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丹
(江蘇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 213000)
高中的物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存在較大的難度,在做習題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在高三的物理當中,學生需要做大量的習題夯實物理基礎、復習和鞏固相關的物理知識.并且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會感到枯燥,加之高中的學習會非常繁瑣,學習壓力非常大,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厭惡對物理的學習,影響學習的效果.
在現代化的高中物理當中,針對相同的物理問題,不但可以將原始的物理問題提供給學生,更可將這一問題進行分解,或者將其抽象成相關的數學模型之后提供給學生.如果學生習慣應用后一類習題的解答,在遇到不是這種類型的習題時便很難解答.因此,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為了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應用了“原始問題”的教學策略,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例如:關于自行車轉彎的問題.人們在騎自行車轉彎的過程中,需要傾斜一定的角度.問:在滿足什么樣的條件時,才能使人們在轉彎時不會翻到又能順利的轉彎?
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可以會有些盲目,可以引導學生設自行車和人的重力為mg,合重心到地面O點的距離為l,支持力為N,摩擦力為f,轉彎時候的速度為V,轉彎的半徑為R,則:
mg=Nf=F

圖1

將G點作為轉軸:
flsinθ=Nlcosθ
如圖所示.
這是一道關于摩擦力的問題,將原始與抽象進行了結合.對于這類問題的解決,考驗了學生的多項能力.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可能會比較迷茫,如果教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對于原始問題多加留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遇到這類問題時便不是驚慌失措.
首先,要對原始問題與習題的特征進行總結.通過對大量原始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原始問題具備的特征為:其一,是對現象的一種描述,沒有對現象進行任何的抽象;其二,通常是文字進行描述的,不具備任何的已知條件,其中隱藏的各種變量需要學生自己進行設置;其三,沒有示意圖,學生在解題時需要自己畫出示意圖;其四,對學生來說不是常規的,不能依靠單純的模仿解題;其五,原始問題來自于真實的生活環境;其六,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知識魅力,能夠引起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其七,答案并不唯一,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由簡單到困難進行解答.同時,經過大量的習題分析,可以總結出習題的特征為:其一,不是對現象的一種描述,是對事物的高度抽象;其二,通常是文字進行描述的,給出所有的已知條件,其中隱藏的各種變量不需要學生自己進行設置;其三,有示意圖,學生在解題時不需要自己畫出示意圖;其四,對學生來說是常規的,能依靠單純的模仿解題;其五,原始問題小部分來自于真實的生活環境;其六,沒有極強的趣味性和知識魅力,主要訓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其七,答案唯一.
其次,對于原始問題設計的原則要把握好,通過例題對原始問題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編制問題時,需要滿足幾點條件:
(1)具有情境性:對于題目的構建一定基于真實的情境基礎之上的.
(2)條件的不充分性:與對實際問題的解決相同,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手段將隱含的條件挖掘出來,建立與之相對應的物理模型,選擇好相關的物理規律.
(3)結論的不確定性:對于最終的解決結果與實際問題非常相似,有較多可以解決的方式和結果.
(4)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會學習到非常多的科學和知識,學習到更多的經驗,為比較開放的一個系統.
結合以上4點原則,可以基本明確原始問題的基本方式:建立真實的情景,在情境當中對于已經的條件很可能都是不足的,或者多余的.其中,學生要自行對未知的條件進行構造,總結出相關的模型會讓規律,以便更好的解決問題.其中,為了減少學生在解題遇到難題時,產生逃避的心理,在對題目進行編制的過程中,需要利用一些技巧將解題的難度降低.例如:在對中間問題進行設置的過程中,可以在題目當中將學生可能會遇到問題的有關知識提示給學生,以便學生能夠更好的處理好原始問題,并提升原始問題在高三物理當中的使用程度.
最后,要擇選出合理的授課方式,以便能夠將原始問題發揮出更大的價值作用.其中應用說題的授課方式,是物理教師一直深入探究的課題,利用讓學生當老師的方式,有益于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和相關的概念,靈活應用各個學科的知識,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和品質,使其更具創新能力.但對于該種方式的應用,學生很少會得到鍛煉機會,在對習題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能及時發現科學漏洞,因此該種授課的方式結合到高三的物理教學中,構建了有效的說題教學模式.
說題的教學模式,為讓學生依照一定的規律,將審題和分析、解題的過程中講出來,重點為展示學生的說思維,可防止學生被動的聽、不知所措的做題,將無聲的物理變成了有聲的物理,克服了學生在紙上做題時產生錯誤的解題思維,及時糾正學生的思維錯誤.
總之,在高三物理習題課當中,對于原始問題的應用,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圍繞每個學生的特征進行備題和反思等,在備題的過程中,要設計好相關的引導問題,如果學生遇到難點停滯不前時,要適當的給予提點,以便學生能夠順利的解題.
參考文獻:
[1]王國敏. 在高三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幾個做法[J]. 才智,2017(10):109.
[2]杜玉龍. 高三物理復習課的分層次教學模式探究[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03):180.
[3]周全有. 淺談高三物理習題課教學的策略[J]. 學周刊,2015(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