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玉坤
摘 要: 現代化的建設工程發展,對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依賴性是比較高的,該項材料在應用的過程中,基本上可以較好的改善傳統施工的不足,在長遠發展的層面上,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些問題解決,不能通過傳統的手段來完成,尤其是自收縮問題,該項工作的開展必須從多個角度來出發,這樣才能創造出較高的價值。文章針對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縮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縮;問題
對于高性能混凝土而言,其在現階段的應用中,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歡迎,很多工程建設,都因為融入高性能混凝土后,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自收縮問題的存在,對于高性能混凝土造成的不良影響是比較多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工作的實施上,一定要從長遠的角度來出發,避免在后續工作的落實上,造成嚴重的缺失和不足。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縮問題影響因素
現階段的建設工程發展,正不斷的從長遠角度來完成,很多內容都能夠創造出較高的價值。為了在今后的工作成績上更好的提升,必須堅持在高性能混凝土方面做出合理的應用,尤其是針對自收縮問題,應堅持做出良好的把控,這樣才能避免工作的隱患頻繁出現。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縮問題的影響因素,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幾項內容上:第一,材料因素。高性能混凝土的操作過程中,對于不同的混合材料存在非常嚴格的要求,如果某一項材料的操作,沒有做出比例上的精確提升,或者是在應用的型號上出現偏差,都有可能導致自收縮問題的反復出現,這對于地方發展以及綜合建設,都容易產生不好的影響。第二,人工因素。自收縮問題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現象,我們在具體控制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加強高性能混凝土的人工把控。例如,有些技術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總是依賴自身的工作經驗,對于相關的先進理念、技術手段、應用設備等,并沒有及時的做出改善,這就很容易導致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縮發生概率不斷提升。
二、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縮問題的控制對策
(一)加強材料的質量把控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高性能混凝土的實施,已經在行業內達到了高度的統一狀態,并且對很多建筑工程的質量,都產生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為了在將來的工作成績上更好的鞏固,必須堅持在自收縮問題的控制上,按照一定的策略來完成。例如,我們必須針對高性能混凝土的所有材料,都進行質量上的嚴格把控。首先,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和過程中,對于水泥的應用,水膠比的操作,都需要做出全面的把控。有限元分析的數據輸入包括混凝土28d抗壓強度,泊松比,混凝土約束試件截面厚度,三角形單元節點數,步數,步長(取0.1,并依次增加0.05),徐變開始齡期,固定節點數及節點編號,混凝土28d彈性模量,混凝土線膨脹系數,如圖1所示。
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充分觀察不同比例下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否能夠對建筑工程產生較好的服務,以及不同比例下的高性能混凝土在自收縮問題的發生概率上是否較高,這樣就可以在后續工作的實施上,獲得針對性的指引,不至于造成嚴重的隱患。其次,在材料的質量把控過程中,需要堅持在進場前,進行測試分析,觀察材料本身的性能是否達到預期,是否存在劣質材料混合現象,做出仔細的篩選。
(二)提高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
我國在現階段的發展中,正處于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為了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上取得更好的效果,還應該從主觀的角度來出發,針對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出良好的提升。首先,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縮問題,將會對混凝土造成嚴重的破壞現象,同時在很多方面都會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因此,所有技術人員在開展工作之前,都必須接受全面的培訓與引導,確保其在具體工作的踐行過程中,能夠通過正規的技術手段來操作,減少錯誤的工作模式應用。其次,技術人員的素質提升過程中,要設定好各自負責的區域,按照責任制的分配方法來完成。當代的高性能混凝土操作,得到了業界內的廣泛關注,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需要持續性的監管,這樣才能減少漏洞的出現。第三,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過程中,還要定期審查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是否嚴格按照技術標準來完成,發現問題后是否及時的上報,要堅持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和分析,確保在發現問題后,能夠及時的處理,減少工程的損失。
(三)加強自收縮的深入研究
對于高性能混凝土而言,其在現階段的應用過程中,的確能夠較好的推動建筑工程進步,很多工作的開展都沒有展現出嚴重的不足。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縮問題,仍然要保持高度的關注,并且在具體處理的手段上,應做出科學的革新,不能總是按照傳統的模式來運作。在配合比設計中,影響自收縮最顯著的因素是水灰比,然而增加水灰比雖然可以有效地降低自收縮,但卻不太切合實際,因為水灰比主要是由強度和耐久性所決定的,如表1所示。
材料方面,使用膨脹劑的混凝土的自收縮值比普通混凝土要低,用部分粉煤灰替代水泥也可以明顯降低自收縮,減少干縮用外加劑對于降低自收縮也是同樣有效的。
總結:
現階段的科技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高性能混凝土的操作已經成為了必要性的選項。從自收縮問題的角度來分析,現代化的控制手段和分析理念較為先進,整體上未出現嚴重的缺失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繼續對高性能混凝土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把控,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這樣才能在后續工作任務的處理上,不斷的獲得更好的成績,推動社會建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美艷,陳露一.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縮特性試驗研究[J].世界橋梁,2017,45(05):60-64.
[2]葉小林,岳新興,蔣國榮,劉松,葉仙松,周彪.石粉對混合砂高性能混凝土早期體積穩定性的影響[J].混凝土,2017(04):95-98.
[3]姜凱.高性能混凝土的發展與應用[J].價值工程,2016,35(10):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