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文杰
國儲棉輪出仍要求感官鑒定顏色級,這說明感官檢驗仍然比較重要。對于目前監管出庫的棉花,其感官鑒定結果是否準確,能否反映其實際使用價值,直接影響國家、企業、商人之間的利益。
過去使用棉花品級標準檢驗時,感官檢驗是根據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澤特征、軋工質量三條件進行評定。現在檢驗棉花的顏色級,需要同時確定類型和級別,類型取決于棉花的黃色深度,級別取決于棉花的明暗程度。在檢驗輪出的國儲棉時,由于棉花的變異,類型和級別同時發生變化。于是,要重新進行類型和級別的鑒定。
首先應該知道,熟悉標準、掌握標準、運用標準是我們每個檢驗員所必須具備的。棉花顏色級實物標準每盒一個級,每盒中裝有4個小塊,棉花的反射率是第一塊>第二塊>第三塊>第四塊,而黃度正好相反,第一塊<第二塊<第三塊<第四塊。 每盒一個級,每級中4塊棉花均是代表不同黃度的本級底線標準。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反射度和黃度上的量值有所不同,但顏色視覺這4塊是一致的。
在開檢前,我們首先要吃透標準,所謂顏色視覺一致,是從明度、色調、飽和度這3個維度上來描述的。我們要從看上去表面不一樣的4小塊樣品中找到一個共同的顏色視覺,才算掌握了顏色級實物標準的實質。這就要求認清棉花顏色級實物標準各級的顏色特征 ,從實物標準顏色級各類特點去分析,才能找出相應的顏色級標準進行比對,從而決定類型和級別。
我們在實驗室模擬晝光燈下檢驗時,一定要調整好眼光,特別要注意領會每盒顏色級標準中4塊棉樣的顏色視覺。檢驗操作中,拆開小樣,調整密度,打開相應的顏色級實物標準,找到與棉樣相當的類型和級別的某一塊比對,鑒定顏色級。依據棉花的黃度和亮度鑒定類型級別。檢驗時,要注意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國儲棉輪出棉花的色質根據區域、地方的不同,會有所區別。新疆棉由于含糖分較重易變黃,一般易向黃染類型變化,一批棉花中,同時出現13、23、14的情況多一些。而省內棉花一般向淡黃染類型變化。一批棉花中,同時出現13、23、33情況偏多。也可以說,國儲棉出庫,新疆棉在類型上顯得復雜一些,省內棉花相對簡單一些。
國儲棉當初入庫時,都是經過檢驗的,其一致性一般不會太差,棉樣應該不是很復雜。拆開一批樣品后,首先確定主流,也就是找出代表最多的那部分,大體確定顏色級,如23,再從中挑選13、33或14。這樣理出頭緒后,很快可以分別確定檢驗結果了。我們檢驗的棉花每批少則60個樣品,多則186個樣品。比較而言,檢驗陳棉考慮的范圍相對小一些,當初入庫時,無論是白棉還是淡點污棉,經過幾年的存放后,一般都是顏色偏黃,光澤變暗。檢驗顏色級類型,是以黃色深度判定。在類型上可以不去考慮白棉,依照本人檢驗碰到的情況看,出現淡點污類型的也不多,一般都是淡黃染型和黃染類型。
關于主體品級的問題,要因情況而論,假如一批棉樣一致性較好,且顏色級處于兩個類、級之間。例如在23和14間擺動的,最好不給主體,因變化還存在不確定因素,這樣處理應該更為穩妥。再說,現在都是逐包檢驗,分包計價,其實有無主體顏色級并非那么重要。
將待檢棉樣直接與HVI檢測結果比對,是一種快速校正眼光的方法。對于處于臨界狀態的棉花,定級時要慎重考慮。 比如感官檢驗時,視覺上判定某個樣品類型級別,上下難定,微觀上讓人猶豫不決,可以選擇用儀器檢測,儀器是用數據說話的,其檢測結果很有參考價值。這樣既可以調整眼光,又可以提高感官檢驗的速率。采用儀器比對的另一個作用,是可以快速分別出一批棉花中的好、中、差。當一批棉花樣品拆開,觀察一致性,確定趨勢后,只需對該類型級別的上下類、級進行挑選。這時,我們可以將挑選出的樣品用儀器檢測,快速定性,確保感官檢驗的準確性。
陳棉的變異,準確來說,主要是顏色的退變。由于顏色級的復雜多變,在感官檢驗中,多與儀器比對,把儀器當成師傅,甚至當成仲裁者,養成習慣后,我們會發現經常與儀器比對,是快速解決疑難問題的好辦法。
一是對新疆機采棉的處理,有些雜質多,形態差,軋工質量不太好的,要特別注意。新疆機采棉大都是中尾期棉,無光亮,色近乎呆白,內質要差一點。鑒定時應該寧緊勿松。二是關注回潮率測試結果,偏大時,由于微生物作用,會加速棉花的變異。如果測得的棉樣回潮率超過10.5%,顏色會加速變黃。因此,對回潮率偏大的棉花,眼光要相對緊一些,防止繼續變異。三是檢驗陳棉,定級時要眼光稍微放遠一點,防止棉花繼續變化,例如我們用儀器比對眼光時,感官檢驗結果應該相對緊一點。判斷臨界棉樣,一般也是就低不就高。
感官檢驗棉花的顏色級,比過去鑒定棉花的品級難度相對要大一些,對環境及人的身體和心理要求也更高。因此,在模擬晝光工作室感官檢驗棉花,要把握好節奏,連續工作時間不可太長。因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影響,如視覺疲勞或樣品復雜干擾心情,打亂了節奏感,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穩定,造成偏差。所以,感官檢驗過程中,應該注意張弛有度,勞逸結合。 以每批120件為例,一般一次連續檢驗不要超過3批,保證中途休息調整一下,時間以5~10分鐘為宜。
國儲輪出的棉花之所以要求感官鑒定顏色級,主要還是考慮到是處理幾年前的陳棉,而且這些陳棉在檢驗、交易過程中,仍有可能繼續變化。也就是說,其顏色級是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存在著不確定因素。儀器檢測是憑數據說話,檢測的是即時結果,雖然具有說服力,但不會對變化趨勢作出預判,對于處在變異中的陳棉,就顯得有所局限。相比之下,人工感官檢驗更具靈活性和應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