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侯春婷
最近,由湖北纖檢局主導制定的兩項絮用纖維制品國家標準發布實施, GB/T 35261—2017《被胎》將于7月1日實施。GB/T 35932—2018《梳棉胎》將于9月1日實施。在絮用纖維制品領域,為何兩項重量級標準都出自湖北纖檢局的專家之手?
最近,由湖北省纖檢局主導制定的兩項絮用纖維制品國家標準發布實施, GB/T 35261—2017《被胎》將于7月1日實施。GB/T 35932—2018《梳棉胎》將于9月1日實施。在絮用纖維制品領域,為何兩項重量級標準都出自湖北省纖檢局的專家之手?記者帶著疑問采訪了《梳棉胎》標準起草人湖北省纖檢局副局長劉治鄂和高級工程師柳漢梅。
記者:湖北省纖檢局最近主導制定了《梳棉胎》纖維制品國家標準,請問這個標準制訂的背景是什么?
劉治鄂:梳棉胎是關系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大專院校、賓館、醫院、幼兒園、民政救災、建筑業、軍隊等集團大宗采購商品,每年產值上百億,其質量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不僅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也容易引起爭議。
GH/T 1020-2000《梳棉胎》因其可操作性不強,無法滿足生產、消費、檢驗實際需求,加上GB 1103—2007《棉花 細絨棉》已經修訂為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鋸齒加工細絨棉》和GB 1103.2—2012《棉花 第2部分:皮輥加工細絨棉》,其中GB 1103.1—2012的“品級”被取消,增加了顏色級,而品級與顏色級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所以全國各地基本都不采用GH/T 1020-2000《梳棉胎》,而是制定了各自的地方標準。由此導致各地因執行標準不一樣,增加了交易和檢測成本,容易在生產、流通環節產生紛爭,一項關于梳棉胎的國家標準亟待出臺。
記者:《梳棉胎》國家標準是由湖北省纖檢局牽頭制定的,是首個《梳棉胎》國家標準,湖北纖檢局在標準起草制定上有哪些優勢?
劉治鄂:我們在制定《梳棉胎》標準的過程中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地方標準的制修訂。湖北省地處長江流域,是產棉主要省份,有很多棉胎生產企業,湖北省纖維檢驗局每年都承擔著大量的棉花、棉胎的質量檢驗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檢驗經驗。另外我們在制定地方標準時多次走訪了武漢、漢川、黃岡、天門等地多個生產企業、集團消費者、檢驗部門等單位,收集到了許多修訂地方標準的有益材料。我們在充分、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別向棉胎生產企業、檢測機構、用戶發出了征求意見函,充分征求相關方的意見,積累了梳棉胎行業的生產和技術經驗。在此基礎上,2000年我們出臺了DB42/T201—2000 《棉胎》地方標準,并分別在2003、2011年進行了修訂,而后國家標準GB 1103—2007重新修訂,重要考核指標均有變化,因此我們再次修訂了DB42/T201—2011《棉胎》地方標準,并且于2014年完成了報批稿。
二是國家標準的立項。梳棉胎產品標準的不統一,使得在流通過程中因執行標準不一樣,貿易紛爭時有發生。湖北省纖維檢驗局在2010年向國家質檢總局申報了科技項目“棉胎國家標準”, 并獲得批準,計劃編號 2010QK151,該項目在規定的期限內通過驗收。2014年年底,向中纖局申報制定棉胎國家標準,并將湖北省地方標準DB42/T201—2011《棉胎》再次修訂形成的報批稿直接轉換成棉胎國家標準初稿。該申請被批準并被更名為《梳棉胎》(計劃編號:20142176-T-424),湖北省纖維檢驗局為牽頭單位,協作單位有黑龍江省纖維檢驗局、中國梳棉協會梳棉加工分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鄭州棉麻工程技術設計研究所,每一個協作單位都在棉花質量、棉胎生產、纖維及制品檢測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記者:《梳棉胎》國家標準的出臺,對規范行業秩序、提高產品質量有哪些作用?對生產企業來說,新標準實施之后,在生產上需要適應哪些變化?
