了反映其精神面貌的新詞匯和流行語。言語文化是青少年交往中的又一大流行現象,如網絡文學、網絡流行語、符號文化和自嘲惡搞言語等,現代青少年言語文化主要是在網絡技術手段上發展的,展現了青少年的喜怒哀樂。
二、流行文化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一)流行文化對青少年成長的積極影響
1.豐富學生生活。流行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流行歌曲、影視網絡等。無論校內校外,流行文化對青少年學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開闊了其視野,豐富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學校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場所,在課余生活中,青少年學生常常借助于流行文化的內容與形式,表演節目,互相交流,表達自身對校園生活的思考。并且,青少年學生在運用流行文化的過程中,還常常結合校園生活進行再創造,重新賦予流行文化新的意義,如校園歌曲、校園小說等,形成了具有青少年學生特色的文化內容與形式。
2.拓展教育資源。流行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部分流行文化同樣具有先進基因,其對于青少年學生的社會化與成長具有重要意義。而且,當前學校教育的內容與現實社會的聯系日益緊密,讓青少年接觸、了解、合理吸收某些流行文化十分必要。部分優秀的流行文化同樣是鮮活的教育資源,將少量的精品納入到學校教育中,對于拓展學校教育的知識、德育、藝術等資源,開闊學生視野和思維,豐富其知識、技能和技巧,密切學校與社會現實的聯系均具有積極意義。
3.繁榮校園文化。學生無疑是校園文化的創造主體,流行文化通過作用于青少年學生,同樣影響到校園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青少年學生摹仿能力強,他們常常借助于流行文化內容與形式,并結合學校生活進行再創造,如,校園民謠、校園流行語以及學生自導自演的校園話劇等都對繁榮豐富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流行文化對青少年成長的消極影響
1.處在文化工業趨勢下的流行文化,擺脫不了商業化運作的負面影響,為獲取較大的商業利潤,迎合消費者需要,不可避免的其中會具有一些庸俗的、暴力甚至色情的畫面和內容,這對青少年的價值觀人生觀及日常行為都會產生影響。它對現實的簡化或歪曲可能誤導青少年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屏幕上的揮金如土誘發了青少年脫離生活實際的奢華、揮霍的愿望。電視節目中“王子格格、公子、小姐”吃喝玩樂、無所事事的生活方式,助長了青少年追求享受、畏懼困難的思想。
2.青少年透過電視文化濾色鏡來認識、把握、改造現實,很可能誤入歧途。另外,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傳媒暴力的泛濫是誘發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加拿大的WendyL.Josephus博士認為,電視暴力對青少年的主要影響不是制止犯罪而是有助于啟發犯罪。同時,他指出青少年對電視或電影中的暴力犯罪是通過三步實現的:
一是認同節目內容,以犯罪主人公自居;
二是對內容進行廣延性地、闡釋性地想象;
三是現實中的模仿。對我國臺灣地區青少年所進行的實證研究指出,大眾傳媒的內容的確會對青少年暴力行為甚至其偏差行為有影響,但是隨著傳播媒體的種類不同,其影響力的方向亦不一樣。雖然學者們對傳媒暴力對青少年影響的觀點莫衷一是,但都肯定傳媒暴力對青少年的偏差、犯罪行為有影響。
三、應對流行文化對青少年成長影響的措施
青少年既是流行文化的受眾,也是流行文化的制造者、傳播者,其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必然深受流行文化的影響。如何引導青年一代正確認識流行文化的利弊,自覺接受優秀傳統文化陶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重要問題。
第一,大力弘揚主旋律,引導青年一代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自覺應對,是治本之策。流行之于經典,不一定都是“對撞”,也可能是“對接”。流行文化靈活多樣、不斷翻新的表現形式是青年人所喜聞樂見的,我們可以留其形式、換其內容,使之成為弘揚主旋律的新的有效載體。
近期中央電視臺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就是在傳播經典的基礎上,吸引大眾對文化原典產生興趣并予以關注。對這樣的流行文化,我們自然張開雙臂擁抱。
第二,更好地引導青少年去正確認識和理性參與各種流行文化。同時,要不斷提升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社會責任感,注重通過開展公益性、社會化和青少年廣泛參與的文化活動,影響和鼓勵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社會觀念。要大力支持青少年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藝術活動,積極鼓勵和引導青少年的原創性文化活動,特別要更加寬容地對待青少年流行文化現象,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努力體現對青少年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