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民族地區院校肩負著為民族地區培養各類人才的使命?!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這門課是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要渠道。這門課應充分發揮該課程的教育功能,將其作為加強和改進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要內容,使大學生的民族法制意識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民族法制教育;習慣法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民族地區高校,這門課的法律基礎部分的主要任務就是使大學生基本了解和掌握《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相關的民族地方法律,為大學生將來到民族地區工作奠定相關的法律基礎知識,以便更好地利用民族法律法規保障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權益。
一、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民眾的法律知識現狀
彝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彝族也是創造了燦爛文明的民族,彝族是一個有自己語言和文字的民族。彝族法律思維是彝族人民在長期的經驗生活中逐漸積累和時代變遷的過程中在處理法律糾紛時所采取的模式。
彝族社會中普遍存在國家法和習慣法。在傳統社會中,習慣法始終是規范彝族社會生活中微觀秩序形成的核心規則,是對家庭關系、繼承關系、糾紛解決關系的規范。彝族習慣法作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彝族民眾聚集區的糾紛解決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隨著社會變遷的加劇,原有的糾紛解決機制正在隨之發生改變。傳統型權威糾紛解決的影響力正在呈現下降趨勢,而國家法律的認可度正在慢慢提高。但是,由于很多的彝族民族生活在偏遠的農村地區,交通不便,與外界交流較少,再加上彝族民眾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法律知識的灌輸和認可度。
彝族地區民眾為了更好的與其他民族溝通交流,為了很好的實現小康社會,為了更好的實現現代化和國際化,那國家法的認可度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二、楚雄彝族自治州迫切需要法律人才
多年以來,楚雄師范學院為國家和民族地區輸送了上萬名以少數民族為主的高級人才和專業人才,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隨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方略的提出,民族地區希望通過實施民族法律法規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的訴求日趨強烈,而民族地區卻缺少民族法律法規方面的人才。包括法學專業在內的學生能否成為民族地區的法學人才,要看其能否在民族法制建設中做出貢獻,為推進民族法制建設盡到責任。
在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3·1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案事件發生后,對民族院校大學生的民族團結、民族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法制觀念、民族法律知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培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學生法制觀念的重要內容
當前,全國各族人民正在致力于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但是,國內外少數敵對分子害怕我們發展起來,他們妄想破壞我們的民族大團結,企圖阻礙我國的經濟建設。針對敵對分子的蓄意搗亂和破壞,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使各族學生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使民族院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真正成為能夠抵御各種反動勢力的滲透與分化,真正能夠成長為不僅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堅定不移地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
從該課程法律基礎知識的安排來看,基本包括了我國法律基礎知識,重點介紹了法律意識、法制精神的培養,介紹了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并且提出了遵守法律的要求。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增強了大學生維護法律尊嚴的責任感,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嚴格履行公民法律義務,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家民委發布的《民族法制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是重要內容
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建立科學規范的立法機制,推動涉及民族方面的立法工作,不斷完善體現中國特色、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民族法律法規體系。全面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務的能力,提高民族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建立健全民族法律法規監督檢查的體制機制,推動民族法律法規全面實施。加強民族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和遵守法定義務的意識,提高全社會對民族法律法規的認知程度。加強民族法制理論研究,完善民族法制理論體系。
(三)把《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等內容編進教案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中面對的是全國的大學生,關于民族地區的法律法規較為抽象。我們應該結合楚雄的實際情況,把楚雄地區的相關的法律法規編進教案,讓學生們有所了解。民族地區法律法規和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關系。我們不僅要向學生灌輸民族地區法律知識,而且必須做好法律基礎的普及工作。
隨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方略的深入實施,民族地區干部群眾的民族法制意識需要不斷提高和加強。作為民族地區未來的中流砥柱的大學生,他們對民族法律法規方面了解的并不多。楚雄師范學院作為向楚雄彝族地區輸送未來政府管理者和決策者的民族高校,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相關民族地區法律的學習,使大學生自覺樹立和增強民族權利意識,同時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勇于承擔民族責任的觀念。
參考文獻:
[1]王春煥.民族法制建設與西藏高校法學人才的培養[J].民族教育研究,2007,(6).
[2]夏桂霞.應重視多民族國家青少年的國家意識認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0,(4).
[3]王偉.衛俊棟.試論新形勢下民族高校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0,(4).
[4]民族法制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N].中國民族報,2011-08-12.
作者簡介:馮維雅,楚雄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