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靜 吳占群 郭敬東
摘要:目的 提高高頻電刀在手術中使用的規范性,保證病人及術者的安全性,減少脂肪液化的發生。方法 重視對高頻電刀負極片的選擇、貼放部位的選擇、加強電刀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及人員培訓。結果 2009年術中使用3500余例未發生電灼傷,脂肪液化52例。結論 手術時病人及術者的電灼傷,術后的傷口愈合與術中是否正確的使用高頻電刀及安全管理密切相關。
關鍵詞:高頻電刀的注意事項;負極片;選擇;規范;安全;灼傷
1高頻電刀的注意事項
1.1照明功能的注意事項:要將市面上采用手柄中安裝紐扣電池為LED燈提供電源改成使用一次性限時裝置中的電源為LED燈提供電源,同時極大的縮小了手柄的尺寸保證產品的靈活性。不能和帶有反射功能性的器械同時使用,防止反射光對醫護工作者眼睛有傷害。
1.2吸煙功能的注意事項:避免使用時電源線出現散亂纏繞在一起的現象,通過設置的吸煙罩和煙氣處理筒,不僅能夠吸收手術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煙霧,而且能夠將吸收的有害煙霧凈化處理后排出,避免醫護人員或患者吸入有害煙霧。及時清理手術時產生的殘碎組織,血液,防止對吸煙通道阻塞。
1.3伸縮功能的注意事項:電極點焊點設置在可伸縮吸引管管口的內側壁,根據手術要求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可伸縮吸引管的伸長范圍,手術時提前選擇好手術電極長度,避免手術在使用電切或電凝時進行伸縮,防止伸縮接觸點產生火花。
2安全隱患
2.1接地分流在手術中患者身體不慎接觸或者過分接近直接接地的金屬物件和設備,使從負極板返回的高頻電流通過患者身體分流到地造成高頻分流灼傷患者[2]。
2.2電刀筆按鈕失控 是高頻電刀常見的危險因素,在使用時將作用電極不恰當地置于患者體部或電刀頭不用時未放入絕緣盒,當極端與組織接觸時,作用電極被無意中通入電流,造成這類傷害的大部分原因是不經意間的施壓于手動開關或腳踏開關或手動開關按鈕未回復使高頻電刀進入工作狀態,一旦接觸患者體部或濕潤的手術布單可引起燃燒。
2.3電極板使用不當 高頻電刀大多數的事故是燒傷,其中以皮膚燒傷最為常見,在回路電極板部位常有發生,電極板主要作用是回收高頻電流防止患者灼傷,電極襯墊的部分或完全脫落是造成燒傷最常見原因。此外,置放部位準備不當,回路電極安置不妥,材料或結構缺損,也可以造成燒傷。
2.4高頻電刀也能在別的部位引發傷害,由于電極手柄或導線有裂口絕緣損害等面對患者或手術人員造成燒傷。
2.5電磁干擾。影響手術室中的其他醫療儀器的工作。如監護儀、灌注治療裝置、手術床和起搏器等。此外,流入起搏器導管的高頻電流還可能損傷處于電極部位的心臟組織,引起纖維性顫動。
3出現電灼傷表現
3.1灼傷部位主要表現為皮膚發紅、腫、水泡。
3.2負極板黏貼處灼傷主要是在負極板外或負極板周圍皮膚處。
3.3患者接觸導體如手術床金屬床沿部位灼傷主要發生在四肢。
4預防電灼傷的措施
4.1嚴格管理,定期檢查維護。工作中始終把患者安全問題放在首位。每臺手術開始前嚴格按照說明書檢測高頻電刀機器,保證高頻電刀處于良好的功能狀態。定期邀請廠家技術人員到科室組織手術室護士尤其是年輕護士正確使用高頻電刀以及常規維護保養、簡單故障判斷及故障排除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
4.2高頻電刀的供電電源應經過帶有可靠接地線的三眼插座提供給機器,保證電刀的金屬外殼、保護或功能的接地端點能可靠接地。其可大大有效減小電灼傷發生幾率。
4.3確保患者皮膚與負極板的有效接觸。一次性負極板不能反復多次使用,使用時務必將其與皮膚粘貼牢靠,使皮膚與負極板有效接觸,保證高頻電流電刀回路暢通。
