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城市和鄉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聯系得更加緊密。在中央和國家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從來都沒有把城市和鄉村發展分開過,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為城市帶動鄉村發展、城鄉一體化指出了新方向。然而,我們必須看到,城鎮化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所謂科教興國少年強則國強,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越來越凸顯。
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問題,特別是在廣大農村范圍內,學前教育發展明顯落后,在資源的供給、配置方面,城市鄉村間還是存在明顯差距,城鄉幼兒在入園機會、教育質量等方面的距離還十分明顯。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的農村人口遠多于城市人口,然而,教育規模卻遠遠落后于城市,存在很多村、鎮甚至沒有幼兒園,就算家長想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里學習,由于客觀條件限制,教育機構的不完善讓很多住在偏遠的山區里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都是由家長,或者說是家中老人在家庭中教育孩子,或是到了上小學的階段才進入學校接受正規的教育。
以湖南省新化縣為例,新化縣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婁底市西部,總面積364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1.69%,占婁底市面積的43.94%,管轄26個鄉鎮(鄉和鎮屬于一個級別)上梅鎮、石沖口鎮、洋溪鎮、槎溪鎮、水車鎮、文田鎮、奉家鎮、爐觀鎮、游家鎮、西河鎮、孟公鎮、瑯塘鎮、白溪鎮、圳上鎮、吉慶鎮、溫塘鎮、田坪鎮、桑梓鎮、曹家鎮、科頭鄉、維山鄉、天門鄉、榮華鄉、金鳳鄉、油溪鄉、坐石鄉。雖然地域面積及人口紅利優勢明顯,但是農村家庭的收入有限,要想在農村建立比較高檔的私立幼兒園,條件并不成熟,這樣就導致了即使想要投資私立幼兒園卻可能有大部分幼兒入園難的問題。
在城市里的孩子擁有本地的戶口,父母的工作相對穩定,就算不能在公辦的幼兒園里學習,也能夠選擇一家條件好的私立園學習。由于城市中幼兒園的數量很多,從公立幼兒到大規模的私立幼兒園或小規模的私立幼兒園都按區域分布,并且每個幼兒園的教學設施都相對齊全,這樣的話,不僅能保證孩子的學習,還有更多的空間讓每個孩子在休息的時候能夠愉快地玩耍。在適齡的學習階段,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入園學習的機會。現在城市家庭一般都是一家一個孩子,家長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一個孩子身上,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當前我國有2.7億農民工進城務工,跟隨他們進城的兒童也有2200多萬人。農民工進城務工本來就是弱勢群體,卻在子女上學方面還不能得到同等的學習機會。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到,要積極發展學前教育,普及學前教育,并提出“到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0%,學前一年毛入園率到達95%”的學前教育發展目標。在學前教育的這一初級階段中,城鄉幼兒教育的入園學習機會就拉開了差距,保證教育的公平勢在必行。
農村幼兒園的辦園條件相對于城市幼兒園來講存在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教育基礎設施方面,還體現在幼兒保育、安全管理,師資力量等方面。
第一,在硬件設備方面。一般而言,以各鄉鎮為中心的幼兒園條件相對較好,其他一些家庭式則存在幼兒園積不大,幼兒活動空間狹小的問題。這種幼兒園以“家庭作坊式”為主,園舍要么是利用自家住房改造而成,要么是租用他人住房或店面,用住房的客廳、臥室或店面的營業廳當幼兒活動室。有的農村幼兒園內甚至無寢室、無床鋪、無幼兒游樂場,由于經濟條件的制約,這些幼兒園遠遠達不到國家規定的幼兒園辦園標準。
第二,在幼兒保育方面,食品安全和校車安全方面仍存在較大隱患。在飲食上,農村幼兒園一般也會安排幼兒的午餐,但是很少有專職的營養師對幼兒食譜進行合理安排。在校車安全方面,由于農村地區人口較分散,很多幼兒園會派校車接送幼兒入園和離園,出現校車事故的新聞也屢見不鮮,雖然有關方面加強了監督,但是受到資金不足、安全意識不強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現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第三,農村幼兒教師師資力量薄弱。在目前情況下,我國農村幼兒教師待遇普遍較低,師資力量薄弱、隊伍缺乏穩定性,成為了限制我國農村幼兒教育發展的瓶頸。由于缺乏專業的、高學歷的幼兒教師人才,很多農村幼教是鄉村招聘的代理教師,有的甚至是臨時聘請的沒有學歷的農村婦女,她們基本上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職前專業訓練,通常意義上,他們只是替家長看管好幼兒,使其不發生意外,根本談不上什么教學。即使有些能上課的農村幼兒教師也存在幼兒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觀念陳舊等諸多問題,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在教學方法上,幼兒教育的教學理應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寓教于樂。但在現實中,農村幼兒教育的教學方法更多的是“注入式”的方式,這樣顯然不符合幼兒的學習發展規律。
因此,應當多措并舉大力支持農村幼兒教育,推動其不斷發展和完善,為縮小城鄉差距營造更好的農村幼兒教育環境打造良好環境。
一是地方政府要重視農村幼兒教育問題,加大對農村幼兒教育的資金支持和監管力度。政府有關部門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才能促進教育事業的生存和發展。農村學前教育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基本為私立民辦幼兒園,主要來自于家長所交的學費,政府應當通過對這些幼教機構的基層實地考察,了解當地的教學機構是否完善,把一部分資金
準確的用在不足之處,完善教育事業,改變重城市輕農村的觀念,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二是對農村民辦幼兒園要加強管理和監督,把他們納入到農村教育的體系之中來,保障食品及校車安全。對于那些質量不合格、設施不達標、硬件不齊全的民辦幼兒園,應該進行相應的整改,情況特別嚴重的要予嚴肅處理。作為農村幼兒園負責人要負起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為幼兒的學習、生活及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努力為幼兒營造出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
三是加強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當前,對于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加強和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已經成為發展農村幼兒教育事業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我們看到,實施幼兒教師準入制度,對幼兒教師的資質進行要求,在客觀上使他們的教學業務水平得到保障。二是要保障農村幼兒教師的數量。通過與相關學校的聯系,特別是幼教學校中選拔出有志于從事農村幼兒教育的優秀人才,補充到幼兒教師隊伍中來,從而確保幼兒教師的質量和數量。
我們應該更加全面客觀地看待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幼兒教育問題,不斷地學習研究學前教育的內容,制定出適合我國城鄉幼兒教育的政策,創新培養模式,通過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幼兒園行政管理體制,明確職責,使責任到人,培養出掌握幼兒教育管理理論的專業人員,充實幼兒教育的培養力量,使幼兒教育管理干部工作的相對穩定性和專業性得到鞏固,從而升級對幼兒園的指導、監督、服務和管理,形成推動幼兒教育發展的合力,從而達到完善我國學前教育,逐步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最終解決城鄉幼兒教育差距問題。
作者簡介
龍超儀(1989-),女,漢,湖南,大學生村官,在讀研究生,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研究方向:農村區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