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波 史麗敏
摘 要: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的實際情況,分析了目前本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針對現狀提出了對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路。并論述了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具體實施辦法。關鍵詞:課程體系改革;理實一體化現代制造技術迅速發展,數控設備日趨完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課程體系及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課程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要素,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關鍵環節,課程體系調整必定受到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變化的制約。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增長和工業技術改造力度加大,眾多企業的生產組織形式更具柔性,企業對寬基礎、多技能的復合型員工的需求大量增加,對生產一線工作人員的技術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現行的課程及實踐教學環節體系已很不適應企業現行的用人狀況。我們學生所具備的知識結構相對于企業需求有所脫節,而作為體系主導的教師的知識結構也已相對陳舊。這就要求我們應按職業教育特點、按職業崗位群要求的知識及能力來設置課程和實訓環節:以知識運用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打破原來的課程體系,將課程進行優化和整合,根據職業崗位群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設置專業教學模塊。1 目前數控專業理論課存在的問題1.1 專業基礎提煉不夠理論課內容有部分內容是屬于研究和了解范疇的知識,這些可講可不講的知識占用大量的授課時間,如金屬材料中的晶體結構、鐵碳合金相圖,機械基礎中的自由度的計算,數學中的集合,對一線工人來說沒有什么用處。1.2 理論課與實踐教學不同步學生在第一學期進入車間實習普通車床時,卡尺的讀數,圖紙的識讀都還沒有講到,如數控編程課程講解完,在車間實習時有些指令練習不到。1.3 理論課與實踐課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不從分理論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用ppt課件,而ppt課件已經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不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4 實踐教學與工廠生產脫節實踐教學中實用的設備與工廠中的生產設備不一致,實踐的材料、刀具、工件類型與工廠生產符合率很低,造成學生無法適應工廠的生產環境,不能學以致用。年輕教師缺乏工廠操作的相關技能。2 對課程體系建設的改進思路2.1 突出理論課的應用性整個課程體系不講求理論知識的系統及完整,而強調職業崗位的針對及應用,一些專業基礎及專業技術課程要整合為綜合的主干課程,這樣有利于教師對專業課程內容設置的統一調整,也便于教師向技能型轉化,便于增設強化技能的實訓環節:機械制圖應以讀圖為主,為配合企業用人,加強學生就業;將數控加工工藝和數控編程于操作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實踐教學與工廠產品相結合的校本教材,實現了專業課程體系與生產實踐所需綜合性知識相統一。2.2 校企聯合辦學改變實訓設備及材料的投資方式,學校與多家工廠聯合辦學,可以把工廠搬到學校中,也可以創辦校內工廠讓學生與工廠完全接軌,從開始的理論知識到實踐教學再到校內工廠,充分發揮學校與工廠一起培養學生實踐操作和把理論應用到實踐的能力。2.3 企業產品+模塊的模塊式構建一體化課程體系理論課程以企業產品為基礎講授相關的基礎知識,實踐訓練以企業產品為模塊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教師根據企業相應的產品設置相應的崗位,根據崗位需求設計訓練項目。從而能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進行教學設計。3 一體化教學具體實施辦法3.1 將學生分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基礎好、興趣濃的的學生與基礎薄弱、興趣不濃的學生分成一組。按照工廠崗位需求設定工作崗位,讓好學生帶動差生一起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3.2 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按照課程教學培養目標,我們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進行詳細的分解。以工廠產品圖紙為依據,先進行理論教學,然后進行普通車床實訓項目,再進行數控車床實訓項目。理論教學以圖紙為依據,識圖,公差、金屬材料、刀具、夾具、工藝、編程等基礎課程按照崗位需求提煉相關知識為學生進行講解。普通車床的實訓教學主要讓學生掌握普通車床放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刀具刃磨技能。為數控車床實訓教學打下基礎數控車床的實訓項目主要包括內外圓柱面,內外圓錐面,內外圓溝槽,內外圓三角螺紋等實踐知識。按照社會崗位需求,企業產品生產需要進行相關知識的實踐訓練。通過上述課程內容重組,理論與實踐教學全部以企業產品為依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學生能夠適應企業需求,不需要企業進行在培訓。3.3 一體化教學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起來,在技能訓練中掌握理論,在理論學習中提升操作技能;多給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同學們從枯燥乏味的理論中解脫出來,獲取他們需要的就業技能;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加強實踐教學,注重技能培養和考核,突出職教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