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僅注重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評價,這勢必導致教師簡單地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好壞,忽視了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評價。這樣一個班集體也出現了兩極分化——“成績好的”與“成績差的”兩類學生,為班級管理帶來隱患,讓師生之間產生矛盾。通過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還能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同時也讓教師隊伍受到了的很大的益處。下面,我談下個人看法:
一、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促使教師用平等的眼光對待每名學生
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脾氣秉性有差異,自身素質有高低,努力程度有先后,但他們都希望老師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會因為某個的學習成績差而不聞不問,某個犯了錯誤而惡之厭之,某個成績優異就在班內肆意妄為。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一視同仁的對待他們的錯誤與缺點,一視同仁的賞識他們的成績與優點。在實際教學中我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嚴格要求班干部。要他們在搞好學習的同時積極為班級同學服務,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做得好表揚,有違紀立即批評,決不姑息遷就。二是細心觀察優秀生。在肯定優秀生優點的同時及時發現他們的缺點,給予嚴格而有效的教育,否則他們便容易驕傲,以致萌發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甚至發展到瞧不起同學,直至無視老師的教育。三是時刻關注待進生。待進生往往由于學習成績差,或者某方面不如人而顯出悲觀、苦悶、憂郁等消極情緒,所以對待他們特別要注意尊重、理解他們,千萬不能傷其自尊心。通過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機制,我能及時的發現他們的優點,肯定他們的長處,指明他們的努力方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更有目的性地激勵他們克服自身的缺點。
二、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促使師生之間貼心的交流與了解
了解學生是備課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必須全面的、深入的了解每位學生,不但要了解他們成績的起伏波動,更要對每位學生的心理狀態、性格習慣了如指掌。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機制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互相交流的平臺,使師生關系更加親密,有利于促成學生們完美的人格,促進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為了做好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每次班會課上我們都有一個小環節叫作“有話悄悄說”,學生每人拿出一個小紙條在上面寫上自己想對老師說的話,以自愿的方式“寄給”我,有需要回信的我會悄悄的回信……通過這個環節加深與孩子們的交流。除此之外,我還經常開展一些“訴說我的內心小世界”“師生換位小課堂”等主題班會,就這樣慢慢的拉近了我跟學生的距離,加深了我們之間的情感,通過我的直接參與,對他們進行了有效的引導,讓他們樹立了良好的思想道德觀,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進而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促使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愛、付出愛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師應是愛的使者。那如何去愛學生呢?師生、同學之間又如何能團結友愛呢?熱愛學生就應該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關心他們,給予他們真誠的幫助與支持,客觀的評價他們的表現,誠懇的指出他們的缺點,并幫助他們糾正。團結同學就應該互相幫助、同甘共苦。老師的付出學生們能感受的到嗎?對他們起到作用與否?這就要靠老師的教育引導去感受、靠班級的團結友愛去實施,讓孩子們都擁有一份愛心。
記得那是一個三年級的班集體,由于孩子年齡小對人情世故的意識比較淡薄,如何才能讓他們體會到愛的動力呢?通過《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我發現他們對父母的愛感觸很深,于是我就從這里入手給他么講述著自己的親身經歷,并通過教他們唱《父親》《母親》這兩首歌曲,讓他們感受父母對兒女們的期望,啟發他們回報父母的愛。一句句的歌詞寫在黑板上,讓他們記到本子上,印到腦子里,甚至刻到心靈的深處,起初大家還為唱歌而感到興奮,一遍又一遍的學著唱著……突然我發現有一個學生的眼睛紅紅的,接著第二個,第三個,他們唱懂了爸爸媽媽,他們唱懂了親情,體會出了愛的偉大。從那件事后他們都開始懂事了,知道了相互關心,知道了付出與回報。在學期末的家長會上,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在班會即將結束時班長提議大家齊唱《母親》《父親》獻給他們的爸爸媽媽,家長們聽了個個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作為班主任的我也被這群孩子們感動了。
四、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促使教師去感染和影響每個學生
老師是學生的楷模,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學生人生路上的風向標。學生的模仿性較強,老師是他們最親近、最崇拜的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一位學生。老師的情感態度比任何語言都具有感染力,老師的風度儀表、氣度胸懷都是對學生無言的教導,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是每位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通過對學生素質綜合評價能夠印證出一個老師、一個班的老師甚至是整個學校的老師的整體素質。因此作為老師首先應該注重自身的德行修養,強化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然后用崇高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影響每一個學生。
在德行修養方面,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在知識能力方面作為老師要更全面些,不但要精通一門的功課還要對其他科目的知識廣泛了解,這樣才能 “傳道、授業、解惑也。”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于誤人子弟。倘若學生給你提出的問題你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在學生心中的威信也就會逐步喪失。到那時學生對你已沒有信心可言,對你所教授的學科也不可能再有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通過我們的德行去感染每一位學生,用知識去影響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全面的健康的快樂的成長起來。
總之,學生素質綜合評價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內容,搞好這項工作將促使學校教育改革的進程,因此讓我們共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搞好素質綜合評價工作貢獻力量吧!
作者簡介:陳端,新河縣西流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