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贊 李東
摘 要:針對高職高專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革教學內容,靈活使用多種教學形式,結合實際,拓寬思路,以提高教學質量,改革后的解剖學教學法更符合培養高職高專實用性護理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高職高專;護理;人體解剖學;教學
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畢業生是臨床護理工作的主力軍,如何培養出滿足臨床、社區、家庭延續護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護士,一直是護理教育界探討的方向。人體解剖學是護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它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科學。人體解剖學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礎課程,是生物科學中的形態學科。狹義的人體解剖學最為傳統的分科包括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外科解剖學以及運動解剖學等內容。醫學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在結構功能和職業崗位需求等方面與本科院校不同,解剖學教學以講授系統解剖學為主,一些專業還會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在授課中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如《正常人體結構》、《人體解剖生理學》等,把解剖學與組織學、生理學等相融合。系統解剖學是按人體器官功能系統闡述正常人體器官的形態結構、位置毗鄰及其發生發展的科學,特點是用刀切割、用肉眼進行觀察,這也決定了解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驗密不可分的學科。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等科學技術不斷被應用于人體研究,解剖學的教學也進入一個成熟發展的時期,不同教學模式的探索應用將出現一個百家齊放的階段。人體解剖學內容量大,專業術語很多,專業術語拗口難記,需要尸體標本等特點。且學校擴招,學生人數多需求增加,但實驗室建設的落后,教學器材的落后等,加之社會的發展,學生思想和學習方式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有效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改革。
1.樹立新的實驗教學理念,加快教學團隊建設
我國教師法界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也是教育過程的實施者,可見一個學校的師資力量在教育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醫學高職高專院校的師資隊伍普遍存在著師資力量薄弱、結構不合理、專業性不強等問題。我想學習高職高專是中職升格而來的院校教 師研究生以上學歷少,部分教師學歷甚至仍停留在本科以下水平,職稱方面較少教師具有高級職稱,能獨立進行學術研究的專業化教師也少。其次大多數老師沒有經過系統的護理專業培訓,對新的整體護理觀念缺乏了解。寒暑假期間,教師可到醫院臨床科室進修學習,掌握醫學新進展,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同時聘請護理專家開展專題講座,提高對護理專業實驗教學的認識,樹立基于護理崗位需求,強化職業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理念,把基礎護理的相關技能和臨床護理的相關知識滲透到解剖學實驗教學之中,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滿足培養實用型護理專業人才的需要。
2.改革實驗教學內容,突出護理專業特色
我國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模式遠遠滿足不了臨床護理實際應用的需要,系統解剖學教學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未能緊密結合和充分反映護理專業的特點,即與護理操作、治療、病情觀察、護理診斷和生活護理等需要的應用解剖學內容講授很少。這種狀況的后果可從一部分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某些護理醫療事故中表現出來。因此, 改革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材內容勢在必行。將一些與臨床護理常用知識相關的內容引入教材,如各種注射技術(皮內、皮下、肌肉、靜脈法射等)插管技術(胃腸插管、氣管插管、導尿插管、肛門插管等)、穿刺技術(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盆腔穿刺等)、急救技術(急救止血、各種引流等)和護理技術的應用解剖學等方面的知識。骨折、褥瘡、分娩等基本概念及相關護理知識。這樣既能 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基礎醫學知識與臨床護理有機結合起來。
3.改進實驗教材,加強實驗室建設
目前解剖學實驗教材大多套用其他專業的教材,未按護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護理崗位的實際需要進行編寫,缺乏針對性和適用性[1]。應該組織力量編寫護理專業實驗教材,突出護理專業特色,樹立整體護理觀念,適應專業培養目標,精選護理崗位必備知識,滿足崗位職業需求。同時加強解剖實驗室建設,引進現代化實驗設備,如解剖學虛擬實驗系統,開展虛擬實驗。利用虛擬實驗系統,重新構建三維立體圖象,使學生能從人體的體表一直觀察到到深層結構,并可隨時從不同部位,角度反復觀察。并可運用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分析和記憶能力。虛擬實驗系統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目前,我國部分院校已開展此項教學,與此相關的漢化《系統解剖學圖譜》及《斷層解剖學圖譜》已相繼被應用到教學中[2]。
4.完善實驗考核標準,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通過把實驗考核成績列入課程總成績,占總成績的30%,提高學生對實驗課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完善實驗考核評分標準,其中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基礎理論知識各占 30%,實驗態度和實驗報告各占 20%。以護理崗位職業能力為導向,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應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通過更新教學理念,改革實驗教學內容等措施,在解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更加突出護理專業特色,注重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把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緊密地聯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達到了高職高專護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質,為以后勝任臨床護理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鋒,龔鑫,趙健等.思維導圖學習法應用于藥學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的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28.
[2]董曉華,孟憲勇,張海紅等.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