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瑞
摘 要:科技時代的逐漸進步,促使城市化進程得以大范圍提高。而在大量實踐中表明,城市是否滿足健康、穩健的發展步調,和城市規劃管理及設計等工作密切相關。對此,本文借助對城市規劃管理、城市規劃設計的思考,闡述城市規劃管理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意在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城市規劃管理;城市規劃設計;影響
目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程度上加快城市規劃管理、城市規劃設計等工作的進步,而二者更是以相互融合和相互促進的優勢,推進城市化進程。然而,在城市經濟發展期間,二者各項工作的施行仍面臨諸多不足,只有做好相關工作及制度的完善,方可為城市建設創造條件。由此可見,充分掌握城市規劃管理對城市規劃設計的作用、影響,是推動城市建設的必經途徑。
1 對城市規劃管理、城市規劃設計的思考
1.1 城市規劃管理
顧名思義,城市規劃管理是以加快城市建設為導向,以宏觀的視野擬定城市規劃設計方案,使其能夠保證基礎設施建設、舊城拆除重建與建筑擴建等工程的序性化施行。簡而言之,城市規劃管理工作是決定規劃成果的關鍵,有效且針對性的城市規劃管理,能夠對土地資源予以優化管控,在科學調節城市空間結構的前提下,使城市環境更具現代化優勢。而對于城市規劃管理者而言,只有持續提高自身專業理念和知識,借助對成功案例的借鑒、失敗案例的總結,明確自身的不足,輔之對城市資源的協調分配,立足當前展望未來,以便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1.2 城市規劃設計
明確城市未來發展步調、方向,是城市規劃設計的根本。即應在實際工作中,以本地現狀為依據,結合對黨政策法令的掌握,確定城市發展的方向。同時,城市規劃設計是一項循序漸進的發展活動,應分階段和分層次施行,切勿不可過于急躁,否則會滋生無法估料的后果。而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按照城市需求和時限長短,分為短期規劃、長期規劃;按照規劃范圍和劃定區域,分為區域規劃、全局規劃。但是,無論是何種城市規劃活動的施行,均應滿足合法、守法的目標,以協調城市資源、統籌經濟發展為核心,制定最快、最好及最有效的規劃方案,打造城市的良好形象。
2 城市規劃設計遵循的原則
2.1 整合原則
由于城市發展和自身資源規模存在關聯,而諸多因素的作用及影響,導致城市規劃設計難以匯總各類資源,只有在展現主觀價值的基礎上,方可掌握各要素間的聯系,切實整合利用的目的。而在此過程中,城市規劃設計的整合原則,可從以下幾方面予以思考:若要滿足城市發展和其現實條件、需求的契合度,則應制定合理的城市規劃方案,以便能夠充分掌握城市發展現狀;科學搭配城市建設短期、中期和長期規劃,以環環相扣和交相呼應的特點,落實各階段子目標;城市規劃設計應側重協調環境保護、經濟發展間的關聯,加強生態保護,杜絕資源浪費和華寧污染問題。
2.2 生態原則
基于城市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而其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漸增強,若要更好實現此目標,城市規劃設計不應僅在物質領域滿足居民各類需求,還應在精神層面上,逐步提高其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即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應注重現代文明、傳統文明間的銜接,以繼承傳統弘揚現代文化為核心,如在歷史建筑或名勝古跡維修維護中,應借助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選擇,使其能夠在保護其原有風貌的同時,展現時代精神,以此起到藝術、技術上的升華。另外,還應做好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間、建筑格調和環境風貌間的協調工作,以滿足客觀標準與用途為導向,打造城市“名片”[1]。
2.3 經濟原則
城市規劃設計中經濟原則的展現,是以城市經濟效益為目標,借助對諸多資源的協調使用,借助對投資規模的拓寬,堅守實事求是的行為準則,使其能夠在項目決策環節展現細致性、深入性和全面性的意義,繼而做好項目風險評估工作,預防“一言堂”現象的出現。除此之外,筆者建議還應全面倡導集約和節約的建設準則,尤其是對土地資源的使用,更應滿足精打細算的目標,最大限度上不占良田或少占良田,以此滿足城市的長期發展。
