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醫改進入全面深入的階段,人事制度改革亦是醫改的重要內容,基層醫療機構人事檔案是改革的重要依據,但是,作為最基層的醫療機構,本身人事制度就存在諸多不足,人事檔案管理也存在諸多弊端,筆者通過在區縣醫院和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多年,對當下基層醫療機構人事檔案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醫療機構;人事檔案;管理
隨著醫改的推進,各級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都有了質的提高,醫療衛生的快速發展讓不少以前人們談之色變的病魔都能在當今得到很好的治療。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是單位整體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才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涉及到每個職工的切身利益。筆者通過多年的人事檔案管理筆者就目前工作中發現的現狀及問題作出了膚淺的見解,望能通過有效利用人事檔案,對構建良好的醫院人才管理隊伍拓寬其人性化服務管理渠道,為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提供一定的參考。
1 基層醫療機構人事檔案管理的現狀
就筆者工作過的縣級婦幼保健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而言。因為事業單位具有穩定性的特點,所以它的結構通常較為穩定,而管理體制也幾乎不會發生本質性的改變[1]。也因為如此大量的非專業技術人員就想進入這個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在基層醫療機構,從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人員多數是由辦公室、后勤或財務人員兼任,還有部分單位直接由臨聘人員從事該項工作,基本沒有專職的檔案管理人員。
2 人事檔案的重要性
2.1 檔案對單位的作用
對于單位來說,檔案的作用體現在為單位人事部門提供依據。是對單位發展歷史的記錄,通過利用調閱人事檔案,可以了解單位職工的工作軌跡,總結經驗教訓,為單位領導的決策和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同時,單位在對人員因才施用時,可以調閱人事檔案,考察其德、能、勤、績、廉等情況,幫助領導進行抉擇。
2.2 檔案對個人的作用
由于檔案的真實性、原始性,具有其它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據和憑證作用。對于個人來說,無論是就業、升值、入黨、退休等,都將以人事檔案材料為重要依據。同時,人事檔案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是記載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的重要依據。 是每一個人工作、學習、政治表現、獎懲等方面的重要材料,是個人表現的重要載體。
3 基層醫療機構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管理制度落后
當前,基層醫院領導和相關人員未樹立起“人力資源是醫院的第一資源,人事檔案管理是第一資源有力補充”的管理理念,沒有制定相應的人事檔案管理、收集、調閱、裝訂、歸卷等制度,對檔案的管理僅限于相關人員想象。存在人事制度靠“想”,沒有科學的人事管理經驗,沒能建立起適應單位的管理制度。
3.2 人員素質不高
從事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工作變動頻繁,沒有專業知識,業務不熟,意識淡薄,對人事檔案的重要性、要求等業務不太了解,在基層醫療機構,從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人員多數是由辦公室、后勤或財務人員兼任,還有部分單位直接由臨聘人員從事該項工作,對檔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務往往只是將材料放入檔案袋,沒有及時整理裝訂,嚴重影響了檔案管理水平,不能滿足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要求,更不要說讓管理人事檔案的人員,分析檔案為領導抉擇提供依
據了。
3.3 現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人事檔案管理主要是信息管理系統,計算機的利用率不斷提高,但有基層醫療單位只是將信息管理系統的填報作為應付上級的任務,多數還由手工、紙質管理為主,沒有將信息管理系統應有的作用發揮出來。這和現代化管理有很大差距,沒有將計算機技術廣泛運用在人事檔案管理中。
4 加強人事檔案管理的措施及對策
4.1 建立全新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
人事檔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載體,是人才的主要信息來源,基層醫療機構的人事檔案管理要與改革、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作為單位的決策層要改變觀念,建立單位的人事及檔案管理制度,通過人事檔案分析按需對各崗位進行人員配置,設置與單位發展相適應的崗位,將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當成單位發展的首要任務,以此構建一個舒適與輕松共存的工作環境,這樣將更有利于工作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2]。
4.2 加強培訓,重視人才隊伍建設
基層醫院要想發展,就有競爭,醫療行業競爭主要是與私人診所、民營醫療機構的競爭,但實質也是人才競爭,人才建設已經是基層醫院發展的重點,這里的人才不僅僅是醫療,人事檔案管理人才也是重點。這就要求基層單位要開拓人才引進的渠道,加大人才的引入,促進人才的流動。制定合理激勵機制和培養計劃來促進內部人才的發展[3]。對于人事檔案人員,基層醫療單位在現有人才的基礎上加強對他們檔案業務培訓,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提高人員業務素質。
領導重視更是做好檔案工作的關鍵,領導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才能使檔案工作有效開展,有效提高;強化隊伍建設,選好配足管檔人員,盡量將責任心強、業務素養高、開拓精神足的人員選調到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加強對其的教育培養,給予他們寬松的工作環境,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以實績對其考核,落實應有的待遇,充分發揮積極性與創造性。
在基層單位,只有全員包括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提高了,群眾對其認可了,基層醫療單位的發展才有保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隨之提高,這也讓基層醫療機構走上了良性循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趙曉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關于表彰第二批衛生系統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和抗震救災英雄的決定(人社部發〔2008〕36號)[J].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公報. 2008(08):134-135.
[2]鯤鵬,何光俊,宋世震,向兵,葉方立. 我國東西部衛生人力資源對比分析[J].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167-168.
[3]王玲玲.南京市某三甲醫院人力資源結構現狀及存在問題的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5.
作者簡介
管莉(1980-),女,重慶市合川區南津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研究方向:醫療衛生檔案及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