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美
(江蘇啟東市第一中學 226200)
俗話說數理化不分家,所以在解決理科問題時,實際上有很多思想是可以共用的,而且某些跨學科思想的應用可以使得解題效果更加.在解化學計算題時,巧妙的結合數學思想不但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而且可以少犯錯甚至不犯錯.其中數形結合思想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較為廣泛,那么它的具體應用有哪些呢?
例1 向100mL的濃度為2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其濃度為1mol/L.待完全反應后,生成7.8g沉淀,求加入的NaOH溶液的體積是多少?
分析本題看似非常簡單,大部分學生認為這就是AlCl3和NaOH的反應,寫出二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根據定量關系便可直接求得,生成的氫氧化鋁,但是如果學生的解題過程到此為止的話,那么此題只是答對了一半,因為題目想要解得的沉淀質量并非反應可得到的最大沉淀,而且沉淀Al(OH)3是兩性物質,它可以溶解在NaOH中,因此,除上述答案外,還有一個解.
解常規解題方法,根據化學方程式便可直接求得生成7.8g的氫氧化鋁,即0.1mol的氫氧化鋁,需要0.3mol的NaOH,體積為300mL.但是解得的沉淀質量并非反應可得到的最大沉淀,而且沉淀Al(OH)3是兩性物質,它可以溶解在NaOH中,即先加入NaOH至AlCl3全沉淀得到最多的沉淀,接著加入量的NaOH,使得沉淀部分溶解,最終得到7.8g沉淀,因此此題有兩個解.常規思路容易漏掉一個.

假如,在解本題時,學生可以結合AlCl3和NaOH的反應生成沉淀的規律,并將其以一個圖形表示出來,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產生漏解的現象.即,首先把“向100mL的濃度為2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中的NaOH溶液的體積作為自變量,把Al(OH)3沉淀的質量設置為應變量,然后作右圖.根據圖像可知,想要得到7.8gAl(OH)3沉淀需要加入amL和bmL的NaOH溶液,而且根據圖像很容易讀出a=300mL,b=700mL.
評注通過分析本題可看出,傳統的解題方法容易出現漏解的現象,而結合數形思想可以有效的避免詞現象,而且解題過程相對來講不叫簡單.實際上,很多有關沉淀的計算題,例如HCl和NaAlO2的反應問題等,都可以通過應用數形思想有效的避免漏解現象的產生.
當化學計算涉及到氣體問題時,大部分都和壓強有關,所以題目會給出體積或者壓強的變化圖.學生在解答這類題目時,應該將化學方程式根據具體問題進行適當的簡化,然后把未知量放入化學方程式中,排除其他其它.最后,結合圖像關系建立函數方程.




評注若按照常規思路解題,有些通過學生會感覺有些懵,但是學生如果可以根據y、x的關系做出圖像,根據圖像就能夠比較直觀的解得x的不同范圍下的y的取值.
例3 (2014年北京高考題,節選)NH3可通過一系列的反應得到HNO3和NH4NO3,如圖1所示;中,2NO(g)+O2(g)2NO2(g),當其它條件不變時,NO在不同壓強(p1、p2)下的轉換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2.


(1)比較p1、p2的大小 .
(2)當溫度升高時,平衡常數的變化趨勢 .
分析本題提干均是給定的圖像關系,當解答本題時,考生需要把“形”用“數”表示出來,也就是說,要把圖形關系通過變量(橫、縱坐標具體的表達含義)的形式表達出來.
解圖2中,首先分析p1曲線:在p1中隨著橫軸T的升高,縱軸NO的轉化率不斷降低;把它轉化為化學語言就是,NO的轉化率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也就是升高溫度,平衡左移(逆向移動).又因為,如果溫度可引起平衡的移動,那么就會使得平衡常數K發生變化,本題升溫向左移,所以K變小,說明向右進行是放熱的.

評注通過解答本題可見,把化學試題中的“形”翻譯為數學中的“數”,也就是分析圖形中橫縱軸的具體含義,然后轉化為化學問題,便可以輕松作答.
綜上所述,數學是一種抽象的運算工具,而化學是賦予某些數值一定物理意義的運算.將化學和數學思想結合可以達到簡化計算過程,防止漏解產生等作用,因此,在解決化學計算時,教師要適當的將數學思想融入其中,讓學生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湯業高.例析高中化學解題中的數形結合思想[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06):36-37.
[2]張杰.用數形結合解決化學問題[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2(1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