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興珍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興趣詮釋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百度百科中強調興趣以需要為基礎,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興趣基于精神需要(如對科學、文化知識等)。人們若對某件事物或某項活動感到需要,他就會熱心于接觸、觀察這件事物,積極從事這項活動,并注意探索其奧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想轉變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還須從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入手。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產生和發展來的。
學校教育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切實關注孩子們的心理需求。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切實的去研究小學生的數學興趣現狀,才能有針對性的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培養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符合學生自身的內在需求、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符合高效課堂教學的要求、是學生終身學習發展的需求。
一、數學學習興趣現狀
1、學習興趣情況復雜
現在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狀況很不容樂觀,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沒興趣或者是興趣比較低,遠不及喜歡學習其它學科,從訪談的結果可以看出,有的小學生比較喜歡學數學,有的卻是由于是主課,想要升學等外因,而被迫喜歡學,有的則是無論如何都不喜歡學。
2、學生學習數學缺乏意志力和恒心
很多學生剛入學沒有認真的學習新知識,導致落下課程,慢慢的就成績下滑,尤其是當知識的難度越來越高,學生就會產生畏懼心理,更沒有學習的情緒,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決心。
3、教學方式的選擇不能完全符合學生興趣
學生對教學方式的喜好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所處年級和知識結構的不同呈階段性改變的。
許多學生都期望生動的、可參與性強的課堂教學模式,反映出學生們對傳統教學模式----講授法的反感。課堂教學模式要不斷推陳出新,形式多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進而培養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數學學習興趣缺失的原因分析
1、數學課本身的原因
大部分學生認為數學脫離我們生活實際,枯燥無味,數學題太抽象,沒意思,要套公式、定理,還要思考,體會不到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很無聊。有的學生認為老師上課呆板,沒意思,布置作業多,作業方式缺乏變化,常為算與寫。有的學生認為自己數學成績不好,對于數學一竅不通,雖然去輔導過,但沒有一點效果,所以沒有信心,也不愿意學數學。
2、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不夠
很多教師在備課時根本就不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的情況,只是一味的憑已有經驗與教學大綱主觀的去進行教學設計,雖然教師在課堂上也很多次的對學生進行提問,但只是習慣于讓學生回答自己事先設置好的問題,這樣的教學過程只是教師從形式上問問學生聽懂了沒有,實際上根本沒有管學生聽懂沒有"至于課下對學生的提問則是更不可能的"這樣的師生溝通,根本沒有起到實際的作用,教師在備課時的教學設計還是比較主觀的,根本就顧及不到學生的實際狀況,學生則由教師反復的,花大量的時間灌輸自己已經熟知的知識,會感到學習負擔很重,而且對學習感到厭倦,無法提起興趣"或者是學生還沒有把比較生疏難懂的知識學會時,教師早就己經宣告內容結束了,這樣會使學生沒有學習積極性,最終失去了學習興趣"
3、部分學生注意力穩定性差
根據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的一項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成績有 41%取決于學生的注意穩定性和學習的持續能力,而注意穩定性的作用比學習的持續能力更大。
對學生來說,大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獲得還是要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傳授,由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課不專心,獲得的知識不能形成一個整體,支離破碎。如此就破壞了數學知識的整體性,數學學習的難度就會增加,漸漸地學生就會喪失數學學習的興趣。
4、部分教師的教學手段不豐富、缺乏吸引力
數學教師的素質對學生的數學素養啟著決定性的作用。有些學校的部分數學老師,由于“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學中只顧及那些有升學希望的學生,硬性的把教學內容加大加深,使學困生根本無法適應,部分教師的教學手段不豐富,沒有吸引力,這樣就很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還有為了趕進度,應付考試,許多教師把原本屬于學生自己支配的用于反思所學知識的時間都占據了,常常大包大辦。最終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一點兒一點兒的減弱了,從希望到失望再到絕望。
三、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探討
1、轉變學生學習觀念
尊重學生人格,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來制定,利用情感因素“以情傳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按部就班的實現一個個小的目標,學生的自信心逐漸增強,學習興趣逐漸增加,循序漸進,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探究正確的數學的練習方法,及時對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和鼓勵
學學習本身對學生是一件高興的事,可大量重復性的練習讓數學學習失去了它的本身的樂趣,數學變得乏味。我們應該對練習變得有趣,有趣的練習可使學生在愉快中獲得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習和教學效果。精心設計練習內容,練習的形式還要多樣化,除了選擇題、填空題??梢栽O計類比對比練習、順向逆向練習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判斷題,讓學生裁決是對還是錯,讓學生真正成為練習的主人。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講解過程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
對于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要注意方式方法,絕不能諷刺挖苦。要肯定他們的長處,表揚他們的優點,不要吝惜贊揚的語言。通過鼓勵與表揚的語言,慢慢的讓學習困難生拾起信心,一點點的積累,最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創設適當情境,靈活的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要根據教材中的內容和教學目標,結合初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一些能引起與他們認知沖突并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起他們對知識的強烈追求和學習的興趣。通過主動探究、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獲得適應未來社會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培養勇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的學習活動。
在課堂教學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賴于教師創設情境,重視激活學生的思維來增進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使學生變消極被為積極主動出擊,進而把學生引入到一個嶄新奇妙的境界中領略獲取數學新知識的樂趣,從而使學生了解數學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非常清楚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各種生活經驗。不能總是設計一些虛無縹緲的問題或情境,使學生就像沒頭的蒼蠅亂撞。這只有學生明白了,教師在研究教材和備課時就要努力挖掘學生生活中的相關素材,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經驗,才能使教學內容不空洞,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確確實實有很多問題需要他們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的事實,才能更好的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更有助于我們教學工作更有效的進行。
4、開展特色數學活動
開展數學活動課,多做數學游戲,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數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通過游戲活動,使課堂氣氛妙趣橫生,激發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可以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引入競賽法激發學生興趣。競賽是按照我們的自尊需要、成就需要而激發人們努力向上的一種手段,所以采用小組——游戲——競賽法協作式學習激發外在動機,從而能夠培養中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