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奧斯卡·王爾德的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引入了藝術的概念,并他得出結論:一切藝術都是毫無用處的。在這一句話中,王爾德囊括了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流行的審美運動的全部原則。也就是說,真正的藝術不能塑造社會的社會或道德身份,也不應該塑造。藝術應該是美而愉悅的觀察者,正如王爾德所舉例說明的,在英國社會中,審美哲學并不僅限于藝術。相反,王爾德將它延伸到生活本身。道林·格雷命運興衰的故事代表了一種道德寓言,作者是批判而不是認可唯美主義的思想。
關鍵詞:道林·格雷;王爾德;唯美主義;批判
1 王爾德與《道林·格雷的畫像》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作家,劇作家和詩人,因其作品《道林·格雷的畫像》而聞名。奧斯卡·王爾德是維多利亞時代后期英國的流行文學人物,以其出色的機智,華麗的風格和臭名昭著的同性戀而聞名。王爾德唯一的一部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中,主人公道林·格雷(Dorian Grey)是畫家貝澤爾·霍爾沃德(Basil Hallward)在油畫中的全身像模特,貝澤爾·霍爾沃德對道林·格雷的美麗印象深刻, 他認為呈現出道林·格雷的美麗是作為畫家的藝術責任。通過貝澤爾·霍爾沃德,道林·格雷遇到了亨利·沃登勛爵。在這之后,道林·格雷很快被貴族的享樂主義世界觀所吸引,并作出結論:美以及感官上的滿足是唯一值得人類追求的事情。在道林·格雷明白自己的美麗將會消逝之后,表達了出賣自己靈魂的愿望,使得肖像油畫來代替他的衰老。道林·格雷希望繼續追求多樣化以及不道德的放蕩生活,而保持年輕與美麗,卻不知他的肖像一直在記錄著他每一種罪惡。
王爾德在《道林·格雷的畫像》的序言中寫道:“有人要鉆到(藝術的)外觀底下去,那由他自己負責。”這句話反映了維多利亞時代后期審美運動的概念,王爾德強調的是重視藝術的審美價值與藝術感染力,而不是藝術所能表達的社會意義,政治主題。王爾德在自序中所寫的“一切藝術都是毫無用處的”為自序結論的句子,囊括了維多利亞時代英格蘭流行的美學運動的完整原理,《道林·格雷的畫像》這部小說體現出了批判唯美主義的思想,旨在揭露它的缺點,而不是捍衛贊美唯美主義的美德。
2 《道林·格雷的畫像》與唯美主義批判
《道林·格雷的畫像》在批判唯美主義思想這一觀點上,與王爾德被視為19世紀后期審美運動的領導者這一事實相矛盾。王爾德在圣詹姆斯的公報上也承認,道林·格雷是與道德故事相關聯的。此外,王爾德還指出,道德是“多余、過剩、放棄,這一切都會給自己帶來懲罰”,而唯美主義譴責人類對欲望的放棄,因此這部小說最初有可能是支持唯美主義的。但仔細研究之后,由于審美運動過度注重人類的欲望,顯然王爾德基本上已認定唯美主義為自己帶來了懲罰。通過對貝澤爾·霍爾沃德,道林·格雷,亨利·沃登勛爵等人物角色的描述,很明顯,王爾德展現了純粹的審美生活中所具有的不道德性。
從小說最開始,王爾德在反對美學運動的理想上,反映在貝澤爾·霍爾沃德沒有保持美學的距離,以及亨利·沃登勛爵拿道林·格雷的畫像與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年拿斯索斯做比較,這清楚地強調了道林·格雷的美。然而,這張畫像并不只是說明道林·格雷的美麗,貝澤爾·霍爾沃德承認他“把太多的東西投入”到了畫像中。因此,貝澤爾·霍爾沃德不僅畫出了道林·格雷的畫像,為了藝術的緣故而欣賞藝術,而且還將這幅畫作為他對道林·格雷感情的表達。此外,貝澤爾·霍爾沃德違反了王爾德在序言中所述的“揭示藝術,隱瞞藝術家是藝術的目的”這一審美觀念。顯然,貝澤爾·霍爾沃德并沒有隱瞞自己,因為他相信個人可以通過觀看道林·格雷的畫像來了解他是同性戀這一秘密。事實上,貝澤爾·霍爾沃德的表現其實是與之完全相反的,因為他說:“這不是畫家所揭示的藝術主題,而是在畫布上顯現出來的畫家”。如果一個人認為羅勒與王爾德相似,即使《道林·格雷的畫像》試圖以“為藝術而藝術”的名義而寫作,王爾德在追求審美運動的理想時,理由不夠充分,王爾德自己也承認了這一點。而且,就像貝澤爾·霍爾沃德一樣,王爾德在他的藝術作品中揭示了作為小說的“他自己靈魂的秘密”,更具體地說,它描述了年長者和年輕人之間的同性戀關系,且被用作證據,駁斥王爾德在他生命中的第一次審判里,他被指控與阿爾弗雷德勛爵以及其他年輕人有不正當關系,王爾德的小說提供了一個純粹審美生活的失敗例子,對完美的追求是一項艱巨而令人不安的任務,因此不符合純粹的唯美主義思想,而是對唯美主義思想的批判。
3 結束語
在整部小說中,貝澤爾·霍爾沃德,道林·格雷,甚至亨利·沃登勛爵都無法完全實現審美運動的理想。另外,當道林·格雷開始將生活本身視作藝術品,并使其具有永恒美麗思想的時候,他無法再維持自己的藝術世界,最終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奉行唯美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原則,結束自己的生命,從而證明唯美主義帶來了自己的懲罰,對唯美主義展開了批判。這與王爾德的生活相適應,就好像他把這部小說寫成藝術的藝術一樣,他會因為從不主張同性戀的生活方式而自欺欺人。因此,通過《道林·格雷的畫像》這部小說,王爾德譴責了唯美主義,并說明了如果沒有藝術層面之下的信息表達支撐,生活和藝術就無法存在的思想。
參考文獻
[1]王慧,李正栓.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中的唯美立體敘事[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9(01):132-136.
[2]孫國瑾.王爾德與唯美主義[J].山東社會科學,2001(01):73-74.
[3]李桂榮.王爾德唯美主義的淵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4):122-125.
[4]何昌邑.唯美主義與同性戀視野中的王爾德[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6):128-132.
[5]陳瘦竹.王爾德的唯美主義理論和他的喜劇[J].當代外國文學,1985(01):202-217.
作者簡介
許文婷(1986-),女,漢族,安徽黃山人,碩士研究生,英語語言教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