3 城市規劃管理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
3.1 宏觀目標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
對于城市規劃設計工作而言,城市資源整合利用、項目協調分配等均是自身的管理范疇,即廣義上的城市規劃設計,是對城市整體活動的囊括。而在實際工作中,城市規劃管理切記不可和現實相脫離、和遠景目標相悖,而是應借助二者間的融合,方可滿足自身長遠發展的目的。再者,做好城市規劃管理、城市規劃設計間的協調把控,能夠提出可行性短期城市建設目標,且賦予相應的推進方案,為城市發展保駕護航。而由于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下宏觀目標的差異,城市規劃設計活動應以實際現狀為前提,以漸進式的方針,將工作重心逐步向時代發展的腳步拓展,以此滿足合理化、完善化城市規劃設計的意義[2]。
3.2 城鄉結合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
城市作為統一整體,不應僅注重臉面發展,忽視背后。即城市建設并非是獨立的個體,而是借助推動經濟的發展,切實城鄉結合的意義,以此方可滿足城市穩步建設的意義。對此,應在城市規劃設計活動中,充分調動居民積極性,以倡導居民發展意識為目標,制定城鄉結合規劃思路,且在賦予居民“主人翁”精神的前提下,使其為美好家園的創建而努力。
3.3 是城市規劃管理的有機載體
在城市建設期間,特殊情況下,城市規劃管理、城市規劃設計存在交叉作業的現象,但均是在合理布局且設計下完成的。原因在于:城市布局并非是盲目的、隨意的,而是以現代技術和技術工藝為支撐,以城市資源為依據,對其施以有效的布局和整合的方式,使其能夠在融合現代元素的條件下,完成城市形體設計,以其打造渾然天成的城市風格。
3.4 展現城市功能
城市規劃設計不應僅停留在空想的層面,而是應借助對本地區生活現狀、城市歷史和文化背景、地域風情等元素的考量,展現建筑使用功能和社會功能的價值。由此可見,城市規劃設計中,只有以城市空間結構為導向,方可在資源協調統一的背景下,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以此達到預期城市發展新效果。
3.5 明確城市規劃設計的方向
對于城市規劃設計活動而言,在時代進步的條件下其設計活動也在不斷發生著調整。而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只有穩抓時代脈搏,方可將城市發展理念和城市管理相融合,以此預防城市規劃設計隨意性問題的出現,展現自身的引導價值。而城市規劃設計者更應以城市發展現狀為依據,適時做好設計方案的創新優化,使其能夠為城市發展帶來新面貌。例如:若城市規劃管理包含計算機遙感和工程控制等內容,則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應全面融合遙感技術與系統工程學;若城市規劃管理以工業污染為目標,則設計者應將污染嚴重的項目或企業遷至郊區,或禁止高污染和高能耗行業進入城市,以此滿足城市持續發展的目標;若城市發展中涉及各類問題,致使規劃管理工作受到影響,設計者則應借助自身涉及經驗,協助管理者解決各類漏洞或問題,將城市規劃管理引向正軌[3]。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城市規劃管理、城市規劃設計均是加快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根本,只有做好二者間的協調把控,方可在滿足城市宏觀規劃的前提下,為城市經濟發展創造條件。而在實際城市規劃管理和城市規劃設計活動中,更應遵守“公共利益優先”、“以人為本”的準則,輔之有效的城市規劃引導作用,為美化城市的創建營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李洪君,丁意.城市規劃管理對于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2):223-223.
[2]張超.城市規劃管理對城市規劃設計造成的影響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2):00301-00301.
[3]李瑞峰.針對城市規劃管理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分析[J].民營科技,2014(9):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