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高職通信技術專業為試點,通過對目前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工作實踐經驗,構建起以人才培養方案為目標,以創新創業在線課程資源開發為契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為載體的通信技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立融“校內創新”與“校外孵化”于一體的高職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創新創業教育實施機制為保障的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通信技術專業 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222-02
引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人民脫貧奔康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目前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還處于摸索階段,普遍存在著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所占比例不大,其教育資源貧乏、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得力、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足等。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找準著力點是解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的首要任務。因此,要把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同人才培養相結合,開設相關課程,構建一個通信技術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
1.構建基于創新創業背景下的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單一,甚至與人才培養方案嚴重脫節。通信專業是該院的重點專業,其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必需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才能適應社會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需求。
結合通信技術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引導、項目孵化,貫穿整個人才培養全過程,符合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規律。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突出以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線,融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于一體,通過創新創業課程教育、創新創業專項訓練等形式,逐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通過創新創業項目實踐,塑造學生“勇于創新,敢于創業”的創新創業精神;通過創新項目成果轉化和創業實戰,實現創新創業能力提升。
2.構建通信技術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集聚創新創業教育要素與資源,建設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體系,把與創新創業密切相關的課程組合在一起,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個人特點與創新創業知識相結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在通信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既要在每門課程中加入創新創業教育內容,也要設置獨立的面向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體現創新的教學內容、創新的教學方法等。即將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項目和方法,例如以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通信類專業為例,學院于2013 年與中郵建技術有限公司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開辦了“中郵建專班”。“中郵建專班”的開辦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與創新創業的能力,是促進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重要舉措。學院從2014年開始所有畢業生均開展SYB創業培訓, 90%學生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在具體實施時,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構建通信技術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①完善通信技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其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細化創新創業素質能力要求。②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調整通信技術專業課程設置,促進通信技術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項目和方法,加強創新創業教育。③開設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并納入學分管理,逐步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加快通信技術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信息化建設,適時推出一批資源共享的在線開放課程,建立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制度。
3.建立融“校內創新”與“校外孵化”于一體的高職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通信技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形式單一、課程資源貧乏,創新創業氛圍不濃,與專業的關聯度低等問題,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就業與創業,所以,建立起一條從“校內創新”與“校外孵化”的創業實踐平臺和豐富的課程資源勢在必行。
建設創新實驗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創業孵化園等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開發創新創業課程資源體系,豐富已有的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等。組建創新創業團隊,劃撥專門的場地用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積極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提供必要的創新創業啟動資金,保證一系列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積極為校內學生的創業項目尋找對接孵化企業,為創業者提供經營場地、政策指導等一體化創業服務,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所以通信類專業創新創業訓練實踐平臺的搭建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構建:①圍繞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在有企業合作和有研發能力的實驗室建立創新實踐基地。②在與中興通訊合作的“ICT實訓基地中心”的基礎上,合作共享,拓寬通信技術專業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使項目訓練與專業培養緊密結合。③建設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聯合企業共同建設創新創業工作室、創新創業俱樂部、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創業孵化園等實踐平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
4.完善創新創業保障機制
部分高職院校重視不夠,從創新創業師資配備、資金投入、實踐場地提供、學分認定等方面還存在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的現象,造成學生不參與、老師不積極、創業效果不明顯。有了保障機制,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學院高度重視創新創業工作,形成了《創新實驗班管理辦法》、《創新工作室管理辦法》和《創新創業學分認定辦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先后從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創新創業項目管理、學生科研管理、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創業獎勵、學分管理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和制度,保障了創新創業項目的實施及孵化。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教育環境,學校與政府合作共建有創業孵化園和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開設有各類創新工作室,形成了系列管理制度和激勵措施,成立組織機構、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資金投入。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教育培訓、項目推介、創業指導、咨詢服務等全方位的支持。
5.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
創新型人才是一個國家乃至社會發展之源。高職院校承擔著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任,是大批工匠的“生產車間”,要主動適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適應通信產業發展要求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創新創業教育為高職學生搭建了自我塑造的平臺,有利于激發他們創新創業積極性,實現被認同的心理需求。創新創業教育還為高職學生職業生涯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推進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不僅可以解決高職學生自身的就業問題,還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有效緩解就業矛盾。
參考文獻:
[1]楊麗榮,周克良.具有行業特色的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7):18-20.
[2]劉永彬, 歐陽純萍等.“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高教學刊,2016,(14):15-16.
[3]陳興文,劉燕.校企協同育人多元化模式的構建及其實踐策略的研究[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16,(1):92-96.
[4]楊曉慧.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1:39-44.
作者簡介:
劉雪亭,女,教授;研究方向:電子與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