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彩 連
(河南省鄧州市中心醫院 鄧州 474150)
在臨床治療中,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手術方法,在宮腔電視監視下切除或是破壞子宮內膜基底層及其下方的血供,達到治療目的,手術創傷小,可保留子宮的生理功能[1~2]。手術視野廣闊,且無需開腹,創傷小、出血量少、患者術后恢復快,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法,目前已在婦科子宮內膜病變中得到廣泛應用[3]。而加強圍手術期的護理服務有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利于患者的康復,我院將優質護理滲透到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中,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在2015年5月~2016年12月來我院婦產科就診接受治療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中選出162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排除合并婦科惡性腫瘤、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治療,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81例,年齡在34~57歲,平均(48.3±4.3)歲;觀察組患者81例,年齡在32~56歲,平均(48.9±4.5)歲。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經對比發現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為健康宣教、術前準備、術后病情觀察、心理干預、生活護理等。觀察組患者給予優質護理,主要護理措施為:(1)術前的心理護理:責任護士在床旁護理過程中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并針對性的開展心理護理。如:因對疾病、手術方法等存在誤解而產生的焦躁、緊張、恐懼等情緒的患者,責任護士通過發放健康宣傳手冊、一對一宣教、集體宣教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讓患者對宮腔鏡手術有正確的認知,多給患者介紹病情更為嚴重的手術成功病例,給患者介紹手術醫師,增強患者的自信心;(2)優質的術前準備:在患者方面主要包括術前常規檢查、陰道消毒、禁飲禁食等;在手術室方面,檢測宮腔鏡、電切設備以及相關藥品、材料等是否準備齊全;醫護人員方面,所有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進行身心狀態的評估,做好準備;(3)術中的優質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立刻為患者建立上肢靜脈通路,并協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合理確定腳架的高度(控制在30cm內)和兩腿分開的角度(120°以內),在患者的腘窩處墊棉墊,減輕周圍皮膚的損傷。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患者的神志、意識等,及時發現異常,若發現患者的心率加快、血壓下降,且出現面色蒼白、煩躁等表現的,應警惕出現子宮穿孔,立即告知醫生處理。術中詳細記錄出入量,當入量超過10000ml時,立即提醒醫生;(4)術后出血的預防護理:術后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保證導管的通暢,預防膀胱的收縮對子宮收縮止血造成不良影響;對于術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必要時預防性使用止血藥物,并要求患者臥床休息,減少活動;(5)術后低鈉血癥的預防護理:手術操作中有膨宮液進入到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中,可能會通過輸卵管轉移到腹膜部位,從而導致術后的低鈉血癥,故而在手術快結束時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體征,若出現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立即告知醫生處理;(6)術后飲食護理:術后患者可能因麻醉藥物的作用出現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術后要求患者禁食6h,6h后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增強機體免疫力;(7)術后的體溫護理:多數患者在術后24h內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一般不會超過38℃,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若出現持續性的高熱反應要立即通知醫生對癥治療;(8)術后活動護理:術后叮囑患者臥床12h,在術后6h時可以取半臥位,12h后若無明顯不適反應可適度下床活動,促進膨宮液的排出,促進胃腸蠕動。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以及住院時間。
將數據納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數數據對比行χ2檢驗,計量數據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70%顯著低于對照組12.3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組別切口感染腹痛陰道出血發生率觀察組(n=81)1203.70%?對照組(n=81)34312.35%
注:*與對照組對比,χ2=4.098,P<0.05。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3.48±0.26)d,對照組患者為(5.10±0.42)d,兩組經對比,t=29.516,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患者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組別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觀察組(n=81)4336297.53%?對照組(n=81)3438988.89%
注:*與對照組對比,χ2=4.779,P<0.05。
功能性子宮出血好發于圍絕經期女性,其可能引起貧血,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子宮內膜長期處于高雌激素而無孕激素拮抗的狀態下,可能會發展成為癌前期病變甚至出現癌變。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是常用的手術方法,是目前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最佳術式,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手術徹底等優點[4]。宮腔鏡提供準確的影像圖,便于術者準確定位,從而減少手術創傷。由于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依然是一種侵入性操作,加上患者的心理情緒等,患者術后依然可能出現切口感染、出血等并發癥,影響到康復,故而加強對圍術期的護理服務是十分必要的[5]。
優質護理是我國衛生部2010年推廣的一種護理方法,其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落實護理責任制,提高護理質量[6]。對行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除術治療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在術前加強對患者的檢查以及準備,確保手術的到位;同時重視對患者心理狀態的疏導,促使患者主動配合手術治療,減輕術中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通過術中的優質護理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減輕手術創傷。術后通過出血[7]、低鈉血癥等并發癥的預防護理,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促進患者術后的早日康復。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住院時間更短(P<0.05),指出優質護理在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中有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
綜上所述,對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患者行優質護理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具有重要臨床應用推廣價值。臨床護理工作者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結合患者的個體化特點完善護理措施體系,提高護理質量。
1 馬娟.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60例臨床分析.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8):1007~1008.
2 高海紅,劉玉芳,楊民招,等.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治療難治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效果觀察.當代醫學,2014,20(4):103~104.
3 姬素芬.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126例臨床護理體會.基層醫學論壇,2014,18(6):788~789.
4 何小紅.宮腔鏡下子宮內膜電切術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8):157~158.
5 劉朝輝,陳慧.冷灌注液對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患者體溫的影響及護理對策.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2):181~183.
6 張素芳.觀察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療效.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5):155;158.
7 馮敏,鋒董晶,吳麗瓊,等.分析TCRP用于子宮內膜息肉致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研究.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7):10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