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家大力倡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與建設應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通過分析創新創業教育與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融合的現狀,總結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與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后期尋找有效的改革對策和實施途徑做好前期準備。
【關鍵詞】高職公共英語;創新創業;課程改革與建設
【作者簡介】劉亭亭(1986- ),女,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和英語教學法。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一般規劃課題《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視角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課題批準號GH170860)研究成果之一。
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離不開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創新創業教育。當前高職院校正在積極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高職公共英語課作為一門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公共基礎課,對幫助學生就業及創業所發揮的重要性逐漸被認識,其課程改革與建設也在逐漸凸顯創新創業教育特色。然而,想要開展有效的課程改革與建設,首先需要對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建設的現狀進行調研,找出問題所在,針對問題,找出有效的對策。
一、基于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建設現狀
國內越來越多的高職高專院校逐步開展公共英語教學及課程改革,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在不斷的發展與完善。但是,現有的改革大多是基于就業為導向、職業素質為導向而開展的改革,其改革的重點多是突出就業導向下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及職業交流技能的培養;課程內容的設計大多圍繞就業導向、職業素質導向為核心,未能體現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與建設并未走出創新創業教育的特色之路,在高職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正視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有效地開展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與建設十分必要。
二、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明確。提到高職公共英語與創新創業教育,部分人認為二者毫無關聯,理所當然的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只能與部分技術性、操作性強的專業課相融合,并沒有認識到公共英語作為一門基礎課,其涵蓋專業廣、基礎影響面大等特點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開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在廣大高職院校逐步開展,各高職院校的工作重心還圍繞在開設創新創業專業課程、構建與專業相融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等方面,未能全面深入的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入到基礎課課程改革建設之中。
2.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未納入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建設目標之中。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并未形成完善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創業課程體系與公共基礎課無法相互滲透融合,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制定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與建設方案時并未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納入到課程建設目標之中。多數高職院校只是將公共英語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在課程建設上沒有注入創業要素與創新要素。因此,無論怎樣重視與提倡創新創業教育,都難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將相關的各項改革落到實處。
3.課程內容缺少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的融入。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讀寫課程和聽說課程。無論是讀寫課還是聽說課,其課程內容多集中體現于詞匯及語法等語言教學層面,課程內容表現形式單一,缺乏與創新創業相關知識的銜接與融合。教師多注重書本知識的講解,極少涉及創新創業的相關內容,即使偶爾涉及部分創新創業的相關知識,但由于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難以喚起學生對創新創業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
4.未能有效的挖掘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資源。作為公共基礎課,高職公共英語課的實踐課時與其他專業課相比,差距很大。高職公共英語實踐課課時有限,其實踐教學環節多停留在書面練習上,難以體現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操作目標。受課時及實踐場地資源的限制,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難以融入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之中。
5.課程評價內容與主體單一,缺少創新創業評價與獎勵機制。傳統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評價內容主要是學生平時表現、提交的作業、實踐考核及期末考核,在課程評價內容中未能體現創新創業評價考核及獎勵機制。同時,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評價主體也過于單一,主要是英語教師,缺少行業專業人士的評價。尤其是技能大賽及第二課堂活動環節,缺少創新創業人士的真實性評價,缺少專業層面的進一步指導。
三、結語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應突破傳統的課程改革建設模式,在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基礎上,分析現有課程改革建設現狀,查找課程改革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正視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過程之中存在的種種不足,明確改革方向,為下一步尋找積極有效的解決對策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李海霞.綜合素質本位的高職公共基礎課程考核體系構建[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