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硯生
【摘要】隨著新課標改革在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的不斷深化,品德課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迎來了極大的改變和革新。小學生的品德教育不再僅僅是單純的課本知識的教學,而應該更加結合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進行協作,讓學生可以在品德學習過程中,結合多學科的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全方位的學習,進而讓學生能夠在團隊合作中,更好的提升個人的實踐綜合能力。本文主要進行了在新課程改革和推進的背景下,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跨學科探索的意義分析以及具體實施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小學品德 新課標改革 跨學科教學 自主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062-01
在小學品德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不斷的通過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革新,得到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機會的形成,進而更好的實現新課標改革理念的融入。在新課標改革下,要求我們不再拘泥于教材的應用,而是借助更加廣闊的多學科知識點,進行全方位的教學,引導學生可以進行綜合的學習,進而更好的通過自主探究,通過團隊合作實現真正的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和革新。
一、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跨學科探索的意義分析
(一)教育革新對于跨學科教育的需要
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于學生發展的要求也在逐步的進化,新時代要求我們正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機會,讓學生可以擁有更大的學習空間和機會。跨學科教學的核心打破了原有的學科教學習慣和教學思維方式,超越純粹的學科教學目標,取而代之的是多學科共通的教學目標與學科教學目標并重的大教學目標,在多學科的融合交叉教學中,建立各學科知識、能力之間的橫向聯系與整合,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整體發展,也促使學生單個學科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品德學科本身特性對于跨學科的需要
小學品德作為一門較為綜合的學科,需要教給學生的不再是單純的傳統教育中的歷史、道德教育或是政治,更多的是對于學生整體綜合素養的提升。在小學品德課中進行跨學科教學,能使品德課程變得開放而又充滿活力,對其他學科的掌握和了解,反過來也會促進品德教學的進行。進而更好地實現對于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升。
(三)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性激發的需要
對于新時代下的品德教育來說,我們需要學生可以正視自己的課堂主體地位,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實現對于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跨學科在小學品德課堂中的引入和融合,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積極性,進而更好的實現對于個人深入學習的程度加深。
二、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跨學科探索的策略分析
新時代下的小學品德課堂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在教學中如何更加科學有效的將多樣化學科在小學品德教育中進行有機結合和融入,就成為了我們的重要改革方式。我們該如何具體實現在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的跨學科探究和深入呢?接下來,我們來討論闡述幾個可選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心得的有效記錄
對于品德教育來說,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更多的是對于知識點的思考,以及結合個人的實際生活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實踐,進而最大化的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融入和學習。通過學習心得的有效記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結合寫作進行思考。針對四年級課程“團隊合作”這一板塊,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導學生寫下來,進而使學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例如,經過輔導的我班袁藝純同學的習作《要走得遠,一起走》就成功地發表在《海門日報》上。這類值得大家學習的例子都需要我們加以贊揚和引導。
(二)引入藝術學科激發學生探究學習興趣
在小學學生的教學中,我們也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寓教于樂,引入更加有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而更好的實現小學品德的教育。藝術學科的引入,我們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進行學習。例如,在三年級《父母的疼愛》這一板塊教學中,可以通過引入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父親》等來喚起學生的感情共鳴。這些靈活多樣的方法,使學生非常樂于學習《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們的日常行為。
(三)構建多樣化跨學科品德課堂教學模式
對于小學品德教育來說,跨學科的教育模式的融合和引入是教學模式革新的關鍵一步。如此我們可以最大化學生的自主探究空間,進而更好的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抄襲害了誰》一課的教學中,可以引入班級情境扮演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自主的情境對話設立,讓學生自主的思考對于抄襲危害的思考,讓學生結合有趣的語言表達模式,真正的融入情境,了解“假如是我”,該怎么做,真正的深入思考抄襲對于學習的不良影響,及對學生未來發展的不良影響。
本文在新課標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了解到了當今小學品德課程中跨學科探索的意義后,希望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心得的有效記錄、引入藝術學科激發學生探究學習興趣以及構建多樣化跨學科品德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在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的跨學科教學的深入貫徹。
參考文獻:
[1]徐無名.小學跨學科主題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課程教學研究,2015(1):85-89.
[2]董本敬.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的趣味性教學模式分析[J].生活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