4.4安全地使用電刀筆。手術過程中,器械護士應及時清除電刀頭上的組織焦灼物,以保持其良好的傳導功能;手術過程中暫時不使用時,器械護士應及時收,將其置于干燥,絕緣,安全的位置。若術中發現電刀筆功能使用不正常時應及時更換,以防不測。
4.5輸出功率以恰好保證手術效果為限(同時參考高頻電刀使用說明書),切勿盲目增大電刀的輸出功率。由于高頻電刀手術中發生電灼傷的危險性均會隨功率的增大而增加。當手術要求的功率明顯大于正常值時,應檢查極板的安放情況、極板及高頻電刀頭電纜的完好程度、機器狀態及患者與金屬床緣的相互位置等。切記勿隨意增大高頻電刀輸出功率設定值。在不能預知正常功率時,應從小到大逐步調節到剛好適合手術為止。機器使用結束和開機之前,均應保證各輸出功率設定在較低值。防止使用高頻電刀因功率忽然加大到患者身上而出現意外。
4.6防止因漏電而致電灼傷。確保床單位整潔干燥,安置病人體位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頭部肢體等接觸手術床的金屬部分和潮濕的衣物等任何電導體,對于體型肥胖的患者要則巡回護士需更加注意其身體是否與金屬床,手術托盤等接觸。
5高頻電刀非極板灼傷原因及預防
手術中極板安放得再好,病人間仍有發生灼傷的危險,且灼傷位置主要不在極板部位,這樣的灼傷統稱之為非極板灼傷。極板、刀頭及其連接電纜和病人肌體就構成了電刀的外系統,電刀外系統的安排使用不當是非極板灼傷的主要原因,它分為三類:一 接地分流、二 高頻輻射、三 火花低頻。當這個外系統特別是病人肌體上出現多點接地形成高頻電流的異常通道("接地分流");病人肌體攜帶或接觸非接地金屬體引起嚴重高頻輻射;以及電刀外系統連接電纜斷線打火產生低頻手術電流等等情況存在時,非極板灼傷的危險就可能出現。
5.1接地分流
5.1.1手術時,病人肌體被用作高頻電刀的負載,其上直接作用著高頻電刀輸出的高頻高壓電,電壓峰值可達數千伏甚至上萬伏。人體基本上是一個電阻,而不同人不同組織不同狀態的阻值差別甚大。手術中病人肌體這個電阻負載就分布了無數個不同電位點,特別是在手術電流通道區域上,電位差別特別大的兩點或多點一旦發生短接(主要是同時高頻接地),就會形成高頻電流的異常通路,即所謂"接地分流"現象,此時病人肌體小接地點的灼傷就可能發生,因為該接地點流通著高密度的高頻電流。
5.1.2為了避免接地分流引起的灼傷,病人不應接觸直接接地(或置于地上)的金屬物件和設備。另外,消毒液、沖洗液、病人體液等液體也會使病人與金屬或地產生連接,造成高頻分流而出現灼傷可能,因此病人身體應保持干燥。還要防止沖洗時,病人通過沖洗液直接與地相連。
5.2高頻輻射
手術病人身體攜帶和接觸金屬體時,雖然這些金屬體并未接地,不會因此而產生高頻接地分流現象,但是對于高頻電刀輸出的高頻高壓來說,這種金屬體無異于一個"發射天線",它向外發射的天線電波能量就來源于病人間接觸金屬體部位,若輻射能量較大,接觸點較小,則高密度的高頻電流就在接觸點處產生灼傷。如果病人攜帶(包括植入)或接觸金屬體的面積較大,其上集中著的高頻電磁場會引起渦流加熱,同樣危害病人,工作人員無意觸碰也會產生高頻刺激甚至灼傷。因此要求手術病人也不得攜帶或接觸非接地金屬體,特別是在手術電流通道區域。
6.小結
造成電外科桌上的原因有多種,包括高頻電刀的輸出功率、電極板的質量、粘貼部位、使用方法、手術時間等,護士應該首先知道發生問題的潛在危險因素,了解高頻電刀的性能及原理,掌握高頻電刀的操作程序,把工作做到細致周到,才能保證高頻電刀在手術中的安全使用。
參考文獻
[1]周秀源.高頻電刀在手術中的應用及安全問題[J].河北醫學,2005;5(11):459~460
[2]楊秀琴,李珂,傅籍蘊.使用高頻電刀應防手術野燒傷[J].中華護理雜志,1996,31(10):570.
[3]趙衛全.高頻電刀的基本原理及使用[J].醫療設備信息,2001,1:20-21.
(作者單位:唐山天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