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方
【摘要】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飛速進步,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極為顯著的發展。在現今這個信息技術時代里,現代教育技術已經融入到了學校教育,在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使用。而初中語文是初中教育里的重點課程,幫助學生認識我們國家的淵源歷史文化和培養學生文學素養,所以語文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授課方式,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到課堂中,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本文將根據初中語文的特點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進行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該怎樣與初中語文更好的結合來進行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 信息技術 高效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051-02
引言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社會提供了許多便利,學校就是其中的收益者之一。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使用,讓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大大提升,使教學手段得到了豐富,教學內容得到了拓寬,教學氛圍也變得更加和諧,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的調動了起來,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生濃厚的熱情。今天筆者將針對初中語文的特點來進行探討怎樣將信息技術合理的用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一、初中語文應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涉獵范圍廣,容量大,直觀等特點。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借助信息技術中的輔助教學設備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有效的將學生們沒有聽過、見過的內容展示出來,來激發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愛上語文學習,積極主動的去吸取語文知識,從而將學生思維想象力、思維發散力、理解能力有效的提高,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語文知識去解決問題。另外,教師在備課時借助信息技術,能獲取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再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經驗知識,對課件進行制作編排,將教學內容、教學思路進行梳理,促進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來找尋資料的能力的提高,把學生放在課堂主體地位,培養他們手、腦、心的綜合協調力,最后有效提升他們的語文水平,進而培養他們全面發展的能力[1]。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時對教師的要求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初中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地對自己進行提升,使自己具有更高的信息素養,只有自己信息素養跟得上時代的進步,才能在課堂中將信息技術有效的應用,從而使學生對語文學習更加感興趣。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明白現今社會中信息的重要性,對信息捕捉的能力要敏銳,善于發現教學中的有意義的信息并合理地把握應用。另外還要對信息技術的基本常識進行了解,分析信息技術對整個社會發展的影響,知道教學中信息設備使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操作,熟練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的獲取、評價、創造及傳播,即:在備課時運用信息工具查閱找尋教學資源,對獲取到的資源進行評價篩選,再結合教材以及教學大綱進行整理,最后通過輔助教學設備將知識傳授給學生[2]。
三、把握準確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應用的方式
1.合情合理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要符合教學邏輯,符合教學規律。怎樣在課堂幾十分鐘的教學時間里合理的進行教學,將重難點進行突破,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關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直觀形象的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相關訓練。例如在《醉翁亭記》一課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放全文誦讀,讓學生認真聽別人進行誦讀時的情緒起伏和斷句,隨后讓學生講解自己在聽誦讀時腦海里浮現的醉翁亭是什么樣的。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擴散,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準確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
準確的應用信息技術是其為初中語文教學服務的基本要求。多媒體的表現方法十分的豐富,可以形象地將各種事物的情景再現出來,從而將事物本質和內在間的關系有效的揭示,達到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在對《三峽》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長江三峽的視頻放給學生看,讓學生從視頻中了解三峽的壯麗景色,教師在課堂講解中也自動地將對三峽的贊美之情帶入,來使學生了解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3.利用最適合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現代化的教育輔助設備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容易使學生思維混亂,教師應該把最適合的設備進行一件多用,才能使學生在對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盡可能多的汲取語言、文字、情感上的信息[3]。
4.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
創新是現今社會最需要的東西。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想象是創新的基礎,教師要在教材中挖掘出創新因素,通過現代化教育輔助設備,如多媒體設備來給學生創造設計出想象的空間,將他們的想象力有效的提高,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的目的[4]。
四、初中語文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所產生的問題
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使用并不全是正面影響。兩者地融合有利有弊,以下就是筆者根據自身的經驗整理出來的弊端:
1.學生忽視語言的模糊性
初中語文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關鍵時期,語文課文中每個標點符號,每個詞語句子都具有自己所特定的意義[5]。而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將初中語文課文中的內容很直觀的展示在了學生面前,雖然有助于營造課堂氣氛,引導學生想象,使學生更好地將知識進行理解消化,但信息技術展現出的畫面很容易的就將語言模糊的特性忽視掉。
2.教師忽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
咬文嚼字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對語感培養的重要方式,而現在的信息教育技術和手段只能將文字轉化為音頻或畫面,并不能將文字中所想要展示的細節細致入微的進行深入。例如《登幽州臺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中詩人想要表現的悲愴之情很難用畫面展現出來。
3.學生與教師間的溝通受阻
新課改要求在進行教學時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進行教學,而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頻繁的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課件的放映,不僅很難將文中一些意思生動的表現出來,還一味地使用多媒體不跟學生互動,使學生在課堂上生動活潑的性格被冰冷的多媒體畫面掩蓋,讓師生之間變得有距離感[6]。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們國家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也越來越多。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的將信息技術與教材相結合,發揮其優勢,避免它的弊端,準確的應用,給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在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讓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社會培養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錚.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6):162-163.
[2]耿艷娟.淺析初中語文信息技術高效教學策略[J].才智,2017,(8):217.
[3]薛國福.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語文高效教學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6,(5):439.
[4]張建新, 張高華.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0,(2):68-70.
[5]程寶玲.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3):167.
[6]陳旭輝.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