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以及科技進步,4G時代悄然到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面臨愈發嚴峻的挑戰。在新形勢背景下,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實施的主要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立足新媒體優化應用,完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全面建設,將網絡媒體自身所具優勢全面發揮出來,推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開展。在此,本文將針對新形勢下輔導員有效運用新媒體針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展開簡要探討。
關鍵詞:輔導員;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輔導員占據著十分重要的骨干地位,可謂是保障學生健康發展的引路者。現如今,伴隨社會進步及經濟水平提升,新媒體逐步興起并快速普及發展,輔導員立足對騰訊QQ以及微博、微信、公共平臺等新媒體技術的優化利用開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使得傳統意義上的“面對面”模式趨向于“線對線”(在線)模式發生轉變,充分克服傳統教育手段的不足,實現高校思政教育空間的創新拓展,利于相關工作的順利實施,可見,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意義是十分深遠的。
一、簡析新形勢下輔導員通過新媒體技術運用積極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基于QQ群組應用實現學生相互間交流的有效增進
目前,對高校學生而言,騰訊QQ是其使用頻率最高的網絡社交工具之一。伴隨著科技水平提升,手機新媒體技術深化發展,加之QQ能夠實現隨時隨地登錄,基于此,高校輔導員能夠結合具體需求完成一對一或者是多對多、一對多等類型群組的構建,通過群針對學生實施管理,其中涵蓋班長群以及班級群、心理協會群以及黨團群、就業協會群等。在不同群組中,定期針對制定的主題開展討論與研究活動,引導群中學生認真參與討論,積極闡述自身觀點,促使教師跟學生相互間的良性溝通活動。正是因為這一系列活動的進行,輔導員可在了解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的同時不斷教育啟發學生健康成長。除此之外,QQ群具有群空間及群公告、群郵件及群相冊、群共享文件等非常強大的應用功能,輔導員可將學校下達的公開性信息及材料、文件等上傳至群共享或是發送至群郵件中,其中包括論文選題及選課通知、證件補辦申請等多項內容;同時,通過學生個性簽名或者觀看學生QQ空間,輔導員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心情與思想動態,若學生處于情緒低落時期,輔導員可向學生傳遞鼓勵問候,使之倍感溫暖,并在學生QQ空間日志中留言評論,讓學生處處感受到來自于輔導員的親切關注;另外,輔導員可在群相冊中進行班級照片的上傳,跟學生共同分享班級風采,師生團結一致,班級凝聚力全面增強。
(二)立足輔導員微博創建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不斷創新
近些年來,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發展逐漸步入信息化階段,高校傳統意義上的思政教育手段已然難以充分順應時代發展需求以及學生教育要求。在新形勢背景下,微博這一新媒體技術產物,作為重要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可謂是推動高校學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關鍵創新措施手段?!吨袊侣勚芸饭ぷ魅藛T李徑宇曾就博客提出生動的見解,即為“如果把論壇(BBS)比喻為開放的廣場,那么微博就是你開放的私人房間”。為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的順利開展,輔導員可進行自己微博的創建,基于這一網絡平臺將日常生活感悟以及自身心得體會公開表達出來,加深學生對自己的全面了解,促使師生關系更為親近,在日后的相處中更加和諧,利于思想工作實施,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同時,輔導員能夠通過對微博的充分利用,跟學生長期保持良性交流,日常積極開展各項討論活動,使得傳統上思想教育工作備受地點與時間制約的不足被彌補,教育模式從說教轉變為無代溝式的自由平等對話,讓輔導員可在輕松愉悅的范圍中完成相應管理工作,學生倍感溫馨且更加服從教育管理。另外,通過微博,輔導員針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更加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在微博上,輔導員隨時隨地完成教育心理記錄,利于日后的回溯反思;微博還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輔導員日常其實都是在為學生奔波,知曉輔導員的心思都緊系在自己身上,如此一來,學生會更加尊重輔導員,更加信服輔導員。在微博上,輔導員可以關注學生,針對學生微博上發表的文章與狀態等內容展開實時查閱,全面了解學生生活學習及思想動態,同時能夠掌握學生對于自身工作實際產生的看法,有助于輔導員及時進行反思,詳細總結工作經驗,為日后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通過微信方式優化運用加深思政工作的實施進程
