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付靜,陳大力,楊亞培,劉洪波△
(1.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兒科 252000;2.山東省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檢驗科 262500;3.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 252000)
人巨細胞病毒(HCMV)屬于雙鏈DNA皰疹病毒,成人大多屬于隱性感染,嬰幼兒由于免疫系統不完善,常出現明顯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多臟器損害[1]。大多數巨細胞病毒(CMV)感染的患兒因黃疸持續不退或黃疸持續加重前來就診[2],可見肝臟是CMV感染的主要靶器官[3-4]。本研究選用對早期診斷價值較大的CMV-IgM及CMV-DNA這兩項指標進行篩查,擬探討單獨及聯合檢測這兩項指標對嬰幼兒巨細胞病毒肝炎的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 將聊城市人民醫院兒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確診的巨細胞病毒肝炎患兒122例作為病例組,其中男71例,女51例,年齡1 d到3歲,無其他影響CMV-IgM及CMV-DNA的并發癥。另取同期健康查體兒童186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90例,女96例,年齡1個月至3歲,查體兒童無感染癥狀。兩組之間性別及年齡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由聊城市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且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2儀器與試劑 CMV-IgM采用意大利索靈化學發光儀及配套試劑檢測,CMV-DNA采用ABI Prism 7500實時熒光PCR儀檢測,試劑由上海之江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述檢測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3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兩組嬰幼兒靜脈血3 mL,放入促凝管,混勻后靜置半小時,室溫3 000 r/min離心10 min進行CMV-IgM及CMV-DNA檢測;另外留取兩組嬰幼兒中段晨尿10 mL進行尿液CMV-DNA檢測。CMV-IgM>22 U/mL為陽性,CMV-DNA>1 000 copies/mL為陽性。

2.1兩組CMV-IgM、CMV-DNA比較 CMV-IgM與CMV-DNA任意一項指標陽性加上具備肝臟損傷癥狀判定為肝炎確診陽性。病例組與對照組比較,CMV-IgM與CMV-DNA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病例組與對照組CMV-IgM、CMV-DNA比較[n(%)]
2.2不同年齡分組巨細胞病毒肝炎患兒CMV-IgM、CMV-DNA比較 將患兒組根據年齡分為4組,分別為1 d至6個月(53例),6個月至小于1歲(39例),1~<2歲(18例),2~3歲(12例)。不同年齡分組巨細胞病毒肝炎患兒CMV-IgM、CMV-DNA的總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不同癥狀巨細胞病毒肝炎患兒CMV-IgM、CMV-DNA 本研究122例患兒中黃疸82例、大便色淺36例、肝脾腫大60例、 發熱咳嗽37例、先天畸形及發育不良7例。根據上述癥狀將患兒分組進行CMV-IgM與CMV-DNA的檢測,各組總陽性率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不同年齡組患兒CMV-IgM、CMV-DNA檢測[n(%)]

表3 不同癥狀巨細胞病毒肝炎患兒CMV-IgM、CMV-DNA檢測[n(%)]
2.4CMV-IgM、CMV-DNA單獨及聯合檢測的ROC曲線分析 CMV-DNA曲線下面積為0.406,CMV-IgM曲線下面積為0.665,聯合檢測兩項指標的曲線下面積為0.872,見圖1、表4。

