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是一所完全按照省級示范園規劃建設的公辦園,于2015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由于地處城鄉結合部,加之新建園之故,家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筆者通過書面問卷及訪談等方法,對幼兒家長進行了“學前教育的觀念認知、行為表現”等方面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缺乏對學前教育價值的足夠認識,缺乏實施家庭教育的技能,同時對親子活動重要性表示認可,有參加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積極愿望,并希望借此提升自己的育兒理念和方法。為此,我們針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試圖通過調查和實踐,充分發揮幼兒園的紐帶橋梁作用,整合資源、尋找途徑,選擇有效的方法,幫助教師科學的組織親子活動,提高幼兒園親子活動質量,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推動家園溝通合作,加強家園溝通與合作,密切家長、教師、幼兒三者關系,增進親子情感交流,促進家長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育兒水平的提高,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進而形成幼兒園辦園特色,提升新建園地區影響力。目標具體如下:
(1)了解本園開展親子活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針對園本特點,充分挖掘家長資源,探索適合本園的親子活動課程體系及操作方法。
(2)提高家長對“親子活動”的認識,并延伸到家庭中開展。把握多種親子互動的方式,提高親子活動質量,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親子溝通的有效性。
(3)使幼兒樂意參加親子活動,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幫助下得到各種能力的增長,能夠理解和遵守親子活動的規則,全面和諧、富有個性的發展。
在具體實施親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教師對親子活動中家園雙方主體地位的認識上存在偏差,導致對家長資源挖掘不全面、活動流于形式,具體問題有:缺少與家長在親子活動的內容、時間安排上的溝通;組織形式單一、創新性不足;活動中家長主體資源開發利用率不高。教師、家長、幼兒三方在親子活動中互動不佳,教師在組織開展親子活動時缺乏有效指導。
針對存在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策略。
在理念上,要求教師正確認識請在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在行動上,要不斷研討和反思,豐富親子活動的內容、提高親子活動的有效性、有效利用優秀家長資源,“平等、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幼兒身心發展?!?/p>
一、問卷調查,提煉家長核心問題,促進親子活動中家園互動的實效性
開園不久,我們向家長發放了《親子活動合作意向書》問卷調查表,內容涉及家長的職業、特長、可為班級提供哪些幫助、是否愿意參與、策劃或協助親子活動等,并就哪些事情是家長最關注的?哪些問題是家長亟待解決的進行提煉,根據關注程度和等級排列出了先后順序。通過閱查調查表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家長愿意盡自己所能提供實質性的協助,也為我們提供了新鮮的信息。我們知道信息本身就是家長的需求信號,努力將此轉化為教育內容,讓家長體驗到參與的成就感。如,有家委會成員建議,可否利用“春之韻”踏青節開展戶外遠足和種植活動。我們積極支持,“遠足踏青尋春記”親子活動便在家長委員會成員的策劃之下,如火如荼的開展。由此之后,由家長自發產生的活動主題越來越多,家長的成就感、主人翁意識得到的充分的體現。
二、積極溝通、合理安排活動時間,保障家長參與親子活動的便利性
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發現家長無法參加親子活動大部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于是,我們積極考慮如何加強家長參加親子活動的便利性。首先,在學期初與家委會成員共同商定本學期親子活動計劃并告知家長,讓家長對本學期的親子活動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根據親子活動的內容、形式,征詢家長意見,盡量把活動安排在雙休日、節假日或周五放學后,大大提高家長對親子活動的參與率。
三、教師、家長共同設計親子活動,發揮家長優勢資源
家長的職業遍布各行各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教育資源,能為親子活動的開展提供多種支持和服務。在家長教師這個活動中,以往,老師總是通過語言向家長傳達任務或請專業的家長做介紹,至于看懂與否、聽懂與否,老師都沒有在意,只是把這當成一次任務來完成。
現在請“家長老師”做活動時,會從安全與教育價值兩方面出發,與家長共同踩點、備課,教師會將預期目標傳達給家長,最后一期設計活動方案。將教師的專業與家長的職業有效結合。這樣的親子活動真正做到家長資源的有效利用。
四、親子活動設計充分體現兒童觀,符合幼兒特點,不斷提升活動質量
以往,我們總是把親子活動當成一項任務,所設計的活動方案更多的考慮如何完成幼兒園下達的任務?,F在,我們把親子活動的關注點放在促進兒童發展,向家長傳遞育兒觀上。為此,設計的活動除了要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心理發展特點、認知能力外,還要考慮如何透過親子活動建立一種親情化、科學化、游戲化的互動親子教學模式,讓家長在工作之余,體驗濃郁親情,收獲滿滿的育兒經。
五、使教師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身專業化水平
在親子活動的開展中,我們注意采取多種活動形式,注重實踐,以豐富多樣的活動吸引家長參與。無論哪個活動,從開始的設想、計劃到組織、實施,再到我們教育理念的體現,對教師的專業化素質而言,都是一次挑戰,不但有助于掌握孩子的年齡特點,而且在活動設計和環境創設中積累了家長工作的新思路、新經驗。教師已有的理論知識不再單純地停留在表面,而是在不斷的反思與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今后的親子活動開展鋪設了路基。
六、通過“親子活動”真正實現了家園互動,多方位開發了幼兒教育資源
通過“親子活動”這一有效途徑,使過去單一要求家長配合、單向對家長指揮轉變為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將“合作意識”深入人心,充分發揮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優勢,較好地發揮了家園合力的整合效應?!坝H子活動”作為一種有效的聯系家園的橋梁和紐帶,進一步提升了教師與家長對兒童教育的認識,使大家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并不等于幼兒園教育,從而樹立起大教育的觀念。親子活動以孩子為中心,在相互信任、密切合作、協調工作的前提下,最終實現了各項教育資源的整合,形成教育的合力,促進兒童的和諧發展。
以親子活動為抓手,有效發揮家長教育資源,同時教師開展親子活動的能力、水平提高,形成幼兒園辦園特色,提升新建園地區影響力,使孩子在愛的教育中茁壯成長,成為健康、和諧、快樂、積極的現代兒童。
作者簡介:梁雯婧,甘肅省岷縣西城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