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軒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學 071000)
對元素性質進行考究過程中,發現電子親和勢、電離勢、原子半徑等均同原子結構存在聯系,也同原子中價電子能量直接相關.因而通過研究影響階電子能量的因素去總結影響元素性質的因素.
原子中的各個電子能量依據原子結構中心勢場模型通常由式(1)表示:
(1)
式(1)中有效主量子數是n*,原子核對某電子的有效核電荷是Z*,電子能量是E.所以干擾元素性質的關鍵就是有效主量子數、有效核電荷.
1.有效核電荷(Z*)
有效核電荷定義由式(2)表示:
Z*=Z-S
(2)
式中Z為核電荷,S為屏蔽常數.
借助不同方式能夠運算出有效核電荷,包括:克里門蒂—雷蒙迪法、斯萊脫法和斯萊脫—徐光憲法,后者以斯萊脫法為前提,由國內量子化學家所提出.
1.原子半徑
針對多電子原子而言,同核的間距最遠的是第一價電子,而這一距離的大小決定著原子半徑.因為電子能量同電子與核的間距有一定聯系,所以第一價電子主量子數、有效核電荷都間接決定著化學元素的原子半徑大小.原子半徑同Z*反相關,但是卻同n*呈正相關的關系.
對于周期系元素原子半徑的變化規律總結為:
(1)若原子為同周期元素,則其半徑具有自左至右不斷減小的特點.因為對同周期元素而言,第一價電子有效主量子數固定,Z*的不斷增大才最終導致該收縮反應.同Z*遞變幅度一致,收縮幅度最小和大的區域分別為f區、s區.
(2)基于同周期遞度下,因為在Z*差值方面,第六周期La和Hf之差同其余鄰近d區元素相比明顯要大,所以二者的半徑差值為0.25A,比d區各鄰近兩元素半徑的差值都大.
(3)在s區和p區內,同族元素原子半徑由上自下不斷增大,表示出Z*因素遞變具有的影響力要比n*因素要小.例如在IA族中,對應第一價電子的n*、Z*和電子能量(結合上述公式)的分布狀況見表1.

表1
自H至Fr,第一價電子的能量逐漸增大,這是由于此自上至下原子半徑不斷增大,且同Z*因素相比,n*因素的遞變產生著主要的影響.

(4)對于d區的原子半徑,s、p區同ⅢB族存在明顯的差異.其它族的變化狀況為rⅢ>rⅡ>rⅠ,其中元素所屬過渡系用羅馬數字表示.
(5)在原子序不斷增大的過程中,原子半徑具有周期性的特點,這同Z*的周期性由很大的關系,詳見圖1.
2.電子親和勢
原子借助殘余核電荷能夠對電子進行俘獲,能夠表示為原子對外來電子的有效核電荷.俘獲的電子能量同原子對外來電子的有效核電荷呈反相關的關系,后者越大,前者越低,對應的電子親和勢越大.第一價電子的Z*、原子核對外來電子的Z*二者相平行,所以I1、電子親和勢的變化特點一致.
3.電負性
如果分子內原子視作中性原子,那各元素原子對分子內鍵電子能力的吸引量度即為電負性.俘獲鍵電子的能量決定著電負性大小,二者呈反相關的關系,所以核對鍵電子Z*、俘獲電子n影響著電負性.
在電負性變化特點及所致緣由方面,周期系元素同電離勢相似但不重復.借助原子序曲線對電負性進行描繪,方便開展對比分析(如圖2所示).

作為現代化學的關鍵構成,原子結構理論為材料、醫學、能源、生命等多個學科奠定了基礎,體現了物質組成的本質.元素性質決定著其原子結構,通過探究原子結構能夠進一步加深對物質變化的了解,還可以對元素性質進行推測,是分析設計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楊明生. 不同版本教科書“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內容比較及教學建議[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10):30-32.
[2]王峰. 研究教材模糊表述 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以“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內容為例[J]. 化學教育,2010,31(01):34-37.
[3]張雙,蔡文聯,陳裕森. 選修模塊《物質結構與性質》難度的定量分析——以“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為例[J]. 閩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8(03):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