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楠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重慶 400052)
X射線熒光CT(X-ray Fluor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XFCT)[1-2],是將X射線熒光分析(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XRF)[3]和X射線CT(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4]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是一種新近發展起來的無損檢測與分析手段,能以非侵入、無損的方式測量樣品中元素的分布和含量[5]。鑒于X射線熒光CT可對樣品中元素的分布和含量進行無損分析,能夠彌補單一X射線熒光分析和X射線CT之不足,XFCT在生物醫學、植物學、藥學、地球科學等領域的應用逐漸增多,成為該領域研究的熱點。本文以XFCT圖像重建為出發點,基于有序子集—期望最大化(Ordered-Subsets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OSEM)方法[6],研究了基于OSEM的XFCT重建算法,并進行相關仿真和驗證,獲得良好的效果。
通常,X射線熒光CT是以平移—旋轉方式掃描獲得投影數據。建立如圖1所示的兩個直角坐標系,xy坐標系為固定于樣品上的旋轉坐標系,uv坐標系為實驗室坐標系。在掃描成像中,樣品繞坐標原點作逆時針旋轉。因此,兩個坐標系的關系可表示為:

考慮其中一束X射線在樣品逆時針旋轉θ后的投影。
(1)假定入射X射線束強度為I0, 其經過樣品()時被吸收,在到達Q點之前X射線束的強度可表示為:

其中,μI(x,y)為在入射X射線光子能量下的吸收系數分布,Q點的坐標為(u,v)。
(2)若Q處某元素此時能夠被激發產生X射線熒光,則產生的熒光強度與f(θ,u,v),熒光產額ω,光電吸收系數μph以及此時元素的濃度ρ有關,微元Δu受激發產生的熒光并被探測器所探測到的強度為:

圖1 筆束X射線熒光CT結構

強度可表示為:

其中:

可見,Ii是與元素濃度ρ(u,v)有關的熒光CT一個投影,X射線熒光CT就是根據獲得的所有投影數據重建出元素分布ρ(u,v)的圖像。
OSEM算法中,將熒光CT投影數據分為T個經過排序的子集{S1,S2,ST},即有序子集,對每個投影數據依次使用標準的EM算法來最大化似然函數,重建的結果作為下一個子集的初值。OSEM算法可簡寫為:

每次重建時使用一個子集內的投影數據同時對各像素進行校正,重建圖像更新一次,完成一次迭代(所有子集都對像素校正一次)重建圖像已經更新了T次,從而大大降低重建時間。
為驗證OSEM算法用于熒光CT重建的效果,本文采用如圖2(a)所示的數值模體。其中,子集個數為5,角度采樣間隔Δθ分別為2°,4°,6°,8°以及10°,重建結果如圖2所示。不難看出,隨著采樣間隔的增加,重建圖像質量有所降低,但是OSEM算法在角度抽樣間隔Δθ=8°圖像質量,沒有明顯下降。這說明,該算法在采用大角度采樣間隔降低投影數據獲取時間的同時,圖像質量也可以得到保持。
為進一步衡量圖像的重建精度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重建時間與子集個數之間的關系,我們比較了當角度抽樣間隔為1°時,圖像重建時間隨不同子集的變化。本文采用Intel(R) Core(TM)i3-2120 CPU@3.30 GHz 型CPU、內存4G,計算平臺是Matlab2015a。計算可得當子集數為3時,圖像重建時間已經下降至40%,而重建圖像的RMSE值,卻無明顯變化。當子集數大于18時,圖像重建時間隨子集數增加已無明顯變化,重建質量精度開始逐漸降低,由此認為,此時最佳子集數為18。當前情況下,重建圖像大小為128×128,共計使用約7 min。顯然,當重建圖像較大,像素矩陣接近或超過5個數量級時,選擇合適的子集數可以大大地減少圖像重建時間。
本文在詳細推導XFCT成像原理的基礎上,針對XFCT圖像重建,基于OSEM方法,研究了基于OSEM的XFCT重建算法,進行相關仿真和驗證,討論了重建質量、重建時間與子集劃分之間的關系,優選了最優子集劃分個數,這對于指導XFCT重建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2 不同采樣角度下OSEM-TV算法重建圖像
[參考文獻]
[1]YUASA T,AKIBA M,TAKEDA T,et al.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fluorescent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by least-squares method using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J].IEEE Transaction Nuclear Science,1997(1):54-62.
[2]JONES B L,CHO S H.The feasibility of polychromatic cone-beam X-ray fluor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XFCT)imaging of gold nanoparticle-loaded objects: a Monte Carlo study[J].Physics in Medicine Biology,2011(12):3719-3730.
[3]RICKETTS K,GUAZZONI C,CASTOLDI A,et al.A bench-top K X-ray fluorescence system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gold nanoparticles for biological sample diagnostics[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 Accelerators,Spectrometers,Detectors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2016(816):5-32.
[4]莊天戈.CT原理與算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
[5]YANG Q,DENG B,LV W,et al.Fast and accurate X-ray fluor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with the ordered-subsets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J].Journal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2012(2):210-215.
[6]JIANG S H,HE P,DENG L Z,et al.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r polychromatic x-ray fluorescence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sheet beam geome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 Biomedical Imaging,20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