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健 宋迪濤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民族傳統文化,對于構建鄉村治理和新農村建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為什么將民族傳統文化作用于鄉村治理和新農村建設的原因。由其原因得出了民族傳統文化與鄉村治理和新農村建設是有相互作用,互相幫助的關系。由此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與討論,得出了如下結果。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鄉村治理 新農村建設 相互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215-02
在中國的社會組織形態構成中,農民是重要的部分也是主要的一部分。于是乎在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過程中,對于農村治理與新農村的建設成為我國建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點、難點。在這個構建過程中,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解決我國農村特別是民族地區的農村問題是需要探究的。從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出現著這樣的社會改革,重新構建、建設的問題。我們從過往的經驗中得出民主傳統體育文化對于這樣的情況有著較好作用。所以,在構建新農村和治理農村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發揮其對于農村建設的整合作用。并且民族傳統體育和農村建設是相互作用的,我們也要發揮出其作用性。
1.為什么將民族傳統體育作用于構建鄉村治理和新農村建設中
1.1民族傳統文化可體現民族內涵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該民族的發展歷史和精神文化有著重要的聯系,其內在蘊含著該民族的精神文化結晶,并體現了民族的傳承和發展。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擁有的傳統體育文化各不相同,由此呈現出我國的民族傳統地域文化具有豐富的內容內涵和形式,是一種頗具傳承性和發展性的文化。
1.2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并且在不斷地進行社會主義的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是社會主義建設所必須的。就要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首先要考慮到社會的多樣性和其個體的差異性,需要將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進行一種和諧有序的排列,并且讓各個子系統的內部呈現一種和諧發展的狀態。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和諧的社會,或者是在進行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中,其內涵或者是其實質性的意義是社會內部之間多種子系統、多種要素之間的重新分配調節,進行一種整合化的處理。這樣才可以保證社會主義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
1.3黨的鼓勵和支持
我黨早已發現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于農村建設的重要性,在1998年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就已經對這一方面表示了支持。在隨后的時間內也一直支持、討論、探索、實施這一方面的建設。其發布的文件中明確的表示了要將全民健身工程進行推廣,并且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發展你喜愛具有農村文化特征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由此來滿足農民群眾的不斷增長且多方面的文化、精神方面需求。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非常注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開展。這一精神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不可替代的部分,具有極為突出的重要意義。
2.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農村治理和新農村建設的關系
2.1民族傳統文化有助于新農村建設和發展
2.1.1民族傳統文化是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基礎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是作為一種文化基礎而存在的。在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內涵和思想中,其中蘊含著重和諧,求同存異的思想觀念。這種思想觀念也是整個民族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的映襯。所以說這樣的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本身就是實現全相互民族認同,推動和諧的最好方法。其形式和內涵還有其文化底蘊都均有鮮明的東方文化特征。相對于西方體育文化,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更加追求的是一種境界,一種信念和一種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所以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所蘊含的思想內涵、豐富的形式、文化底蘊、精神支持都對于構建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文化基礎。
2.1.2發展、傳承我國的傳統體育文化有利于我國民族和諧
從漫長的歷史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可以促使社會和諧穩定,并且有助于民族關系的和諧。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常會以競賽的形式來表現。在這樣一個過程中,特別是需要團體參加的項目。在活動中會特別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團結互助,相互配合。在這樣的過程中,團結了集體,感染了觀眾。對于農村之間的人際關系有著較好的改善和融洽作用,對于民族之間的關系,也會有一定的改良。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于該地區的不和諧問題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式。傳承與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和新農村發展少數民族地區促進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2.1.3促進農村地區文化的建設
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來源于我國獨特且深厚的傳統文化,并且是我國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相對于其他的文化種類、形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農村的發展更具有實踐性。首先,專業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藝人多來源于各個民族農村地區。然后民族傳統文化在農村地區的社會基礎和發展情況也都比較良好,最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多來自于農村地區與農民緊密的聯系和共通性,受到農民群眾的喜愛。所以說在我國的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發展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有利于該地區的文化建設,并且促進該地區的和諧社會建設的。
2.1.4促進該地區的民族團結
我國有56個民族,各個民族都有其風俗特點,這些風俗特點也各不相同。為了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加強民族之間的交流互助,提高民族的凝聚力,民族之間的感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民族之間相互團結,有著凝聚力,促使這一民族強大。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就是促使民族強大,增強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團結的好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各民族的都參與到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播中,促進自身體質的增強,也增長了民族的凝聚力,同時也使得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長遠的傳承與發展。
2.2鄉村社會和諧發展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意義
2.2.1讓傳統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得到體現和發展
一個和諧發展的社會,有穩定的、勻稱性組織的關系。也會因為文化形式種類的多樣而繁榮發展。所以說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是與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有所推動作用。一個和諧發展的社會,是會有一個較為寬松的社會背景的,在這個社會背景下,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的個體性差異性和特殊性都可以被包容。由此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還會共同生長和諧發展。所以說一個和諧的社會,將是民族傳統文化多樣化發展,個性化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現實基礎,有助于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和世界體育文化共同發展。
2.2.2和諧社會將會有更多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從我國淵源流長的歷史可以發現,在經濟條件,富裕物質基礎為整體和諧的朝代,體育文化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我國當前社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文化的發展水平是落后于其他方面的。面對西方洶涌而來的文化傳播浪潮,在這樣的條件下如何保持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是一個非常現實性的問題。于是,文化的發展可以依托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和建設,科學化的社會,和諧的社會將會為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與生存,開辟巨大的空間,提供更好的條件和機遇。
3.結語
我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來源于各民族精神力量的融合與統一,其體現的內涵是相同的。在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中,農村的建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對于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和我國鄉村治理和新農村的建設是有則相互作用的。民族傳統文化為鄉村的建設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利于該地區的民族和諧,民族團結和促進農村地區的文化方面的建設。同時和諧的社會也對于傳統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發展空間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畢玉祥.健康中國背景下民俗體育與全民健身價值的融合與傳承[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2):214-215.
[2]孟祥云.江西省農村民族傳統體育開展現狀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1):196-197.
[3]馮慶梅.民族傳統體育在西部農村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價值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01):47-48.
作者簡介:
蔡立健(1977-),男(漢族),江蘇鹽城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訓練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