作為網絡媒體的關鍵構成部分,微信對于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影響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容忽視。輔導員運用微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首要任務應進行微信群的合理建立,并在群中拉入全部學生,旨在實現學生與學生,教師跟學生相互間的和諧溝通交流。在管理中,將微信跟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得教育工作的時代性意義得以彰顯,讓教師跟學生相互間真正做到零距離接觸。微信具體運用能夠合理劃分為多個方面,基于微信深刻性與共享性,輔導員可在群眾記性各類主題信息的發布,跟QQ群類似,便于學生隨時查看,在學生學習與生活中全面滲透,正是因為教學完成有效共享,學生才能擁有深刻理解;通過微信的快捷互動性,立足語言及文字、視頻及音頻的合理運用,實現話費等交流成本的有效節約,教師跟學生良性互動,積極探討學生所存在心理問題,拉近彼此間距離,有助于問題的解決。由于微信的各類信息均能夠完成共享,進而輔導員可利用工作及心理、生活等各個方面的信息,圖文并茂地在微信中綜合展示,通過微信建立學校及學院、班級等對應的公眾號,共享公開信息,立足原有信息基礎,大力宣傳積極向上的人或事物,讓信息跟生活更為貼近,頗具較強感染力。在微信群中,輔導員可發布跟思政教育相關的主體內容,引導學生全面參與到主題討論中,并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深入探究,最終獲得統一認識。縱觀可知,在高校思政教育進程中,微信所起作用不容忽視,輔導員應做到正確使用微信,拉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之思想升華,健康成長。
(四)運用公共平臺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當前,實時性的聊天平臺很多,如微信、微博以及QQ,這些聊天工具方便學生能隨時跟輔導員交流心得體會,溝通師生情感。班級公共平臺的建立雖不及聊天工具可以隨時跟教師進行交流,但公共平臺屬于一種新媒體,論壇屬性較明顯,其表詞達意效果遠高于其他聊天工具。創建公共平臺時,教師應注意聽取學生需求安排平臺相關版面及主流風格。當中欄目設置可以囊括班級每周動態、班級集體活動、學生留言板、心靈之窗以及學校黨團工作等內容。其中學校黨團板塊的工作內容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關,它既是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總原則、總方針、總綱領,又是學生政治思想發展的正確引導方向。通過創建公共平臺向在校大學生傳遞我黨新進的政治思想,使大學生領會我黨優秀的思想品質及可貴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個人思想境界和自我修養。在充分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何會成為領導中國人民奮進崛起的政黨后,做好入黨準備,以黨的行動綱領規范自身行為。另外,黨團工作也應關注國計民生問題,尤其應對各類熱點問題開展深入解析探討,指引大學生面對問題不可激進,而要成熟處理。大學生愛國熱情高漲是好現象,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容易受人誤導,往往導致好心辦壞事,最終引發危害國家和社會的行為。因而,對熱點、敏感問題進行剖析,從國家和社會大義出發引導大學生做出正確的愛國行為十分必要。班級動態板塊,輔導員可以發布本周或本月班級參加的集體活動、班級工作安排以及學生動向等。對于一些評選活動,也可通過公共平臺讓學生進行匿名投票,不但保護了學生隱私,更體現了公平、公開原則。公平平臺的建立提高了班級管理效率,加強了班級的團結與融合,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結語
綜上,在新形勢背景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輔導員優化運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拓展工作途徑,基于豐富資源共享,高效高質完成學生思政教育,提升學生思想水平,使之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正科.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養的提升途徑探微——以輔導員為例[J].才智,2014(27).
[2]李志.新媒體環境下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J].學園,2016(02).
[3]張玉美.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西部皮革,2016(14).
[4]孫發貴,李昆,馮榮普.智能手機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新途徑的探索[J].東方教育,2015(06).
[5]劉文靜,孫金玲.新媒體形勢下提升輔導員媒介素養的路徑探析[J].亞太教育,2016(06).
[6]項鑫,徐芝蘭.高校輔導員如何利用新媒體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4).
作者簡介:郭春燕(1983—),女,漢族,山西霍州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