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模式、評價方式、教與學關系以及教學質量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本文旨在針對這些教學現狀提出一些改進措施,以期改善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系,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收獲,逐步突破自我,提升自己的學習層次,創新能力及英語應用能力,達到教學改革的目標,滿足職業教育的需求,為學生后續學習提供保障。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措施
【作者簡介】楊亞利(1978.9- ),女,漢族,河南沁陽人,本科,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一、引言
五年制高職英語課程目的在于傳授學生必需的英語語言知識,培養學生掌握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能和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傳統教學方法雖可以順利完成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任務,使大多數學生在傳統評價體系中拿到合格的成績,卻不能真正完成教學目的中對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
二、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1.教學目標方面。五年制學生大多來自鄉鎮、偏遠山區。由于分數線的分層,學生的英語基礎差,底子薄,自學能力明顯欠缺。學前調查發現,這些學生入學時的詞匯量遠遠低于初中英語教學大綱規定的標準,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都出現明顯偏差。他們缺乏學習動機,沒有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英語學習自信心不足,在課堂活動中,絕大數學生習慣于聽老師講解。這種英語學習現狀嚴重阻礙了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深入習得。
2.教學內容及資源方面。現有教材的單元話題覆蓋了多個實用場景,卻在選文上缺乏有研讀價值的經典文學,以及真情實感新奇有趣的文章,不利于學生的審美提升,人格培養。且更新周期慢,使用后的建議和問題難以得到及時修正,很難滿足五年制教學目標和學情的需要。
3.教學模式方面。五年制英語目前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教師普遍采用“滿堂灌”的傳統授課方式。英語課普遍重讀寫輕聽說,而沒有真正從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的培養來合理分配,缺乏針對性。教學方法主要以講授法為主,缺乏多元化的新型教學手段,未能有效地采用啟發誘導、分層教學等方法。這些因素促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展。
三、五年制英語教學措施
1.調整課堂內容。根據五年制英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安排應以交際為目標,以應用為目的,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能在日常活動和與未來一些相關的業務活動中進行一般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同時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課程內容安排上要打破“重讀寫,輕聽說”的傳統布局。課程課堂內容安排會將聽、說、讀、寫、譯有機合理地進行資源整合,讓英語技能學習的每一個方面都有定量的課時保障,真正做到“學英語不瘸腿”。
2.合理利用學案。針對教材的不足之處,可以配以學案來彌補。通過學案內容的設置來培養學生自主預習、合作學習能力,當堂檢測,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并發揮學案的課外輔助作用,不僅要選擇有研讀價值的經典文學,還要有與時俱進的語言材料,增強英語學習的時效性。
3.調整教學方法。目前,我們在實施英語教學時,主要還是采用“一本教材”+“一張嘴”+“一支粉筆”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課堂上過多側重于學生的機械記憶和機械訓練,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 鉗制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施英語教學改革,五年制高職的英語教學,不僅要以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為本,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而且還要培養學生頑強拚搏、勇于創新的精神。因此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革應圍繞這一目標開展。
(1)采用分層次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前,教師要根據分層目標、學生情況和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預先設計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練習,做到胸有成竹。在課后,則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分層布置作業,分層個別輔導。課堂提問要注重層次性,具有啟發性,挑戰性,及時點撥,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課堂教學形式也要靈活多樣,積極引發各層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2)充分發揮自媒體作用。針對學生基礎薄弱,在課堂上被動學習,缺乏學習積極性,但手機使用又比較普遍這一現象,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百詞斬”“英語趣配音”等英語學習軟件,充分利用自媒體,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通過課前呈現給學生自主學習材料,或在課堂上依據教師所設立教學目標,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形式,變管控為引領,促進開放性教學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地杜絕學生在課堂上睡覺、玩手機的現象,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
四、結語
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希望通過調整課堂內容和教學方法,分層次課堂教學、自媒體教學等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改善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系,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課上課下真正動起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獲,逐步突破自我,提升自己的學習層次,創新能力及英語應用能力,達到教學改革的目標,滿足職業教育的需求,為學生后續學習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琪.高職院校五年制公共英語課教學現狀及對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