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陽
摘 要:檔案的利用服務是整個檔案業務工作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這一服務進行知識產權保護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檔案館提供的復制、編研與參考等傳統服務屬于知識產權保護的領域,“互聯網+”背景下,檔案的數字化和網絡化等現代化利用服務也需要得到知識產權保護。 需要從健全法規體系、完善技術支持、加快隊伍建設和加強組織管理等方面升級知識產權保護視野下的檔案服務。
關鍵詞:檔案利用 知識產權 現代化
互聯網+時代是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檔案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逐漸成為檔案工作的主流方向。檔案的利用是檔案業務工作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檔案意識的增強和對檔案認識的不斷深化,檔案利用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檔案開放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檔案工作的現實工作程中,檔案的信息化是知識產權的有效載體,現代化背景下,讓原有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受到了沖擊。因此,檔案信息的知識產權保護在檔案利用服務的現代化背景下,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本文主要對現代化背景下檔案利用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辦法。
1 檔案現代化服務中的知識產權保
知識產權法是協調產權人和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便于達到利益均衡,最大限度的促進社會發展。傳統的檔案服務包括檔案的復印、文獻匯編和參考資料等?,F代化背景下,檔案機構利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對檔案進行處理和傳遞時,可能使原本在知識產權法規之下比較平衡的知識權益關系受到沖擊。因此,在檔案現代化服務中,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數字化
1995 年 9 月,美國在《知識產權與國家信息基礎設施》中明確規定:“作品的數字化屬于復制行為?!蔽覈摹蛾P于制作數字化制品的著作權規定 》第二條明確界定:將已有作品制成數字化制品,不論已有作品以何種形式表現和固定,都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稱的復制行為。修改后的《著作權法》也十分明確地將“作品數字化”界定為復制權利。1
檔案館將傳統檔案數字化是為了更多用戶能夠更便利地獲得需要的檔案信息, 這樣,利用者能充分利用相關的數據庫,甚至不必親自去檔案館,也能通過網絡在線查閱和復制,數字化不可避免地牽涉到了著作權人的復制權保護問題。我國 《著作權法》 也提出了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信息網絡傳播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數字化之前,首先應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許可, 并支付相應的費用方可實施,否則會構成侵權。
(二)數據庫
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伯爾尼公約都把數據庫作為匯編作品予以保護, 亦未明確賦予數據庫獨立的法律地位, 而是將其作為版權法意義上的作品進行保護。 歐盟《數據庫指令》對數據庫給予了明確的界定:“數據庫是指以系統或有序的方法編排的、 并可通過電子或其他方式單獨訪問的獨立作品、數據或其他材料的集合?!?/p>
(三)網絡化
檔案網絡化在方便了傳播和利用的同時,使得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變得更加復雜,我們必須尊重檔案信息所有者的權利,必須考慮到著作權人在網絡上的權利。 1996 年 12月 WTO 的新條約《WTO 版權條約》眾賦予了版權人控制包括因特網在內的作品傳輸權利,如果在網上傳播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必須先取得著作權人的授予權,否則就構成侵權行為。我國 2001 年修訂的《著作權法》第十條增加了信息網絡傳播權,部分條款也涉及到了網絡問題;2001 年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八條也提到了軟件著作權人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2006 年 5 月 10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專門通過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賦予著作權人相關的權利。2004 年 12 月 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他人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的行為,應當視為《刑法 》第 217 條規定的 “復制發行 ”,即將 “在線盜版 ”行為明確定性為侵犯著作權的犯罪行為。
2 知識產權保護保護視野下檔案服務升級的措施構想
面對這些傳統和現代化的檔案服務,不難發現,我們的服務質量還有待提高。 而這項工作的完成不僅需要檔案部門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
(一)健全法規體系
從檔案利用方面來看,目前的利用服務工作主要是根據《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來指導具體工作,但對檔案利用服務中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以及與知識產權法律的關系處理,缺乏具有可操作的規定。從知識產權方面看,首先,我國的立法和國外的立法有差距,甚至有矛盾,因此會造成混淆,遇到問題不知道到底用哪個標準,因此要同國際接軌,實現標準一致。 其次,知識產權法中有關檔案利用方面的規定有待細化, 對一些諸如檔案復制權等問題的忽略,會導致檔案工作的知識產權保護無法可依。
目前出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商標法 》、《專利法 》、《檔案法 》、《保守國家機密法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雖然有所貢獻,但是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然而, 相關法律的缺失勢必會影響檔案利用服務的廣度與深度,因此必須盡快健全相關的法規體系。
(二)完善技術支持
在如今的技術時代,即使是侵權行為也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技術的落后和網絡的不安全性,會使著作權人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須對保護對象進行技術武裝,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有效地防止盜版和非法復制??刹捎玫姆椒ㄖ饕校簷嘞拊O置(合法用戶可以通過口令訪問或通過設置防火墻的方法來有效地將廣域網絡與內部網絡隔離開來, 防止外部人員對內部網絡信息資源的非法訪問)、加密與數字簽名技術、CA 認證技術、數字水印技術、限定使用次數技術、防復制技術等。
(三)加快隊伍建設
知識產權法律環境下,檔案利用服務工作的運作對人才隊伍提出了要求。 首先,必須掌握知識產權法的有關法律法規, 具有較強的知識產權意識和較高的知識產權素養。唯有如此,才能敏銳地感知分析和處理檔案信息服務中的知識產權問題,有效地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其次,要提高政策認識水平及業務素質能力, 對政策的準確把握和業務能力的強化,都有利于服務質量的提高。最后,作為對信息法律政策等約束手段的補充,還要加強服務人員的自我約束能力,讓他們做到自覺守法。 除此以外,要建立一支專家型管理人才隊伍,他們不僅要具備高學歷、懂法律,還應精通知識產權和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執行知識產權法規、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3 結語
提供檔案利用服務工作, 要求最大限度地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實現資源共享,而保護知識產權,則限制了屬于知識產權的檔案利用范圍、程度和時間等,兩者之間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這就要求在提供檔案利用服務時,盡量轉化矛盾。 無論是提供傳統服務,還是現代化服務,都要注意相關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才能真正提高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兆祦,和寶榮,王英瑋.檔案管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00.
[2]劉瑾.知識產權保護在利用中的問題[J]蘭臺世界.2005(7)
[3]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M].北京,200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