圖1 單獨及聯合檢測CMV-IgM與CMV-DNA的ROC曲線
嬰幼兒病毒性肝炎的病原體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乙型肝炎病毒、CMV、EB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如何明確病原體對診斷及治療至關重要[5]。嬰幼兒CMV感染與傳播主要通過胎盤、產道、母乳,根據感染的時間可分為先天性、圍生期及獲得性感染。肝臟是CMV最常侵犯的靶器官[6],感染人體后可分為4種臨床類型:亞臨床、無黃疸、黃疸及淤膽型。其中以黃疸型肝炎最為多見[7],臨床表現為黃疸持續不退或退而復現,肝脾腫大質地硬,部分伴有陶土樣淺色便。有研究[8]表明:CMV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如肺臟、神經系統導致患兒肺炎、先天發育異常等,個別患兒甚至出現多臟器綜合征。本研究收集了CMV感染肝炎患兒(臨床表現多為黃疸、肝脾腫大、肝功能受損)122 例及健康兒童186例進行CMV-IgM及CMV-DNA檢測,結果顯示:病例組與對照組CMV-IgM、CMV-DNA的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這種結果說明在病毒感染早期CMV-IgM與CMV-DNA對疾病的鑒別診斷起到了重要作用,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幫助甚大。
CMV感染人體后,由于患兒的年齡及免疫狀態不同,首發癥狀也不盡相同,容易導致誤診和漏診,國內學者黃玉玲[9]根據患兒的年齡進行了細致的分組,結果顯示0~6個月組的感染率最高。鄺輝等[10]同樣發現1~6個月組的感染率最高,此外該學者根據患兒的癥狀和體征進行了分組,結果表明以肝功異常、黃疸、肺炎最常見,其他還包括先天畸形、營養不良等。從表2可見1 d至6個月患兒組為CMV-IgM及CMV-DNA陽性率最高的組,同時也是CMV篩查指標聯合檢測總陽性率最高的組,總陽性率在各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和以上兩位學者的研究相符。由表3可見在以臨床特征的分組中,黃疸組為各指標陽性率及總陽性率最高的組,聯合檢測兩項指標的總陽性率在各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朱艷萍等[11]的研究指出聯合檢測尿CMV-DNA與血CMV-IgM診斷價值最大。本研究表明聯合檢測CMV-IgM與CMV-DNA的曲線下面積最大為0.872,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1.8%、66.7%、82.2%、75.6%,均高于各單項檢測,上述數值與各單項檢測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聯合CMV-IgM與CMV-DNA比單項篩查的意義更大,選用指標的聯合檢測對肝炎患兒的篩查效率更高。
綜上所述,聯合檢測CMV-IgM與CMV-DNA可以很好地篩選出嬰幼兒肝炎中的CMV病毒感染,對于患兒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防并發癥意義重大。本研究采用的化學發光法測定CMV-IgM也比傳統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靈敏度、特異度都高[12-13],因患兒均為嬰幼兒,并未對3歲以上患兒進行檢測,也未對患兒的治療用藥及預后隨訪進行評估,以上這些工作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完善。
[1]葛存興,趙晶,王宏志,等.比較嬰兒血液和母乳中人巨細胞病毒檢測在診斷嬰兒感染中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6,16(2):101-102.
[2]NAING Z,RAYNER B,KILLIKULANGARA A,et al.Prevalence of viruses in stool of premature neonates at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J Paediatr Child Health,2013,49(3):E221-E226.
[3]浮苗,田可港,鄭曉群.人巨細胞病毒潛伏感染相關基因研究進展[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4,9(12):1134-1138.
[4]白華,李汶靜,梁麗俊.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130例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5,37(9):1065-1068.
[5]YASUDA K,SUGIURA K,ISHIKAWA R,et al.Perinatal cytomegalovirus-associated bullae in an immunocom-petent infant[J].Arch Dermatol,2012,148(6):770-772.
[6]PEREIRA L,PETITT M,FONG A,et al.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caused by underlying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J].J Infect Dis,2014,209(10):1573-1584.
[7]WATERS A,JENNINGS K,FITZPATRICK E,et al.Incidence of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Ireland:implications for screening and diagnosis[J].J Clin Virol,2014,59(3):156-160.
[8]趙興艷.小兒巨細胞感染92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3):66-67.
[9]黃玉玲.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巨細胞病毒感染臨床表現差異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6):729-730.
[10]鄺輝,周瑾,張媛,等.嬰幼兒巨細胞病毒IgM抗體陽性結果分析及臨床應用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13):1840-1841.
[11]朱艷萍,于珍,布月青,等.尿液CMV-DNA聯合血清CMV-IgM檢測對嬰幼兒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診斷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8):2960-2962.
[12]袁浩,唐曾,周毅峰.巨細胞病毒的3種檢測方法在診斷小兒巨細胞病毒感染中的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14):2607-2610.
[13]吳曉波,呂貞燕,何勇.更昔洛韋聯合丙種免疫球蛋白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系統評價[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6,14(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