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軍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讀寫能力呢?我們認為,可以通過開展群文讀寫教學來實現。群文讀寫就是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通過閱讀教學教會學生閱讀,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方法,提高讀寫能力。
關鍵詞:群文;讀寫;策略
從當前的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我們的讀寫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許多語文教師進行了大量實踐,以期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讀寫能力呢?我們認為,可以通過開展群文讀寫教學來實現。群文讀寫就是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通過閱讀教學教會學生閱讀,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方法,提高讀寫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開展群文讀寫教學呢?我們做了一些嘗試。
一、研發群文讀寫讀本,為開展群文讀寫結合教學創造條件
要想把群文讀寫教學結合落到實處,根據議題選擇好群文就顯得尤為重要。
1.選擇要適合學生閱讀的文本
第一,盡可能地從現有的教材中選擇文本。因為教材選文都是名篇,是群文閱讀的首選文本。如S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訓練“我和xx”,讓學生動筆寫寫自己與別人之間發生的故事,就可以選取四年級上冊第18課《爭吵》一文,因為這篇課文寫了作者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的事,充分體現了作者和克萊諦從產生矛盾到和好的過程,更容易讓學生通過閱讀產生共鳴,從而有助于完成習作。
第二,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生作品。因為從作文教學的經驗來看,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還是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寫作實際的作品,比如可以選取年齡相仿的學生的優秀作品。
第三,選擇一些符合小學生認知的寫作方法,如構段謀篇的方法、遣詞造句的技巧、語言運用的規律等,附在選文之后,以便學生隨時可以看到。
2.群文的選擇要來自于一線教學,經過課堂教學的驗證
對于群文的選擇,一線教師最有發言權。所以,要將群文的選擇教師的作文教學緊密聯系起來。
上課前,教師根據單元作文的訓練的題目選擇議題,并根據議題選擇一組文章;下課后,根據上課的具體情況對所選擇的文章進行調整,以使所選文章更加適合實際教學。
二、抓好集體備課,保障群文讀寫結合教學順利開展
群文讀寫教學和其他課程一樣,備課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備好課,就是要備出適合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課,顯然更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要開展集體備課,群策群力,資源共享。
首先要制定集體備課制度,要求備課教師主要從文本選擇、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三方面進行精細備課,還要明確提出集體備課的模式。
第一,制訂計劃。新學期開學前,各年級教研組長應對本冊教材中單元作文訓練進行分析和梳理,并做好教師主備內容的分工。
第二,個人主備。由主備教師進行備課。備課教師要按照一定的教學思路進行備課,以體現教學的統一性、延續性。
第三,個人復備。上完課后,每個教師總結在實際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復備,對主備教師所備之課進行評價。
第四,集體復備。教研組長組織教師,根據教師的建議對備課資源進行修改。
三、構建讀結合教學策略,夯實群文讀寫課堂教學
群文讀寫結合開展得怎么樣,最終要靠課堂教學來檢驗。我們在課堂上總結出了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即“整體感知、品味語言、遷移練習”。
“整體感知”:教師引導學生瀏覽選文,其目的有二,一是引導學生感受文章內容,并從中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文章,讓思維與文本內容產生共鳴,打開學生的思路;二是讓學生明白文章謀篇布局的方式,為整體規劃自己的習作打下基礎。
“品味語言”:側重于精細閱讀,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表達方式,采用批注、品讀、誦讀的方式讓學生體會文章語言的精妙之處,特別是揣摩各種描寫方法、修辭方法,使習作錦上添花,增加美感。
“遷移練習”:這一環節是前兩個環節的延伸,讓學生整理思維,規劃自己將要完成的習作。要明白習作所要采用的寫作順序,以及重點需要描寫的事物,然后進行練習。這一環節要選好讀寫結合的“點”,引導學生將“讀”和“寫”兩條線進行融合,完成習作。
四、開展教學教研活動,營造群文讀寫結合教學氛圍
要想讓群文讀寫結合教學扎實開展,穩步推進,就要營造群文讀寫教學的氛圍。
學校的集體教研中可以研討群文教學模式,結合實際教學為群文讀寫結合教學統一標準;可以進行群文讀寫結合教學經驗交流,更新教師的思想;可以開展群文讀寫結合教學課堂比賽,在教師中間樹立標桿……只要精心組織每一項活動,活動的結果自然能夠促進群文讀寫結合教學。
分組教研可由教研組長組織教師進行,可以結合集體備課整理群文讀寫教學資源。即每周群文讀寫課堂教學結束后,各年級教研組長要組織教師進行二次備課研討。教師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學生的反應,對選文、多媒體課件等資源提出意見或建議,然后進行修改和整理,使其形成更為優質的教學資源。
總之,群文讀寫可以更好地讓讀和寫協調統一,我們只要積極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用新課程理念規范和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地進行研究、實踐,就一定能夠探索出讀寫結合方式的最佳途徑。