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獻 波
(東莞市石排醫院 東莞 52333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婦女常見并發癥,妊娠期間孕婦出現糖耐量異常情況。相關研究顯示[1],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為1%~8%之間。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對母嬰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早期診斷并進行控制是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關鍵。相關研究指出[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時機采取治療措施對母嬰預后影像具有差異。為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治療時機與母嬰預后之間的關系,我院對部分患者進行臨床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3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孕婦確診時間分組,晚期干預組110例,年齡25~35歲,平均年齡(27.11±3.20)歲;平均孕前BMI指數(22.41±3.51)kg/m2;既往妊娠GDM病史2例、家族DM病史3例。早期干預組124例,年齡25~35歲,平均年齡(26.79±2.98)歲;孕前平均BMI指數(22.31±3.29)kg/m2;既往妊娠GDM病史3例、家族DM病史3例。兩組年齡、BMI指數及病史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孕婦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1)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達到或超過6.5%;(2)患者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3)患者OGTT試驗中2h血糖水平超過11.1mol/L;(4)患者伴隨典型高血糖癥狀或存在高血糖危象癥狀,患者任意血糖水平超過11.1mol/L。
兩組患者確診妊娠期糖尿病后均采取積極治療方式,包括飲食控制、適當運動、藥物治療等??刂苹颊哐撬降耐瑫r需保證孕婦攝入充足能量,日常飲食以少食多餐為宜。飲食主張多樣化,增加高蛋白、高膳食纖維食物攝入,每日進食500g以上蔬菜,每日植物油攝入量不超過20g,食用鹽攝入量不超過6g,限制高糖食物攝入,鼓勵患者攝入含糖量較低的水果。避免攝入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堅果、油炸、油煎等高熱量食物。鼓勵孕婦進餐10min后進行適當戶外鍛煉,以戶外散步為主,每次30min。孕婦每日進行適當有氧運動,如爬樓梯等,運動以上肢運動為主,每日運動量不宜過大。對于通過飲食、運動等途徑無法控制血糖水平的患者可采取藥物治療,根據患者血糖水平于餐前30min皮下注射胰島素,已達到控制血糖效果。
觀察兩組患者產后出血、剖宮產、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產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記錄圍生兒生理指標,比較兩組巨大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等并發癥發生率。
早期干預組羊水過多、妊娠期高血壓、產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晚期干預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剖宮產發生率、產后出血率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組別例數剖宮產羊水過多妊娠期高血壓產后出血產后感染早期干預組124105(84.68)13(10.48)17(13.71)15(12.10)8(6.45)晚期干預組11094(85.45)42(38.18)43(39.09)18(16.36)23(20.09)χ20.0154.6815.9310.2657.325P>0.05<0.05<0.05>0.05<0.05
早期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晚期干預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圍生兒并發癥比較

組別例數早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呼吸窘迫晚期干預組11019(17.27)23(20.91)26(23.64)19(17.27)29(26.36)早期干預組1244(3.23)10(8.06)8(6.45)11(8.87)10(8.06)χ212.9777.93813.8613.68114.053P<0.05<0.05<0.05<0.05<0.05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與妊娠這一生理過程具有明顯相關性,妊娠期間,隨著孕周逐漸增加,胎兒營養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需要通過胎盤,不斷從母體攝取葡萄糖,以維持正常發育[3]。因此妊娠期孕婦血糖水平會隨孕周增加出現上升情況。妊娠期糖尿病能夠增加母體患糖尿病的幾率,而且血糖水平上升導致過多血糖沉積于孕婦血管壁中,造成血管壁增厚,引起胎盤供血障礙、宮腔變窄等并發癥,不利于胎兒生長發育。相關研究顯示[4],妊娠期糖尿病能夠使胎兒產生高胰島素血癥,引起胎兒脂肪、糖原等物質聚積,增加巨大兒的發生率,而且能夠增加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窒息、呼吸窘迫等并發癥的發生。研究顯示[5],孕25~28周患者出現明顯胰島素抵抗現象。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以控制血糖為主,通過飲食、運動控制,在保證孕婦及胎兒生理攝入量的同時控制孕婦血糖水平。
本次研究中,早期干預組患者羊水過多、妊娠期高血壓、產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晚期干預組(P<0.05),說明早期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減少羊水過多、妊娠期高血壓以及產后感染的發生率,有利于孕婦產后恢復。兩組剖宮產發生率、產后出血發生率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早期治療妊娠期糖尿病不能減少剖宮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兩組圍生兒并發癥對比中,早期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晚期干預組(P<0.05),說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干預能夠顯著降低圍生兒并發癥發生,對保證新生兒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但需要注意應加強對于預防GDM的宣傳,告知孕婦積極治療GDM的重要性,呼吁孕婦定期產檢,尤其是有GDM病史、家族史的孕婦,更應加強GDM的早期預防,避免不良結局。
綜上所述,孕32周前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治療,能夠明顯降低圍生兒并發癥發生率,一定程度上減少孕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改善母嬰預后。
1 岑立微.孕早期體質指數、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預測妊娠期糖尿病的價值.實用醫學雜志,2016,32(19):3120~3122.
2 蔡慧華,何援利,王雪峰,等.糖化血紅蛋白聯合空腹血糖檢測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3):205~208.
3 王成書,魏玉梅,楊慧霞,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不同血糖指標異常與妊娠結局的關系.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12):899~902.
4 代正燕,劉丹,李潤,等.孕期增重及總增重與妊娠期糖尿病關系的隊列研究.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6,37(10):1336~1340.
5 杜習羽,董玉楠,肖立,等.視黃醇結合蛋白4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不同孕周中的表達及其與糖代謝指標的相關性.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10):74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