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楊潤愷



摘 要:精準扶貧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現階段,國家精準扶貧已從政府單方扶貧資源的供給逐漸向公私合作(PPP)模式轉變。本文應用層次分析法主要針對PPP產業扶貧模式風險進行了評價,并提出了相應的風險規避措施。
關鍵詞:扶貧資源;政府;ppp產業
一、概述
中共中央提出了“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和“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的扶貧指導意見。目前云南省正在積極探索“PPP模式+精準扶貧”來進行扶貧工作。湖南洞口利用PPP模式發展農村產業也取得了重大成果[1]。因此從整體來看,將PPP模式融入精準扶貧是我國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舉,能夠有效克服有限資源供應效率低,降低國家財政壓力,改變政府主導扶貧的局面。因此需要在PPP項目中明確風險存在形式,制定合理的風險規避措施以保證PPP項目的順利進行。
二、風險評價
應用層次分析法對風險進行定性評價[2],確定風險指標權重從而制定相應的風險規避措施。
(一)構建PPP扶貧產業風險評價指標如圖下所示
(二)構建風險評價矩陣
對PPP扶貧模式風險因素準則層進行重要性判斷并賦予權重值,采用1-9標度法確定構建矩陣如下:
計算PPP扶貧模式風險準則層的指標權重得:,矩陣RAB的最大特征值,一致性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符合一致性檢驗,由此我們認為矩陣具有顯著性水平。
(三)同理可以構建指標層矩陣求得指標層權重值,如下表
(四)計算層次總權重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項風險因素中,收益風險最大,其次是運營風險,最后是低效率風險和政府風險。
三、主要風險規避建議
收益風險應該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對于利率和匯率風險可以借鑒西方銀行有關利率和匯率的風險控制措施[3],建立完善的利率風險控制系統。針對稅收風險,政府應為PPP扶貧模式出臺專門的稅收政策并為其提供稅收優惠。同時企業應該合理規劃資金用途并且積極探索產品銷路最終實現共贏。
其次,針對政府監管不力和管理不到位帶來的風險,政府應建立合理的監管機制,增強監管力度,培養企業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建立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形成具有企業自己特色的預警機制。
對于企業方面,要和政府建立密切的聯系,加強與政府部門的信息溝通。企業公共關系部門要密切關注新聞媒介的動態,隨時搜集政府部門下達的各種命令和文件,并盡可能根據政策法令的變化來調整企業的政策及活動。當然,企業與政府的關系也不是簡單的絕對服從關系,如果企業在執行政策法令過程中,發現政府行為與實際出現偏差,則有責任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修正意見。
在實現精準扶貧這一長期道路上,政府和企業要明確各自的角色,不斷學習,以創新驅動產品研發。 企業不僅要加強PPP人才的培養,又要不斷突破現有的技術,確保未來的發展,有效地降低政府扶貧過程中的運營風險
參考文獻:
[1]呂輝紅.湖南洞口:借鑒PPP 模式發展農村扶貧產業[J].中國財政,2015:65.
[2]Dias,A.Jr ,P.G.Ioannou. Company and project evaluation model for privately promote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996:71.
[3]李強,韓俊濤,王永成.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鐵路PPP項目風險評價[J].經濟研究.2017:7-11.
作者簡介:楊潔(1996—),女,漢族,河北宣化人,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楊潤愷(1998—),男,漢族,河北邢臺人,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