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摘要】美術是小學階段較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優化美術教學課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本課題結合“嶺南文化體育藝術節”,對藝術教學活動的開發及具體實施策略進行分析,希望以此為小學美術教學工作的優化提供有效建議。
【關鍵詞】嶺南文化 公益海報設計 教學活動開發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209-02
在“嶺南文化體育藝術節”活動開展過程中,進行了以“童繪粵韻”2017少兒公益海報繪畫為主體的活動,該活動的開展其主旨為傳承嶺南廣府文化藝術,讓嶺南廣府文化藝術能夠代代相傳下去。而從學校角度考慮,可以借助本活動優化小學美術教學,結合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傳統藝術文化的魅力,進一步使學生的藝術天分得到有效培養[1]。
1.嶺南文化公益海報設計教學活動開發的意義分析
童繪新嶺南2017年少兒公益繪畫大賽1月13日在廣州啟動,本次活動的開展,通過展示孩子喜愛的卡通動漫形象,打破了時間的阻礙,使嶺南廣府文化藝術得以傳承,使嶺南廣府文化藝術代代相傳[2]。在活動開展過程中,考慮到能夠使孩子和傳統文化的距離拉近,結合了多維度的活動,即“視、聽、游、繪”。在“視”方面,讓孩子欣賞自身喜歡的卡通人偶進行表演;在“聽”方面,聽傳統講古藝人如何用演繹嶺南文化的傳奇故事;“游”即游戲,通過親子互動游戲活動的開展,讓孩子感受嶺南特色建筑;“繪”即繪畫,讓孩子在本次活動所看、所聽畫出來,使孩子通過自身的美術天分和想象能力,繪畫出嶺南的全新風貌。
綜上,“童繪新嶺南”活動的意義是顯著的,一方面能夠通過繪畫活動提升孩子的繪畫實踐操作能力,讓孩子感受到繪畫藝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另一方面,通過繪畫嶺南,感受嶺南的傳統文化,使孩子對傳統文化藝術產生興趣。此外,還能夠達到優化小學美術教學課程方案的作用,使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2.嶺南文化公益海報設計教學活動的有效策略分析
在上述分析過程中,認識到嶺南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對小學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具備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為了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并起到熏陶孩子的作用,可將嶺南文化公益海報設計作為有效的教學思路,進一步制定并實施全新的美術教學方案。
(1)具體策略為:一方面,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滲透嶺南文化中的“民間美術”;另一方面,利用嶺南美術文化,開展創新教學。
(2)策略的具體落實:一方面,嶺南文化內涵豐富,種類繁多,其中民間美術是嶺南文化的一大特色,例如:廣繡、佛山木板年畫、佛山剪紙、潮州刺繡、潮州木雕以及石灣泥塑等,均是常見的民間美術。對于這些民間美術來說,將嶺南當地的時代風貌、社會面貌以及審美心理充分展現出來。為了豐富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可將這些資源納入到藝術課程當中。另一方面,不少藝術創作者所創造的手工扇子利用了嶺南美術文化,在扇子上印有12生肖,也有農歷12月份。另外還有青花瓷片的領帶夾、袖口,還有這個屋頂式的名片夾。這充分體現了和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藝術創作方法[3]。因此,可以利用嶺南美術文化,開展創新美術教學,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比如在抱枕上繡上Q版的中國門神圖案。
(3)策略實施的成效:一方面,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結合民間美術教學,既豐富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又使學生能夠熏陶到嶺南文化,以此使小學美術教學過程得到升華,真正達到優化教學的目標。另一方面,利用嶺南美術文化,開展創新教學,既使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又使現代產品的內容顯得更加豐富。當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夠學以致用,使美術創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策略反思:除上述策略以外,還可以利用嶺南美術文化,開展分階段美術教學,以達到全面優化教學過程的目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了解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因此,可以利用嶺南美術文化,開展分階段美術教學。首先,對于年齡偏小的學生,主要采取“體驗+嘗試”的藝術學校,可培養學生對廣彩的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模擬陶器圓形物件內上進行創作,感受美術創作的樂趣。其次,對于年齡較大的學生,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需注重美術語言和組合原理的掌握,可讓學生對廣彩紋飾中西合璧的裝飾題材作品進行欣賞,了解美術作品的風格,然后進行圖案創作,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嶺南文化的了解。總之,可以利用嶺南美術文化,開展分階段美術教學,使美術教學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3.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認識到嶺南文化課程資源豐富,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嶺南文化資源,豐富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值得注意的是,需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使優秀的嶺南文化得到有效傳承。
參考文獻:
[1]覃輝銀,符妹.嶺南文化多元融合的特點探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101-106.
[2]吳愛華.淺談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J].北方文學(下旬),2017(07):182.
[3]劉社欣,余曉玲.新嶺南文化研究的方法論探討[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