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濱如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江蘇 徐州 221008)
我國是煤炭大國,無論是煤礦開采還是煤炭燃料都是世界首位。傳統型的能源結構及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在經濟增長的同時,環境問題也日漸突出。環境保護部2016年《全國環境統計公報》顯示,廢水排放總量達571.7億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2321.2萬噸,煙塵排放總量901.6萬噸,工業粉塵排放量584.9萬噸,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781.8萬噸,很大程度上是由采礦和煤炭燃燒以及煤化工業污染排放所致。年度污染治理項目投資總額4490.3億元,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當年GDP的1.49%,在國民經濟中的投資是巨大的。因此,改進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提出資源可持續開采與綜合利用的環境會計核算方法十分必要。
第一,環境會計的概念。何謂環境會計,環境會計核算即是綠色會計核算。它是運用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財務方法,對特定經濟主體即企業活動,采用適當的計量手段,衡量其對自然生態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環境會計較傳統會計而言,它是融環境科學、社會科學、經濟資源學和會計科學為一體的跨學科綜合學科。
第二,環境會計的特點。環境會計與傳統會計相比,有其明顯的特點。用圖表來表示更明確,將環境會計與傳統會計進行比較分析,二者在核算觀念、核算角度、核算原則等方面均有不同(見表1)。
我國大型煤炭企業大多為國有骨干企業,在行業內資源、安全和環境等方面有許多共性。我國煤炭有統一頒布的會計核算準則及會計制度,其各經濟主體的會計核算大致相同。
表1 環境會計與傳統會計特點對比表
我們通過調查研判,以徐礦某企業為例進行說明。
第一,以徐礦為例分析煤炭企業面臨的問題。作為全省老煤炭工業基地,對華東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源、安全和環境壓力在增大。企業在發展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1)資源枯竭,歷史包袱重,面臨企業轉型;(2)煤礦面廣點多,產業集成度低,市場成長性差;(3)綜合利用成度低,環境壓力大。
第二,徐礦集團環境會計核算現狀分析。集團雖然在戰略轉移,產業升級,多向發展方面探索出了可喜路子,但在會計核算方面仍就沿襲傳統會計核算方式,對環境資源的核算較為欠缺,僅在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科目中對資源補償費有所顯現。未對環境資產和負債進行單列核算,企業注重的僅僅是經濟利益,而忽視了環境及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分析徐礦集團目前的會計核算制度體系,存在以下幾點不足:(1)環境資源核算缺失。傳統會計不核算生態資源,認為其沒有價值,忽視“自然資本”價值,環境資源資產沒有納入核算;成本構成只考慮了制造成本,對環境污染成本和生態資源成本均未予考慮,導致企業為降低成本以犧牲環境為代價。(2)環境成本核算缺失。環境因素科目在財務報表的表內未列示,缺少環保資產評估。在成本核算上,忽視了環境成本,使企業不能針對環境問題列支處理,稅收等優惠政策沒有充分顯現,調動企業治理環境的積極性不利。
1.環境會計賬戶的設置。徐礦環境會計賬戶可以按表2進行設置。
2.環境會計的具體核算。本文在此只對環境資產的部分核算進行列舉。
表2 徐礦集團環境會計常用科目表
首先,煤炭企業環境資產的核算主要是煤炭企業核算本企業所使用的環境資產,目的是正確反映企業的資產存量。
其次,“環保專項存款”賬戶,該賬戶的借方反映煤炭企業收到的專門用于保護環境的款項,貸方反映支付保護環境的款項。
再次,“應收環境賠款”賬戶,因其他企業的環境破壞、排污損害,而導致本企業成為受害者,而對污染者提出的損害賠償。在“應收環境賠款”賬戶的借方反映相關債權,在賬戶的貸方反映收到的賠款。
確認債權時,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環境賠款
貸:環境收益
收到賠款時,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環保專項存款
貸:應收環境賠款
最后,“環境無形資產——環境治理專利技術”,該賬戶反映企業為治理環境污染自行研究開發或購入的專利與專有技術的多少。
企業從外部購入專利與專有技術時,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環境無形資產——環境治理專利技術
貸:環保專項存款
1.煤炭企業環境會計應用措施。(1)建立健全環境會計核算,企業環境信息原始記錄非常重要。應當單立收集并與日常會計核算原始憑證相剝離,相關環境項目明細需單獨列支,以便于正確反映企業的環境信息及業績,也有利于環境會計核算。(2)環境會計涉及會計、環保、資源、政策等諸多方面,對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財會人員非常重要。要求會計人員兼備學習掌握環境資源管理基本理論及相關科學知識,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提高,為我國環境會計的運用和推廣奠定堅實的基礎。
2.政府應采取的措施。(1)制定和完善與環境會計相配套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開展環境會計核算立法,編制環境會計準則,建立健全環境會計制度,使環境會計核算應用具有法律地位。(2)依照由點帶面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好環境會計應用試點工作。建立環境會計核算要做大量事前的準備,它是一個長期并不斷積累過程,在部分地區試點工作成功并取得行之有效的經驗之后,再進一步推廣實施方為穩妥。
參考文獻:
[1]袁眉.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3.
[2] 刑菁.環境會計在山西煤炭企業中的應用[J].會計之友,2012,(4):25-26.
[3]盧少青.我國重污染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以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為例[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