劉治鄂:梳棉胎的質量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每年的采購量巨大,僅以學生公寓用梳棉胎為例,2016年全國本科招生375萬人,研究生招生規模51萬人,就至少需要梳棉胎850萬條,價值8.5億元以上。如此大量的需求量,在檢驗檢測標準上卻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標準規范行業質量,因此,制定《梳棉胎》國家標準,能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統一規范梳棉胎的生產、銷售,確保梳棉胎的內在質量和安全,并且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進交易的公正性,預期的經濟效果非常顯著。

新標準實施后,生產企業需要適應的變化(主要的),一是“原棉品級”與“顏色級”的不同;二是反映棉花質量的綜合性指標馬克隆值決定是否降級;三是該標準適用非傳統網紗,只要網目數達到即可。
記者:請問GB/T 35932—2018實施后,其他梳棉胎產品標準是否繼續有效?
柳漢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六條的規定:在公布國家標準之后,相應的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即行廢止。GH/T 1020—2000《梳棉胎》是行業標準,各地方的棉胎類地方標準都是地方標準,在國家標準GB/T 35932—2018《梳棉胎》發布實施后,都即行廢止。此次制定國家標準后,在正式實施之前(2018年9月1日),GH/T 1020—2000《梳棉胎》及各地方棉胎標準可繼續使用。
記者:GB/T 35932—2018 《梳棉胎》和之前的梳棉胎產品標準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在制定過程中是如何設計考核指標的?檢測方法上有沒有難點問題?
柳漢梅: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各地方標準之間最大的變化之一是顏色級取代原棉品級,顏色級與原棉品級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 一對應關系,最大的變化之二是引入了“網目”解決了非傳統網紗問題。本標準的制定本著“經濟合理、符合相關各方利益”的原則,在標準要求與技術指標的設置上,既結合企業生產、銷售、消費及檢驗的實際情況,又充分考慮到了標準的可操作性,使標準實施切實可行。其主要技術內容有梳棉胎的梳棉顏色級、馬克隆值、含雜率、短纖維率、安全衛生、標識、網紗、重量、尺寸、研磨率等以及各指標的試驗方法和計算公式、檢驗規則。標準參考了GB 18383—2007《絮用纖維制品通用技術要求》中對原料的規定和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鋸齒加工細絨棉》對梳棉顏色級的規定。從檢測技術上看,所有指標的檢測方法應該說都不難,關鍵是理解梳棉胎所用棉花的顏色級是參照GB 1103.1—2012執行的。
記者:結合湖北局最近牽頭起草的兩項絮用纖維制品標準,梳棉胎和被胎區別在哪里?企業應該如何選擇執行標準?
柳漢梅:梳棉胎和被胎,都是絮用纖維制品,但在標準適用范圍上還是有區別的:一是所用原料不同,GB/T 35932—2018 《梳棉胎》使用的原料為100%棉纖維(沒有使用過的棉花),GB/T 35261—2017《被胎》使用的原料為兩種及以上混合纖維;二是對所用原料設計的考核指標不同,GB/T 35932—2018 《梳棉胎》所用原料的主要考核指標是顏色級、馬克隆值等,GB/T 35261—2017《被胎》所用原料主要考核的是壓縮回彈性能、纖維含量等。三是產品分級不同。GB/T 35932—2018 《梳棉胎》中根據梳棉胎所用梳棉的質量好壞(由顏色級、含雜率、馬克隆值3項指標決定)將梳棉胎分為5個級,GB/T 35261—2017《被胎》中將被胎分為3個等級,實質上的主要內在質量指標是壓縮回彈性和外觀形態。四是原料的溯源性不同。GB/T 35932—2018 《梳棉胎》中所用原料根據顏色級、含雜率、馬克隆值3項指標可以溯源到梳棉胎所用梳棉的原棉質量,GB/T 35261—2017《被胎》中所用原料則無法根據壓縮回彈性和外觀形態溯源到原料本身的質量,如:棉纖維與聚酯纖維混合物,不管各自所占比例多少,也無法知曉所用棉纖維、聚酯纖維的質量狀況,只能根據壓縮回彈性和外觀形態等指標間接反映質量優劣。
企業應根據其所用原料的不同和標準的適用范圍來選擇絮用纖維制品標準。若其使用的原料為100%棉纖維(沒有使用過的棉花),并采用網紗工藝,則選用GB/T 35932—2018《梳棉胎》;若其使用的原料為兩種及以上混合纖維,并采用網紗工藝,則選用GB/T 35261—2017《被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